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侯飞杰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侯飞杰

舟山市金塘城乡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 31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道路桥梁项目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发展。预应力技术作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裂能力、抗渗能力及刚度高等特点使其在路桥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文章主要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能够充分地利用高强度材料,截面非常小,其弯矩比较小的原因是由于其自重并不大,结构的跨越能力非常强,而且还能够把普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问题一并解决掉,并且广泛的运用到大跨度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桥梁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能够有效地提升桥梁工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其承载能力,以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还能够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

1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概述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桥梁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能够有效地提升桥梁工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其承载能力,以满足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还能够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1)抗裂性能好。对混凝土底部容易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的部位施加预应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或者消除底部裂缝;(2)耐久性好,刚度很大,变形比较小。预应力混凝土由于受到预应力钢筋产生的与受拉方向相反的压力的作用,所以不容易开裂,抗裂性好。一般只有不设置预应力的梁的几分之一;(3)预应力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效地利用高强材料,因为材料的强度高所以承受荷载的能力高,屈服强度高,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截面尺寸从而减少结构的自重;(4)提高结构的抗剪能力。试验和理论都表明结构内部的预应力钢束可以有效地组织结构的斜裂缝的出现与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其抗剪的能力;(5)提高受压杆件的稳定性。有实验表明,如果对钢筋混凝土柱子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压能力;(6)预应力施工布置预应力钢筋比较方便,施工也很便捷;(7)有效节约钢材。预应力钢材的强度极高,使用少量的预应力钢材就可以满足达到结构的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所以可以大幅的节约钢材。

2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2.1施工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对于桥梁具备十分关键的影响,近几年来,许多的桥梁安全是事故都是由于建筑所选择的材料质量有问题、技术不符合规范、后期养护工作不完善所带来的。有关的单位应该对于施工当中的材料具备充足的重视,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符合规定。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当中,应该本着“优质”、“高效”的准则开展施工材料的选取,还需要定时对材料开展检测,尽快替换不合格的材料。其中,预应力筋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重点材料,在预应力筋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要求厂家提供预应力筋的合格证和性能的出厂检验报告。材料进场以后,需要抽查一批预应力筋进行外观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2.2预应力筋下料

按照设计的长度切割好预应力筋,待下料完成后,应开始固定端锚具的制作与加工,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需要按照“钢绞线的下料长度 = 结构内的长度 + 张拉端预留长度+下料误差”的公式进行预应力筋下料。同时,为了确保下好料的成品钢绞线的质量,钢绞线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要避免绞线有死弯及磨伤问题;二是按照长度要求对钢绞线进行分类与堆放。

2.3预应力筋穿索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越长,穿束难度越大,因为在穿束过程中容易发生钢绞线缠绕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调查,我国的大部分桥梁预应力筋的长度可达150米,但一般梁板结构的桥梁墩距不可能达到150米,所以预应力筋在穿束时要经过很多个墩顶导向槽和跨中转向设备,我们常常在预应力筋的穿梭中采用单根穿束的方法,避免预应力筋相互缠绕。通常来说,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绞线和波纹管进行编号,在进行单根穿束,可以很好解决钢绞线缠绕问题。

2.4混凝土浇筑

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经过混凝土浇筑环节,用来处理外漏孔道,做好密封端口的施工工作。例如:灌注孔、排气道、灌浆孔、预应力接口孔道及外漏孔等等,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执行封堵,为了很好的避免异物进入的安全隐患发生。封堵需要水泥净浆,同时混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压浆前先用压力清水冲洗将要压浆的孔道,再将水泥净浆从孔的一端压入,另一端排出浓浆后封闭。。在处理下层灌浆和排气孔时,由于其所处位置倾斜度大、长度较长的特点,需要伸出板面,因此,在浇筑过程中要牢固固定灌注孔道。操作混凝土灌注流程时,防止预应力孔道与振动棒接触,避免造成混凝土移位的危险。振捣桥梁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钢筋密集区,比如:预应力孔道附近部位,这些地方由于处于比较脆弱的位置,极易造成塑性沉缩裂痕的发生。为了更好的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敲振过程中,需要配合模板、短钢筋及人工操作等共同完成,才能有效确保振捣工作的密实性和安全性。混凝土完成灌注封端施工后,要彻底清理孔道周围,为后续灌注和张拉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前提保障。

2.5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就是提前在构件中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过程中发生形变,来应对钢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在施工过程中借助后张预应力,在遵循图纸要求的前提下,下料长度要根据标准严格执行,在施工环节中要考虑施工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布置施工安排。提前仔细检查预应力保护措施以及切割现状,再进行施工下料程序。预应力钢筋的切割要严格使用切割机,杜绝使用气割或是电割的切割方式,在切割过程中,考虑到摩擦飞起火星会对钢绞线产生烧伤的问题,要将湿布子覆盖于钢绞线周围,确保安全操作。另外,要检查预应力筋各段承受强度是否一致,在执行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前提下,安装固定管道,避免渗水现象的发生。控制张拉力要依照下张拉力控制力要求执行。

2.6孔道压浆

压浆是预应力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做好压浆工作才能让钢绞线晕混凝土间的粘结力达到标准。压浆前,应对管道内壁或抽芯而成的孔道用水进行必要的清洁或湿润。一般使用稀释后的皂液或中性洗涤剂冲洗存在的油污,确保洗涤液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影响。冲洗完毕后再将孔内的积水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吹出。压浆工序也是防止钢绞线与空气接触从而影发锈蚀的重要保证手段。压浆施工也有固定的时间要求,必须在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进行施工,钢绞线虽然有弹性,但也有塑性,长时间的张拉不放松会导致钢绞线失去弹性恢复力,预应力构件的压应力达不到标准。为了保证压浆的稳定和压力适度,常采用真空吸浆技术结合特制压浆料,并严格控制压浆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大跨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建设施工控制中,务必要对每个能影响控制的难点和关键因素详细分析,对每个点进行剖析和研究,合理地采用一些控制措施,可以延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保证质量,确保人们的安全出行。

参考文献:

[1]张春龙.桥梁工程中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7(04)

[2]雷小磊,赵建明,陈孝柱.连续刚构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7(02)

[3]辛志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5(12)

[4]李晓伟.解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J].江西建材.2014(09)

论文作者:侯飞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侯飞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