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陈玉萍,吴向美

山东省高青县人民医院 256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白内障术后早期出现眼内炎的原因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13例观察组与11例对照组。研究分析患者感染情况、感染原因与防治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共有17例细菌与真菌培养均呈现阳性,检出的表皮葡萄糖(球菌)有12例、腐生葡萄(球)菌有2株、乙酸钙不动杆菌2株、头状葡萄球菌1株。经过有效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的眼内炎均有效控制,治愈16例,好转8例;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视力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治疗期间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可以快速降低患者病变程度,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提高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白内障;眼内炎;治疗效果

白内障是导致患者眼盲的一种主要疾病。在白内障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过程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白内障的治愈率。但是有部分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后)的早期手术中出现眼内炎,致使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引发严重的后果[1]。本文将我院2014(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白内障术后早期出现眼内炎的原因与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45-87岁,平均年龄为(67.3±3.7)岁,病程为2-22d。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红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同时伴随着视力下降的情况。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穿入(眼)前眼房抽取房水进行真菌与细菌涂片、培养以及药敏试验。

在诊断患者为眼内炎后,根据患者的玻璃体状况、不同的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典必舒滴眼,每天滴6次,同时还需要每天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频繁滴眼,每天使用1% 的阿托品滴眼液滴眼2次,典必舒眼膏每晚使用一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0.1/L的万古霉素BSS液清洗前房、人工晶状体表面以及囊袋,同时还需要在前房注入4mg的万古霉素。在手术结束后结膜下连续3d注射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以及地塞米松。连续两天静脉滴注2.0g的头孢他啶。

1.3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的眼红、充血已经彻底消除,前房积脓以及玻璃体(混浊)逐渐消退,视力明显提高;好转:眼红、充血症状明显改善,玻璃体与前房积脓有所消退;未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并未发生明显改善,且具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共有17例细菌与真菌培养均呈现阳性,检出的表皮葡萄糖(球菌)有12例、腐生葡萄(球)菌有2株、乙酸钙不动杆菌2株、头状葡萄球菌1株。经过有效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的眼内炎均有效控制,治愈16例,好转8例;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视力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3.1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原因

实际上,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会存在多种因素引发眼内炎症。首先,患者自身因素。患眼睑缘炎、结膜炎、泪道阻塞以及泪小管泪囊炎等均会引发眼内炎症。与此同时,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糖尿病等情况是引发眼内炎的全身主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年龄同样与眼内炎的发生具有一定联系。患者年龄如果超过80岁进行白内障手术,引发眼内炎的概率明显上升[2]。其次,手术技巧。患者在手术操作之前没有及时使用抗菌药物予以预防,就很容易出现眼内炎。同时手术切口大小与手术收(后)眼内炎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临床研究表明,小切口手术对预防眼内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手术操作者应当认识到,如果患者手术时间超过1h,患者引发眼内炎的概率就会上升。因而,医护人员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预防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再次,术后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效果不良、渗漏等都有可能引发眼内炎。最后,无菌操作。对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如果缺乏应有的无菌观念,在手术操作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无菌的原则,就会造成人为感染。而这也是引发患者眼内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3.2眼内炎病原菌的治疗与预防

针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明确引发眼内炎的病原菌,并采取有效的抗菌措施与治疗方法非常关键。因此,房水与玻璃体液细菌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也应当重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引发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细菌,且表皮葡萄糖球菌最为常见,因而万古霉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针对革兰阴性菌则需要使用头孢他啶。在确诊患者眼内炎后,需要及时、彻底的冲洗前房,尤其注意对人工晶状体后方与囊袋内的清洗,可以有效减少致病菌的残留,控制和治疗眼内炎症。为控制眼内炎的出现,需要在手术前对相关的感染部位与全身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对手术区域和手术器械进行彻底的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室人员的流动[3]。同时在术后需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治疗期间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可以快速降低患者病变程度,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提高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绍峰,黄志强,方向阳,等.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适应证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12(2):257-258.

[2]梁策,蓝海慧,陈鸿,等.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13(23):367-368.

[3]姜锐光,姜扬,林凤伟,等.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前房冲洗及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3(32):78-79.

论文作者:陈玉萍,吴向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论文_陈玉萍,吴向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