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邵伟芳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摘 要] 建筑业农民工实际生活环境比较差,并且大多数都远离自己的家人,个人空间被隔绝,信息交流不顺畅,收入也不是很高,这些都可能使得农民工处于焦虑或者自卑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不仅对于正常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还有可能对于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正确面对当前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改善。
[关键词] 建筑业农民;心理健康;改善措施
近几年,建筑业农民工的待遇在不断提升,相关权益保护机制也慢慢建立起来,使得其生活水准慢慢向理想状态发展。但是,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依然严重,对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调整。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本次选择261名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使用心理自评量表(SCL-90),引导农民工如实地进行选择,将实际结果进行统计和归纳,并且使用对应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对象基本资料为: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为146人,女性人数为115人;从年龄段来看,18-28岁之间人数为35人,29-40岁之间人数为124人,41-48岁之间人数为81人,49-55岁之间的人数为21人。心理自评量表(SCL-90)问卷中涵盖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内容,将实际得分进行总结合和归纳,分别从年龄和性别来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分析的数据基础。为了确保实际研究的科学性,选择中国正常人常模数据作为参考。
主持人把甲、乙、丙与丁、戊、己分为不同的两组,引导学生分析分类的依据;把甲、乙、丙一组的甲与乙、丙分为不同的两组,引导学生分析分类的依据;把乙和丙分为不同的两组,引导学生分析分类的依据,完成对三种孢子植物的分类。以此为基础,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学生完成对3种种子植物的分类。
表1 中国正常人常模数据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从年龄差异来看
本次调研问卷中年龄划分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年龄段,下表2为本次不同年龄段心理调查分数统计结果。从整体角度来看,依照实际统计的总分,进行总症状指数的计算,各个年龄段心理调查的指数分别为:1.63、1.34、1.28、1.22。很明显,各个年龄段之间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年轻群体的指数最高,年龄越大,实际的指数越低。理论上来讲述,指数在1.0-1.5之间的,代表的是有些症状,但是实际症状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指数在1.5-2.5之间的,代表的是有症状,并且严重程度可以被判定为轻度到中度。由此可见,18-28岁群体的建筑农民工的指数高达1.63,这意味着这类型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相比较其他年龄段的建筑业农民工,他们从事建筑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大多数都属于未婚或者刚刚结婚的状态,成家之后的各项家庭负担,与家人之间远隔千里的苦楚,以及高强度的工作负担,都可能对于他们心理造成冲击,加上自身心态调整能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一些心理问题所困扰,久而久之,就可能朝着越发严重的方向发展。
表2 不同年龄段心理调查分数统计结果
2.2 从性别维度来看
本次问卷调研还对于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实际统计数据来看,男性的平均总分为123.08,计算出来的男性总体症状指数为1.37;女性的平均总分为119.69,计算出来的女性总体症状指数为1.33;都属于1.0-1.5的范围内,在正常值偏高位置,表示会有些症状,但是不严重。这意味着建筑工人心理健康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不是很明显,整体来看,男性出现心理病症的可能性比女性的可能性要高,各种行为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女性要高。
2.3 从阳性项目数量的维度来看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筛查阳性人数统计结果
3 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概述
首先我们得明确建筑业农民工是特殊群体,他们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危险系数高的建筑工作,普遍与家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自身的交际圈子也十分有限,也没有对应的文化娱乐项目去消遣,并且还需要承担起家里人的开销,整体的生活水准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在这样的工作格局中,建筑业农民工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采取对应的措施去干预和引导,就可能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慢慢演变为各种悲剧,近几年频频出现的农民工自杀或者杀人的事件,就是农民工心理健康管理失当的集中体现。由此,应该积极地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引导建筑业农民工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为此,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改善工作:
积极从建筑行业的特点入手,通过用工机制的调整和改善,使得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在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可以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可以实现农民工不确定感的消除;强化职业就业教育工作,引导农民工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确保农民工自身的权益可以得到保证;还应该在农民工内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念,确保其可以结合现状,对于自身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鼓励农民工实现一技之长的掌握,确保可以顺利地回乡就业或者创业。
在自评量表中,分数在2-5之间的项目数量,就是阳性项目的数量,其代表的是在多少项目中感到有症状,该参数是自评量表分析的重要指标,关注的是有多少项目存在问题。本次调研的统计结果如下表3。以年龄维度来进行分析,18-28岁之间的,男性群体的阳性项目数量为4个,而女性群体的阳性项目数量为1个,这意味着在本年龄段男性群体的心理压力比较大;29-40岁之间的,男性群体的阳性项目数量为8个,女性群体的阳性项目数量为6个,整体来看,该年龄段是心理问题出现最为严重,同样男性群体表现得更加明显;41-48岁之间,男性群体的阳性项目数量为1,女性群体的阳性项目数量为4,代表的是在此年龄段女性出现心理症状的可能性更高;49-55岁之间,男性表现的没有,女性群体中是存在2个阳性项目,由此可见在40岁之后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其阳性数量更多。
图1 各个年龄段心理自评量表的焦虑平均值
这段时间,关于新生代审美进入阴柔时代的话题很受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地一位母亲发现准备上初中的儿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敷。儿子喜欢的,也是肤白、唇红、皓齿、明眸、充满阴柔气息的明星。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有母亲发出呼喊:“‘娘气’亚文化,放过我的儿子吧。”
4 讨论
基于上述的调查结果,对于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相对全面的认知,认为当前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的问题集中体显在:
4.1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
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建筑企业应承担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职责,制定本企业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人员,真实完整记录建筑工人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考勤、工资支付等从业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相关数据实时、准确、完整上传至相关部门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与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其进行基本安全培训。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建筑工人,并按规定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设置“建筑工人维权告示牌”,公开相关信息。
其二,在当前的城市管理机制中,他们可能在户籍方面,子女教育方面,社会保障方面,人事方面,医疗制度方面处于弱势的状态,这种不平等会使得他们陷入到自卑感的格局中。再者,人际交际不和谐。建筑业农民工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合作意识,常常都是孤军奋战的状态去工作。再者,部分建筑行业农民工地缘意识比较强,在外打工多数都是跟着几个熟悉的人一起,因此实际的交流和沟通都是发生在这些人之间,与其他地区农民工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存在刻意与别人保持距离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得其交际圈处于越来越狭窄的状态,继而使得自身的孤独感不断增强,久而久之就可能进入到自我隔离的状态。
4.2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
其一,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高强度的工作与较低的收入,以及未来的道路无从选择,这些会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质疑,继而慢慢地产生焦虑感;其二,自身的人生目标设定意识比较差,没有对应的目标,建筑行业农民工仅仅是为了挣钱,实现自身生活的改善,但是进入建筑行业之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其他什么事情,久而久之也就没有对应的长期目标,由此慢慢的表现出行为个体的失落或者自卑,这也会慢慢引起焦虑感。下图1为各个年龄段心理自评量表的焦虑平均值。可见,在各个年龄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4.3 引导正确的自我评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引导农民工做好自我评价工作,不能有太高的评价,片面地认为自己是同龄人的佼佼者,也不能有太低的评价,认为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低人一等,这样都可能对于良好心态的树立造成不良影响。建筑业农民工应该意识到自身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虽然当前各方面的待遇存在差异,但是需要相信这些差异会慢慢改善,自身职业也没有低贱之说,完全依靠自身劳动创造财富,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准,是最光荣的。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在发现对应心理存在负面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去引导和疏通。在人际交往方面,要引导农民工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提升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能够与外界实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2009年轮滑项目首先在大一体育课中开设,一经开设,轮滑运动在校园里蔚然成风,随着项目开展的热度上升,教学楼周围的开阔地都成了轮滑的教学或学生课余练习的场地,场地的问题最终在建华路校区建设中得到了全面解决,建华路校区体育馆规划建成建筑面积达2000平米的室内轮滑馆,在国内首屈一指。
4.4 注重心理干预和教育的差异化,做到针对性开展
上述调研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年龄段实际的心理问题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此时需要我们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干预价值观,确保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将年轻群体集合起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得其能够理解自身的处境,并且选择各种手段实现心理问题的缓解,避免其心理压力不断积累。
5 结语
为了改变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局面,应该高度关注建筑业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对应措施去调整和改善:政府应督促企业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并加大查处力度;改善用工环境,提升农民工待遇,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设健康和谐的人际环境,注重心理干预和教育的差异性,做到针对性开展。
【参考文献】
[1]胡宏伟,曹杨,吕伟.心理压力、城市适应、倾诉渠道与性别差异—女性并不比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更严重[J].青年研究,2011(03):76-86+96.
[2]徐金燕,蒋利平.社会污名和歧视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兼析几类因素的中介作用[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06):52-61.
[中图分类号] B03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12-0197-02
标签:建筑业农民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改善措施论文;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