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及对策论文_杨志军,裘建伟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及对策论文_杨志军,裘建伟

杨志军 裘建伟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农田水利建设更是备受关注,因为农田水利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在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困境之中,急需寻找有效的发展对策。本文首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针对建设的困境问题,探讨有效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困境;发展对策

要想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完善水利建设非常重要,农田水利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建设,只有建设高质量的农田水利,才能够带动农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新时期对农田水利建设也给予了更高要求,然而农田水利建设在技术、资金、设备等多方面还处于困境之中,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的发展进步,同时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十分不利,探讨有效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已迫在眉睫。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两大点,一是自然灾害,二是病虫害,其中自然灾害所具有的不可抗力非常大,对农业发展有着很强的阻碍作用,如何抵御自然灾害是所有农民都在关心的事情。农田水利工程的增加,很好的解决了部分自然灾害问题,特别是最为常见的干旱、洪涝等灾害,在多雨季节通过水利设备有效的排水,利用水库将雨水储存,而干旱少雨时再将其用于农田灌溉,有效的增强了农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

(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数量较多,农作物种植面积十分巨大,如何实现农作物的多产、稳产是很多国人所关心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在日益扩增,农田水利的不断完善,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农作物的增产,农作物产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农田水利建设完备的地区,其农作物产量较无水利建设的地区相比,农作物的平均产量多出近一倍,可见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基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比较单一,只能局限于某种适应环境的农作物种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增多,农业用水已不再困难,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可以较好的生存,这种单一的生产结构有所改变,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

(四)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农村的经济发展,往往靠增加农民收入来实现,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以农作物种植为主,提高农作物产量就会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农作物买卖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农田水利建设实现了农作物增产,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新时期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得到空前发展,各种水库、水利设施等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建设中断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难以形成良性投入机制,造成建设资金经常不到位、工程质量缺少监管等不良现象,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十分的不利[2]。

(二)农田水利建设缺乏资金投入

以往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于农业税费,但是随着农业制度的改革,农业税费制度已取消,虽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但同时造成了水利建设缺少资金来源。在新时期的当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都有政府来承担,然而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拨款也是杯水车薪,很难满足大量的水利建设需要,资金投入的缺乏是当前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

(三)农业技术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了农业生产,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灌溉方式,不仅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对农业技术进行合理推广,提高他们的农业知识,促进新技术的使用非常重要。

三、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保障机制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由政府承担,难以全面保障水利建设的开展,因此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意义重大。一方面,政府可适当的增加拨款费用,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建设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应加大对水利建设的相关宣传,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与此同时通过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当地企业进行投资建设,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层组织应发挥引导作用

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的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公益性,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然而大部分农民缺乏民主意识,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水利设施的建设之中,基于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首先,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水利建设的实施办法,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指导,严格对建设的开展情况加以监督。其次,政府应发挥基层组织职能,加大农田水利的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水利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中来[3]。

(三)拓宽水利建设的投资渠道

结合多年的水利建设现状,不难发现水利建设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投入,随着水利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投入不足已是新时期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大阻碍,为更好的推动农田水利的良好发展,拓宽水利建设的投资渠道迫在眉睫。首先,政府部门应完善资金管理机构,通过有关的监管机制,确保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拨款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其他不良挪用款项的行为。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农业发展对其他各行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粮食保障,尽可能的与当地企业形成合作关系,获取投资渠道。最后,引进先进的水利设备和技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建设中来。

(四)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新时期下,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大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途径,可以有效的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此,政府应不断增强对生产技术的知识普及,为农村发展引进高技术设备,比如说将渗灌、滴灌等先进技术推广使用,购置先进的水利设备等。与此同时,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不断的完善,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水平,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高技术人才,有效的遏制围湖造田、水土流失等不良农业发展现状,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制[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新时期下面临较多的困境,其中在保障机制的完善、建设资金投入、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尤为突出,面对以上困境,政府以及广大的农民群众应对农田水利建设加以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加大宣传、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断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有效提升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英华.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3:294.

[2]张富民.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4,16:54-55.

[3]赵红兴.新时期农田水利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2015,04:20.

[4]赵伟,徐建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4,21:40.

论文作者:杨志军,裘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及对策论文_杨志军,裘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