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现代商战的取胜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战论文,之道论文,商业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仅仅依靠传统的商品策略和价格策略已远远不够,必须有所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在这一背景下,善于创造商业文化,利用商业文化背景成了现代商战的致胜之道。
一、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商业文化包涵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它是一个多层次、多视角、立体化的概念,至少是由三个层面或三个视角组成的系统构造。
商业文化是商业和文化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溶合的产物。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潮把文化卷入到商业交往的洪流中,而对着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商业和商场,文化也无法再作为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商业要求文化为其服务,文化也存在商业服务的动因。远离市场,远离经济,不可能有繁荣的文化,同样,缺乏文化的商业也必将是枯燥的、乏味的。
商业文化也是商业企业文化、消费者文化和商品文化的综合体。商业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构成商业文化的主体之一,它包括商业企业的企业形象、精神理念、价值标准、制度规范、习俗礼仪、物化环境等。消费者文化是商业文化的另一个主体,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过程,同时也是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商业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满足个性化、特色化的需要,更应当引导消费潮流、倡导消费观念、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商品文化是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决定着商业企业文化和消费者文化的实现程度,它包括以基本功能、效用为主的实质内容,以商标、品牌、价格等为主的形式内容以及以售前、售后服务为主的扩展内容三部分。
商业文化还是商业物质文化(硬件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软件文化)的一体化。物质文化主要着眼于商业活动中物质要素的存在方式,具有直观的物质形态,处于商业文化的表层,主要包括商业企业的设施、服务项目、环境以及所经营的商品等。精神文化着眼于商业活动中人的存在方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存在于经营者、员工以及消费者的心理及行为活动之中,包括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企业信誉与形象、经营者的价值观、员工的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和行为取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特征等,精神文化处于商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文化是通过组织和制度规范将人与物连接起来的纽带,包括商业企业的组织制度、规章条例、奖惩措施、管理方式、仪式、习俗、共识、人际关系形式等,处于商业文化的中间层次。商业文化的功能是多重的,核心功能有以下几种:
导向功能。商业文化以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为核心,通过文化的熏陶、教化和影响,使经营者、员工和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有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经济行为的方向和准则,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将个人目标同化于群体目标。商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参与商务活动的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商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与商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时,商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就会发挥作用。
约束功能。指商业文化对每个群体成员的思想、心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就会产生强制性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文化约束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规范经营者、员工和消费者的行为,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他们产生心理共鸣,按照商业文化所要求的整体模式和标准调整和约束自己,以便使自己与本文化圈保持一致和融合。
激励功能。商业文化的建设,会逐步产生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群体,群体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进取精神的效应,商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商业文化的塑造,使群体成员形成对本文化圈的自然适应,给他们带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用它以软约束进行调节,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通过经营与消费创新,建立起富有特色的经营模式和新的消费模式。
辐射功能。指商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对本区域群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由于现代商业活动与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商业文化向社会辐射的渠道很多,其中主要有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传播和个人交往传播两大类。商业文化的传播对扩大商业企业的影响,提高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有帮助,同时,优秀的商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可起到促进作用。
二、如何构建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的构建是企业实施商业文化战略的关键,如何在商业企业现有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构筑起商业精神文化、商业物质文化和商业制度文化,在公众中形成鲜明的企业商业文化形象,是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商业精神文化的构建,包括企业经营理念定位,企业信誉与形象的构建,及企业员工文化素质和行为的培育等。
企业经营理念的定位是商业文化内涵的精神保证,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根本体现。根据现代营销观念的演变,视消费者为企业发展的直接施恩者已成为必然趋势,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向消费者传递同一个信息,这就是消费者的需要就是企业服务的内容,消费者权益的损失便是企业的耻辱。因而,在商店接受服务或购物的消费者,都将得到除商品实体以外的最大附加利益。
企业的信誉与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展示,是构成整个商业文化的元素,具有坚实的精神理念基础的企业信誉,带给企业的回报则是使企业形成一个文明、高雅、拥有整个消费群体支撑的一流的现代企业形象;集大度与宽容于一体,集严谨与亲切于一体、集新与美于一体、集灵与实为一体,这就是企业形象特色的典型体现。
如果说企业的信誉与形象依靠理念而设定,那么它们的建设则必须靠全体员工,这样,员工的素质和行为取向又决定了员工是否理解企业的理念,是否接受企业的训练并成为自觉的行为等等。企业的经营者应尽可能地激励员工产生发展的愿望,使全体员工看到发展的希望,将工作视为事业,将员工追求金钱的短期行为转化为追求金钱与获得自尊、体现个人价值并重的长远发展行为。
长期以来,徐家汇商城集团汇联商夏在商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作出不懈的努力,以一切为了消费者的经营理念,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了“平民商夏”的良好形象,在全体员工的自觉参与和努力工作下,取得了5 年销售收入增长44倍的惊人成绩,并获得了上海市百货行业协会“十佳”标兵企业的称号。
商业物质文化是商业文化的存在形态之一,它涉及到商业企业整体环境、商业设施、装潢、广告、服务和商品等要素。通过这些因素的组合,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风貌,而人们也正是通过这些要素来享受商业文化的魅力。所以,商业物质文化使人们对商业文化产生了感性认识,进而对商业文化进行直观的判断和评价。对于商业文化建设者而言,商业物质文化是一种效果,同时又是商业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介质。
零售商业的整体环境、装潢设施等物质要素越来越被现代都市消费者重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多的是把购物过程看成是娱悦身心,追求满足的享受。在这一方面,徐家汇广场文化的推出,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绿色的草地、缤纷的花卉、宽阔的空间加之音乐、戏曲晚会等人文景观,构成了徐家汇商业中心美好形象。
商业制度文化建设是维系人和物的纽带,它包括商业企业的组织制度、规章条例、管理方式、仪式、习俗、共识、人际关系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规范和习俗礼仪。
制度是组织内部按照程序正式制定的,成文的规章和规定;规范则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制度规范是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的具体化和条例化,是商业文化的组织保障系统。它把企业员工的价值共识,以及在分工协作、协调相互关系,保持行为一致性方面的共同需求以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对员工行为形成有形或无形的约束。
习俗礼仪包括企业内带有普遍性和程式化的各种和风俗、习惯、传统、典礼、仪式、集体活动、娱乐方式等,其实质是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与存在方式的积淀与体现。与制度规范相比,习俗礼仪带有明显的动态性质,经常通过各种活动和日常的例行仪式表现出来。具有鲜明商业文化特色的企业,大多形成一系列独特的习俗活动或礼仪,用以不断强化全体职工对本企业商业文化的认同,企业活动一旦习俗化,就会形成自然风气和员工的习惯化行为。因此,使企业理念、经营宗旨、制度规范等文化要素习俗化,是商业文化发展的成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