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惑论文,新课程标准论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内蕴丰富,新意迭出,积淀着几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现代语文课程的曲折探求和深沉思考,洋溢着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相辉映的独特风采。经过近二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对新课程的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摇旗呐喊的赞扬暂且留待他人评说,在此仅说些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思考。
一、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一股“综合性学习”之风刮起,于是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欣赏音乐,创作美术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采。
虽然20世纪80年代,张孝纯等名师以“大语文”主张和实践来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反过来说就完全错误了。语文学习从言语内容上来说从来就是综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言语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用科学学常用的话来说,叫做一方面越来越分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综合。语文课的选文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新教材中,除了纯文学的散文、诗歌、小说外,还收录了《叫三声夸克》、《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等文章。
有许多时候,我们怀疑自己还是不是语文教师,上的还是不是语文课。你看,我们在课堂上要解决生态保护、物种繁衍;要解构“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物理学上的术语;要研究建筑物与环境、建筑物与政治历史的关系……尤其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后,发现在整个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是耗笔墨最多的,多次使用了“积极提倡”“提倡”“注意”等字眼。于是才有了凡公开课必以活动课,尤其是综合活动课为多,唯恐无从体现“新课标”之“新”;于是才有了将年糕、春联、糖葫芦、炒花生等实物搬进语文课堂而大获好评的“活动汇报课”;于是才有了要求学生画出原子核结构图、规划一座大学城、画出四枚一套的松鼠邮票的试题。语文课前所未有的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那么,语文课与其他课的分界到底是什么?笔者觉得不管选文的内容有多丰富,学科间如何渗透,还是要重提“读说听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文课的灵魂!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就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应是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品咂咀嚼,这是综合性学习所代替不了的,邯郸学步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二、不学语法知识和文学常识行不行?
一部新教材的诞生总是伴随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生。放眼望去各种新课程培训班、各种新课程研究论文在肯定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对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学传统几乎全盘否定。那么传统的教学观念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语修逻文”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现在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如果抛开理念意义上的国家教育目的不论,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那么现在“新课标”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语言学与语文教育》指出:“英语语法逐步的强化,汉语语法逐步淡化,致使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用英语语法来分析汉语复杂语句,而不能使用汉语语法来分析母语。”这种现象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推进还将更为严重和恶化。笔者正在使用的新教材已不再开设语法专题,学生无从知道“短语”“句子成分”“句子主干”“复句类型”,所以有英语老师冲着我们叫嚷:“英语语法无法贯通下去,是你们语文老师的失职。”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如果不进行专门的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仅仅靠涵咏品味、整体感悟等方式积累语感,那无论是对当前还是未来的学习绝对是不利的。
语感是指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领悟,语句数量无限,内容无限而形式有限,所以可以从形式人手,教给学生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掌握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思维习惯去培养语感。此外,系统的语法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的书面用语,减少语病,不仅做到词能达意,更能做到词能传情,词能传神。
与语法知识遭遇同样“被弃”命运的还有文学常识。笔者认为,文学常识非但不应“弃”,反而应深“挖”,它是一笔无比珍贵的教育资源。意志、情感、品质、兴趣和态度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文学常识中会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开发。学习《贝多芬传》时补充贝多芬的生平,尤其了解他创作《第三(英雄)交响曲》的过程和背景,可以感受贝多芬的民主主义精神;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理念本身就是一首爱国主义赞歌;了解法布尔的成长经历无疑会让学生经历一次坚强不屈执著追求的人生轨迹。诸如此类的人文资源,难道不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吗?退而求其次,基础教育阶段,必要的文化积累是不可缺少的,至少不要闹出“艾青”就是“爱情”的笑话。
新一轮的语文教育思潮实在有让人困惑的地方:一方面强调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学习;另一方面语文本身的优良资源又莫名地弃之不用。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不能忽视教师的“桥梁”作用
新教材推广中伴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理念的理想性固然不错,游泳池边教不出游泳健儿,问题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还给了学生,自主到什么程度才算“自主”,而且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中秋咏月诗》时,有一位同学说三首中他最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那是作者喝醉了酒写的”。面对这样的“独特感悟”,乐耶?忧耶?怕只能无言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这也正是产生认同和共鸣的基本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但问题是学生现在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内容常常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帮助学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这个桥梁非语文教师莫属。
现在说到“自主性学习”,教师便不敢“多言”,唯恐因循了“满堂灌”“满堂问”的老路。而笔者的观点是浅显浅易与学生的生活相重叠的选文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疑、自己解答,或者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学习,比如《伟人细胞》《我们家的男子汉》,而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有距离的选文还是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样是对太阳的描写,《三颗枸杞豆》中是这样写的:“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而《柳叶儿》中却把太阳描写成“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如果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那是事倍功半的。把语言放在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背景中去解读,必须要教师“扶上马送一程”。
“新课标”还主张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实话实说》《新闻调查》《面对面》电视谈话类节目,观众很不喜欢主持人喋喋不休,喧宾夺主,但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笔者觉得应缓提“首席”,因为抱着电视、看着卡通长大的初中学生的生活平台实在太单调、太狭窄了,如果就让他们在这样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初中的学制起码应再延长一至两年。笔者认为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有赖于学识的储备、生活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它的合适学龄段应在高中阶段。
与其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如倡导师生互动学习。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在教师桥梁作用的引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一方面依靠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让教和学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