百色市第一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要求下,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目标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语文是小学教学中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本文从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入手,阐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1 新课改形式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 认识世界的基础和启蒙阶段, 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必备的技能, 在小学教育和孩子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虽然在诸多方面都有改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还是比较单一,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式的教授为主,缺乏创新性,这种教学模式下,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总结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新课改已经为小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但目前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而不重能力, 重分数结果而不注重方法过程,重机械性地记忆而不重理创造的陈旧观念。 究其原因,是片面化的强调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制,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和所谓的教学质量所致。 而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难免会导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成为机械化的听众和记忆者,课堂气氛十分压抑沉重。 有的教师依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应付考试,达到教学目标。 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极大程度的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标准化”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模式
所谓“标准化”答案,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为某些主观性的知识赋予统一化的答案。 比如在阅读理解甚至是课文的讲解中,经常会遇到此类的问题:作者用这种写作手法的的意图是什么? 或者是文中出现的某个形容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而对于阅读,学生的读后感受和理解应该是多元化的,并无对错之分。 但出现了这类的问题, 却往往会有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体会甚至是记忆, 而与这个答案的吻合程度直接决定得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作者是个作家,作者的儿子在读小学五年级,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一篇文章,正好就是作者所写。 在文中有一段话是“母亲轻轻地拿起衣服,悄悄地走出了屋子,慢慢地关上了门”,问题是作者连用三个叠词表达了什么? 作者的儿子这道题答错了,回来问作者:“妈妈,你这样写想表达什么? ”作者感到很困惑,自己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是下意识的写出了母亲真实的状态,而这个问题却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这种“标准化”的答案无疑。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甚至是影响了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至极,当学生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时,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你这样是错的,试问再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如何丰富自己的情感,如何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
1.3 重形式轻实效
这样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中存在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味追求“创新”,并不是放眼于学生的真正需要,而是出于讲课的需要,使其课程听起来有新鲜感,为创新而创新。 为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因此出犹如 “猜谜语” 或智力游戏式的活动,个别学生抢答,大部分学生当听众或观众,教师不时地问学生:“好不好? ”“对不对? ”学生众口回答:“好! 对! ”然而,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并没有多大帮助,只是做一个花哨的形式而已。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很多老师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便制作了许多的课件,问题一环套一环,慢慢的诱导学生“上钩”。 提问后,学生不会回答,而老师也不注重对其思维上的引导,只是把课件一演示,类似于颁奖晚会揭晓终极大奖, 用形象的画面将有关的答案展示给学生,于是学生恍然大悟,将书翻到课文相应的章节依葫芦画瓢。 充分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这种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便无法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还有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对教学创新理解的过于片面,认为教学创新就是让学生大胆的质疑。 就采用提问法来组织教学,于是顺理成章把语文课变成了问题辩论课。学生的问题,只要与语文有关均可提出,问题提了一大堆,课堂上也做了些许解决,但却已经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样子,只重视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层次性, 这样的做法固然影响学生初步形成的认知观念。
2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1 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习惯采用传统的知识传输方式,单纯地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 文本中通常有留白之处,它们既是文本的意韵未尽之处,又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空白处,设计语言的训练点,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在丰富内心体验的同时,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风筝》一课的最后一段这样描述: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省略号给予了学生无穷的想象空间。 和学生一起体验:我们最后找到幸福鸟了吗? 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如果能说出“快乐”或“垂头丧气”的语气,要予以大力表扬。这说明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语言表达。之中不但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提升了自己的言语表现力。
2.2 设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特定的情境, 安排说话或写的练习,让心灵的倾诉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不再空洞乏味。《秋天的雨》中,几个段首的总起句是让学生进行总分段式描摹的好例子, 如果只是把造句局限在给带点的词语写句子上, 学生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 文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这个总起句之后作者对秋天有的各种颜色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了描摹: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金黄色的田野,把“五彩缤纷”这个词写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王时彬.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D].苏州大学,2014.
[2] 刘宗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越超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者论文; 答案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