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施旌

淳安县中医院脾胃病科 浙江杭州淳安县 3117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4例CAG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2例。A组行三联抗菌疗法+替普瑞酮治疗,B组行单纯的三联抗菌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B组为78.57%,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Hp(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5.24%,B组为80.95%;随访半年,A组的复发率为2.38%,B组为16.67%,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CAG患者行常规疗法+替普瑞酮治疗可提高其Hp转阴率,减少复发情况,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其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性胃炎,主要症状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与反胃等胃肠道反应,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不利影响[1]。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治疗纠正患者病情,但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效果存在差异。研究中选择本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4例CAG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CAG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4例CAG患者为研究主体。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直接批准。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2例。A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范围是41-69岁,平均(54.12±0.36)岁;病程范围是2-7年,平均(4.01±0.68)年。B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范围是40-71岁,平均(54.36±0.42)岁;病程范围是1-9年,平均(4.05±0.42)年。对比以上数据,不存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行单纯的三联抗菌疗法:口服4g的果胶铋(福建省泉州罗裳山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123278,2012-08-31)+1000mg的阿莫西林(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493,2010-09-04)+500mg的克拉霉素(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114,2010-03-15),均为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7d。若患者伴有反酸症状,则加用20mg的奥美拉唑(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560,2009-04-15),于每晚睡前口服。若患者伴有腹胀症状,则加用潘立酮(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608,2008-09-12),剂量为每次10mg,口服时间为三餐之前30min。A组基于B组,加用替普瑞酮(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656,2009-05-31)治疗,剂量为每次50mg,口服时间为三餐后30min,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给予患者病理学检查与尿素酶试验,测定其Hp转阴率;随访半年,记录其疾病复发几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食欲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消失2-3项,食欲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均有所好转,食欲欠佳;无效:症状未变化或加重,无食欲[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数据均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治疗效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B组为78.57%,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效果[n(%)]

2.2 对比Hp转阴率与复发率

A组的Hp转阴率为95.24%(40/42),B组为80.95%(34/42)(x2=4.087,P=0.043);随访半年,A组的复发率为2.38%(1/42),B组为16.67%(7/42)(x2=4.974,P=0.026)。

3讨论

CAG的致病原因与饮食结构变化、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相关,其致病菌为Hp,治疗原则为清洗Hp,以降低炎症对机体的损伤性[3]。三联抗菌疗法是CAG的传统疗法,其能够缩短患者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p转阴,但其远期疗效欠佳,可能导致复发。替普瑞酮是治疗CAG的高效药,其能够发挥抗溃疡的广谱疗效,抑制溃疡发展,并能加快胃黏膜组织中高分子糖蛋白的有效合成,提高胃黏膜组织对于病毒或细菌的防御力,提升黏膜内的血流量与磷脂质浓度,进而促进疾病康复[4]。结果为: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B组(78.57%);Hp转阴率(95.24%)高于B组(80.95%);复发率(2.38%)低于B组(16.67%),对比均有差异(P<0.05)。与岳海[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以上联合疗法可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复发,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婉君,张海杰,仲宝华.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43-44.

[2]周晓蕾,王帅,许婷媛.老年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8(4):329-331.

[3]张敏,奚宇祥.观察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36):315.

[4]周雪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7):112-113.

[5]岳海.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07-107.

论文作者:施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施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