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要:文章以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头,随后结合相应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前言:
在汽车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相关的汽车构造、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进步,原本传统的汽车构造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展开分析探讨,对于提升学生技术能力,推动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信息化水平低下
在实际进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为严重,实际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灌输,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难以真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彰显。与此同时,由于汽车构造课程内容较多,而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较为低下,往往只采用简单的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利用PPT进行授课,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但距离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依然存在一定距离,使得一些需要细化、重点讲解的知识内容得不到有效落实,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二)教学内容过时陈旧,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汽车部件也在不断换代更新,而从当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内容来看,由于课程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已经出现过时陈旧问题,即使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知识、技术,也难以跟上最新的市场要求,不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例如当下在汽车变速器应用方面,很多都已采用了双离合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然而汽车构造课程教材内容对上述涉及较少,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式变速器及自动变速器层面上,缺乏一定的前沿性,难以跟上汽车行业发展的步伐。
(三)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汽车构造课程是一项以“实践应用”为主的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并没有做到有效的结合。然而很多实验课程多是在课堂理论课程全部讲完后,在一至两周内集中进行,此时学生对于很早学过的理论知识印象已经不再深刻,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由于实践课程占比较少,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效果,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
在实际开展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刻意识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遵循“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为课堂主体”原则展开教学,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知识吸收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由教师以问题为“引”,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且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习得,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与此同时,面对繁多复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内容,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有效提升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视频,首先教师应利用微课导学,为学生预习提供有力地条件,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进行课程预习,了解基础的课程知识、概念,并在观看过程中,将自己不甚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便省去了教授基础知识的时间,能够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围绕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深入的教学,提升教学效率[1]。
(二)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参考教材
汽车构造课程教材是开展课程教学的根本,因此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的不足之处,结合当下汽车行业发展实际,做好课程教材内容的改进与调整。例如将汽车发动机化油器内容予以删除处理,如今已经被电喷射技术完全取代。针对于“机械式变速器、螺旋弹簧离合器”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缩减,因为如今针对上述内容方面的应用已经逐渐减少。除了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删除以外,还要结合当下汽车行业广泛应用的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添加,例如无极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讲解、电动助力转向等新内容。与此同时,为有效提升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效果,还应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参考教材,例如《图解汽车原理与构造》(彩色版,由张金柱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为什么会“动”:图解底盘构造与原理》(由刘汉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等,这些教材有着丰富的图片,能够让学生对复杂的汽车构造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对于学生理论及技术知识掌握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2]。
(三)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认知
汽车构造课程作为一项以实践应用为主的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对学生完成一段理论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应趁热打铁,结合相应内容开展相关实验动手操作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得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然”。例如在完成汽车差速原理理论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实验室,以具体半拆解汽车后桥实物为研究对象,先让学生进行直线推后桥,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半轴齿轮与差速器行星齿轮工作状态,然后再让学生只围绕一个汽车后桥车轮进行前推,然后再去观察上述齿轮的工作运行状态,以此达到对汽车差速器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3]。
总结:
综上所述,当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确保学生技术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充分达到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本来目的,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应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策略,以促使学生未来职业道路实现平稳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J]. 新经济, 2016(2):127-127.
[2]舒光辉.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10):57-57.
[3]张慧杰, 范海宽, 吉平,等.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 价值工程, 2016, 35(33):155-156
论文作者:乔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汽车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课程教学论文; 后桥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