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蔡耿秋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蔡耿秋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水平的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房屋是人们生活的居所,是人们安居乐业的根本。而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进行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必要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些重点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6375209.htm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和基础,只有紧跟国际建筑行业的发展潮流,与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水平一同进步,才能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在提高科学技术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还要降低施工所需要的生产成本,让整个建筑工程处于高效率、低成本的良性发展状态。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

就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依据来看,大体上有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及政府的三方面的,所谓工程合同文件,它是指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件规定了参与建设各方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关各方必须履行在合同中的承诺;所谓设计文件是“按图施工”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等设计文件,无疑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但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承包单位在参加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时,还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以达到发现图纸差错和减少质量隐患的目的。

二、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1 桩基技术

桩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现代桩基技术的适用土层广泛,所承受的重量大,对外界施工环境的要求也较低。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混凝土灌注桩,在直径为3m、孔深为104m的土层中使用。此外,还能保证预埋的注浆管在灌注桩成桩后成功将水泥浆压入桩底和桩侧,对桩底和桩侧的泥皮、桩底部沉渣和桩身进行加筋、胶结和固化,这是桩基施工中的新技术,它的施工难度低、技术含量高,同时还能降低成本,现已被大量使用。

1.2 深基坑支护

内支撑的布置方式有很多,施工单位根据基坑形状,可分为角撑、对撑、框架式和圆环式等,该技术主要应用在混凝土支撑、钢管和H型钢中。其中圆环式的内支撑能分散四周的盈利,均衡承载力,让建筑的使用空间变得更大,提高了使用性能。

1.2.1 土钉墙

土钉墙主要使用在地基不是很深的施工环境中,以及一些对周围环境要求不高是建筑工程中,由于其造价低廉被广泛应用,尤其多使用在软体地基中,土钉墙也凭借其自身优势在建筑市场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2.2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对施工环境的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坑基较深的工程。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是现代施工技术的新发展,其适用范围广泛,得到广大施工单位的青睐。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可以减少墙的厚度,减少内支撑的数量,提高支护墙的支撑功能。而曲线布筋张拉后会产生的反拱作用,减少了支护墙的变形和裂缝,提高了防渗透的性能。预应力地下连续墙作为将会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混凝土浇筑调配配合比的设计需要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等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的质量,在浇筑时,不管是流淌浇筑或者是从中间向两边进行对称浇筑,还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推进浇筑方法,都必须是一段一段、一层一层且一点一点的进行浇筑,这样才能够保证浇筑的质量。

2、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正确的振捣方式能够更好的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快速的插入进行振捣,同时要合理的控制好时间,不能够过长,每次振捣的时间大概为30秒左右。振捣不能够太久,否则将会影响到砂子和水泥浆的粘合程度,同时不能够和石子混拌在一起,这样将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为了使得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结合,振捣器应该插进去八厘米左右。同时还需要注意,在振捣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漏振的现象,振捣应该有前后的间距,这个距离一般维持在四十厘米左右。

3、在混凝土的运输方面,混凝土的运输施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运输方法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运送到工地之后的质量。我国一直以来较常用的是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角度应尽量小,避免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传输的管道应尽量少用质地较软、弯度较大的管道。在最后的填充料斗环节要格外注意,将混凝土运输到现场之后,要及时进行浇筑,防止混凝土失去流动性。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时要考虑天气的因素,在冬季天气较冷的时候,应注重对施工程序和技术的调整,并把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作为重点。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优化施工方法,规范施工技术,从各个方向加强对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效的得到提高。

四、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因墙体裂缝、外墙框架结构梁柱与砌体围护结构间裂缝经常会引起房屋外墙渗漏、门窗渗漏、门窗与外墙交接部位渗水、饰面块材渗漏等现象,这样不但影响房屋的功能和使用寿命,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并给维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这主要是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外墙防渗漏质量控制不严格及防渗漏施工工艺不到位造成的,所以我们在施工前,应严格控制好砌块的质量,并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应选用抗压强度大于5MPa、干燥收缩值不大于0.5mm/m、出釜后须保证有28d 养护期的砌块;对于加气砼砌块在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20%),以克服砌块自身收缩引起的裂缝;在砌块进场时,也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同时还要合理布设构造柱、梁、墙体拉结筋等构造措施;在施工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将砖预先充分润湿;在砌筑过程中,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砼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应与其他砌块混砌;施工中,框架结构墙体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 1.40m 以内,砌筑至梁底约 200mm 左右处应静停 7 天,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再用同种材质的实心辅助小型砌块成60°~75°角挤紧顶牢;对于顶砖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必须充分紧实,勾缝密实;对于框架结构的柱边、梁底等交接部位,在施工时先要削除灰疙瘩,洗刷干净,随即用干硬1:1水泥砂抹5mm 厚,浆填嵌密实,以避免交接处产生裂缝而形成渗漏;在不同材质交接处的抹灰前,为增加抹灰层的拉结力,应在交接处附加l层宽度为400m的金属网;建筑施工时,为使拉结效果达到最佳,应保持金属网与结构面保持 3mm ~5mm 的距离;外墙部位最下一皮砖应满刷专用的面剂以确保不渗漏;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使用量逐年递增,尤其是新上市的一些防水材料更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现在依旧以APP 和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为主;目前普遍适用的密封材料有硅酮、聚氨酯、丙烯酸酯密封膏;而丙烯酸酯、聚氨酯类防水涂料则是防水涂料的发展重点;EPDM、PVC 两种产品是高分子防水卷材中重要材料;另外金属屋面材料、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刚性防水材料等也将是防水材料发展的重点。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不少技术还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随着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不少新技术被研发出来,并积极的使用到现代房屋建筑建设中,施工单位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向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立杰.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221~222.

[2]阳建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6(17):204~205.

[3]陈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2,11(14):180~182.

[4]王乐欢.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2(9):38~39.

[5]李峰.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3,10(15):83~84.

论文作者:蔡耿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蔡耿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