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孙向荣

探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孙向荣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226600

摘要:建筑模板技术作为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在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板技术的特点是在增长建筑施工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质量。随着建筑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的模板技术逐步走向标准化、多样化、商品化和系列化,模板工程作为建筑建设中的必要环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效的促进了建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施工准备;技术应用

前言:模板工程对工程安全与生产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加强模板的质量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先进的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掌握,要严格规范、标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借助有效的技术手段,推动模板施工的顺利完成。

1、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的速度。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保证,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占用工期最长、成本最高的分项工程之一。模板工程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在混凝土中控制形状、大小和构造而形成的混凝土模板;二是由用来固定模板的桁条、杆件以及金属附件一起构成的支承体系。建筑工程中利用模板技术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模板的位置和尺寸必须充分满足图纸的要求,模板的稳定度和强度必须能够承受混凝土所施加的荷载,并且使模板所能承受的压力在极限范围以内。为了便于施工过程中的装拆,在模板进行构造时必须要求尽量的简单和方便,在模板的接缝处采用加密的措施并且使接缝处不能出现漏浆的现象,模板配料方案必须从质量、进度、成本和可操作等方面综合考虑。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尤其是对于单位建筑面积大的建筑工程,由于其周转材料需要量多,更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程费用占比很大,差不多占了整个混凝土工程造价的 15%—30%。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模板的装拆时间约占总施工周期的 35%左右,模板的施工工序在组织施工图中很关键,改进模板工艺是提高施工进度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高大模板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出现失稳、坍塌等事故,并经常导致群体性伤亡事故,所以如何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特别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是建筑行业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2、建筑工程模板施工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模板工程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对于保证模板工程的准确施工以及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模板施工前的准备主要包括:绘制模板、挂板,并完成平面图组装,在此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注明吊装顺序,需要按照规定对模板和挂板逐一编号,同时在施工前还需要与详图进行准确的核对,这样才能确保模板和挂板安装科学合理,确保模板平整光滑。模板组装前,需要认真检查预留洞、门窗洞口、预埋件、预埋线管等位置是否正确,防止遗漏或未固定牢固等情况。

(1)、墙身弹线,事实上,每幢高层都必须要控制互相垂直的两条轴线,而且每层都需要利用经纬仪把轴线放在楼层平面上,并以此作为基准弹出墙身线。

(2)、抄平,也就是用水准仪在墙身线外侧测出模板底标高,接着采用沿墙身线的外侧采用50*5角钢定位,将模板安装在角钢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模板标高一致,又能够确保模板底部不漏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慎重选择模板材料,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在进行模板的选择上要采用信誉比较高的供货商提供产品,施工现场要严厉杜绝劣质的板材进入。对每一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要做检验,只有符合施工要求的才能投入使用。

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正确选择模板材料技术

当前我国混凝土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中多使用木胶合板作为模板的原材料,这种材料的选择虽然满足了施工的基本要求,但因其会吸收水分且吸水率不均匀,这种质量不稳定性会使得混凝土的成型效果不佳,导致砼浇筑的质量下降,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难以控制且色差较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在模板表面涂防水膜的措施,以有效减少胶合板对水分的吸收。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的制作需要进行切板,钻孔,锯板等工艺,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应工艺的技术标准,保证模板处于水平的位置。在完成模板制作过程后,还要在模板的切割位置涂上防水漆。

3.2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对于垫层模板而言,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模板对准,并且在校正模板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清扫杂物,复查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3抄平放线技术

首先选取标准轴线控制桩,并设置在建筑物的四个大角以及流水段分段处。可以通过采用经纬仪引测出每个楼层的控制轴线,然后再采用钢尺放出墙位轴线以及模板的边线。

3.4模板安装技术

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要根据制作时在模板上标有的编号按顺序安装,要慢起轻放,避免旋转或撞击脚手架等物体,防止模板遭到破坏。要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模板安装顺序进行安装。通过塔机把模板吊装到初步定位的安装位置,然后采用撬棍按照建筑墙面线调整模板位置。通过在两块模板中间设置预制砼支撑来控制墙体的厚度,通过 2m 长的双十字形靠尺来检查墙体的垂直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采用支架上的地脚螺栓来调整墙体的垂直度。各个工程部位的模板安装完成之后,要对模板安装部位的扣件、螺栓的紧固性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对墙体拼接缝的严密度、墙体厚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验收,并浇筑混凝土。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模板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很强的应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与质量。利用模板技术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时刻把握先进的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还要结合实际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优化,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牧航,杨黎省.探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0:96.

[2]赵海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66+70.

[3]贺丰.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建筑与发展.2014,35(14):99-100.

论文作者:孙向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孙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