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教学时,我们要设法巧用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数学是实用的学科。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问题 教学情境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师生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乐学、会学。
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深入班级,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生活经验、个性品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点拨、引导,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要学会倾听、宽容和期待,尊重个性,理解成长性,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迎接挑战、打破常规。在学生犯错误时,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与改进上,从而使教学更具开放性、更有生活气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理论联系实际
1.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然后将实际生活和教材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并不陌生和抽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
2.在教学中,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捕捉、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观察中不断思考,在研究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1.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选取实物、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数学符号、概念、公式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创设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勤动手、多动脑,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和积累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论文作者:许彦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生活化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学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