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外固定架(未使用克氏针固定),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DASH评分和Gartland -Werley评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优13例,占65.0%,良5例,占25.0%,差2例,占10.0%,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10例,占50.0%,良3例,占15.0%,差7例,占35.0%,优良率为65.0%。两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27,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名患者发生移位,中移率为5.0%,对照组有5名患者发生移位现象,中移率为25.0%,两组中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23,P<0.05)。结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关节功能。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疗效
【中图分类号】R605.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28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fix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of comminut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Kirschner wire. Methods March 2011 to December 2015 a patient in our hospital 40 comminut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locking plate fixation, obser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losed group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joint function situ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ASH score和Gartland -Werleyscorehas obvious advantages,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ealing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excellent in 13 cases, accounting for 65.0%, good in 5 cases, accounting for 25.0%, and poor in 2 cases, accounting for 10.0%, good rate of 90.0%; control group, excellent in 10 cases (50.0%), good in 3 cases, 15.0%, poor in 7 cases, accounting for 35.0 percent, good rate of 65.0%. Two excellent rate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 = 8.527, P <0.05).During treatment,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patients were displaced(5.0%), there were 5 patients with shifting in the control group(25.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11.523, P < 0.05).Conclusion comminut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fixation combined with simple operation Kirschner wire, fixed firm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joint function.
Key words comminuted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closed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external fixation; efficacy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主要发生在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的骨折。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于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固定缺少稳定性,单纯的石膏固定或者手法复位很难做到关节面积的良好对位和稳定,极易造成桡关节的创伤性损伤[1]。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钢板内固定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一些粉碎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以结合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为了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现选取我院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做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5名,女性患者15名,年龄在45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62.3±2.5)岁。按AO/ASIF分型[2]:A3型患者10名,B2型患者11名,B3型患者6名,C2型患者9名,C3型患者4名。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患者20名,跌伤患者11名,其他损伤患者9名。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行X线检查和CT扫描,评估患者骨折的程度,完善相关的检查后给予对症治疗。实施患侧臂丛神经麻醉方式。
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治疗:臂丛麻醉后,明显畸形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初步矫正,在第二掌骨基底部做一个小切口,分离骨面,置入一颗螺钉,通过模板置入第二颗螺钉,与骨干垂直,然后在距离骨折线4厘米处做一个切口,分离骨面置入平行的螺钉。安装支架,放松支架各个关节,在C臂透视下复位满意后固定于掌屈尺偏位,锁定支架关节。
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术中运用折顶成角等手法使骨折复位满意并在C臂透视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尺偏位,术中用两枚1.5mm和2.0mm的克氏针分别自桡骨茎突桡侧的最远点和最高点交叉斜着固定在近端对侧的皮质,克氏针弯折剪断留在皮肤外。然后在第二掌骨基底背缘作一小切口,将软组织分离至掌骨皮质,安装保护套,在掌侧垂直于掌骨纵轴的地方置入第一枚掌骨固定针,在距离第一根固定针2cm处置入第二枚固定针。在骨折近端距骨折线约1.5cm处做两个小切口,距离为3cm,分离软组织至桡骨皮质,安装保护套后将第一枚固定针置入桡骨掌侧垂直于桡骨纵轴的部位,第二枚平行于第一枚置入。依次安装固定针夹具,无菌包扎。手术治疗后6~8周后根据x线片情况解除外固定及拨除克氏针并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优良率等指标。
术后功能评分采用DASH评分表和Gartland -Werley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3]。
骨折愈合标准[4]:局部无压痛或者叩击痛,无异常活动,X线检查骨折线模糊,出现连续性的骨痂,骨折处无变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的研究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DASH评分和Gartland -Werley评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关节愈合情况
经过治疗,观察组优13例,占65.0%,良5例,占25.0%,差2例,占10.0%,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10例,占50.0%,良3例,占15.0%,差7例,占35.0%,优良率为65.0%。两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27,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名患者发生移位,中移率为5.0%,对照组有5名患者发生移位现象,中移率为25.0%,两组中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23,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发生在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该类骨折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占全身骨折的1/6[5]。临床中治疗的方式较多,如传统的手法复位以及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等,虽然效果显著,但对于远端粉碎性骨折传统的复位方法容易造成骨量丢失,不稳定引起关节的畸形和功能受限,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固定方式提高治疗的效果。目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以恢复桡骨的解剖结构和长度,使桡骨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恢复正常,保证关节面的平整,同时又能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实现患者桡骨功能的早期恢复和锻炼[6]。
临床中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但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关节的复位,但是桡骨远端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老年人患有长期的骨质疏松,即使很小的损伤也会造成粉碎性骨折,而这种固定的方式很难将粉碎的骨折复位,还容易导致螺钉的切出[7]。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式需要剥离软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还容易造成软组织的水肿而压迫神经。因此临床中多选择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的治疗方式。本组病例选择的适应症 均为较严重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人居多,往往合并骨质疏松,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存在复位后长度角度难以维持,不稳定,易于变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存在粉碎严重,不易固定,创伤大,不稳定等,所以选择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面优势比较明显。能够为治疗提供稳定的动力,克服人体生理反应产生的应力,保障骨折的复位后不再失位,有助于骨折端轴向力的正常传导,术后还能够根据患者的桡骨关节调整角度,实现早期的关节功能恢复[8]。另外外固定支架不压迫周围的软组织,对骨折局部血肿的损伤较小,便于控制软组织的损伤。但外固定支架复位功能相对较小,主要是通过牵引手法复位达到骨折的复位,强行复位会导致外固定支架的损坏。另外外固定支架对侧方的稳定性较差,在应用时不能完全纠正骨折的侧方移位。因此需要结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达到关节面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中采用了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通过折顶成角的方式在牵拉软组织下达到关节的复位,保护了骨折端的血运,有效降低了骨折愈合的时间,减少了开放性手术造成的感染几率。先用克氏针在桡骨的最远点和最高点交叉斜行固定,有助于早期掌握掌倾角和尺偏角复位,降低了复位的难度和复位的丢失,便于外固定支架的安装,避免了对神经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增强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手术中使用的克氏针长度适宜,固定中留有一定的余地,能够随时调整长度和角度。娄宏亮等对6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优良率高达95.6%。胡乃利等对10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随访6个月,发现患者的优良率达到88.35%,测量桡骨长度基本恢复,掌倾角平均为 10.5°,尺偏角平均为10°。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达90.0%,患者的DASH评分和Gartland -Werley评分以及中移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徐丽辉.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32(28):3368-3369.
[2]李富明,韦钊岚,徐攀峰等.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5):65-67.
[3]罗卫华,叶峥,朱剑等.桡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1):56-58.
[4]卢旭,侯念宗,李晔等.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4):301-305.
[5]姜福龙,姜海林,姜雪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1):111-111.
[6]王春,孟晓林,时和同等.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7):641-643.
[7]王坤,张新潮.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3):319-320.
[8]赵捷,王林,李中正等.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5):2370-2371.
论文作者:郭春阳,韩娟,杨寅,张延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远端论文; 性骨折论文; 支架论文; 关节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