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183;能力性#183;综合性#183;现实性——2003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新课程卷)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性论文,基础性论文,新课程论文,试卷论文,综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在2002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呈现出基础性、能力性、综合性、现实性等特点,试题更趋成熟、合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点
(一)基础性:突出“双基”,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选取基本的和重要的学科知识为命题素材,构题匠心独特,学科主干知识突出。具体体现在:
1.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选择题当中,有70%以上的考题考查的是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如,政治学科中,第12题长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第13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第14题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第15题公民政治权利、第20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等。历史学科中,第16题“百日维新间光绪帝发布诏令内容”、第17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8题“双十协定内容”、第25题“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等,均直接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第19、21~24、26~27题均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地理学科中,第1~4题地方时、区时与昼夜长短的计算、第5题工业区位的选择、第6~7题环境问题、第8题利用纬度差计算两地距离、第9~10题农业问题、第11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均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基本技能。在非选择题当中,考查“双基”的特征也相当明显,例如政治学科中第37题第(3)问分别考查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第37题党的作风建设、理想的实现,第41题经济结构调整、依法治国。历史学科中第38题第(2)问“明中期以后处理满汉关系的重大举措”和第(3)问“举出1933年中国军民在长城一线抗击日本侵略军其中一例”。地理学科中第36题城市规划,第37题第(1)(2)问“瓦克环流与厄尔尼诺现象”,第40题“气候与气象”,第41题第(1)(2)问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与结果等。
2.突出教材主干知识的深度考查,不顾忌命题的“知识覆盖面”。如政治学科则集中考查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第13题)、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第14题)、公民政治权利(第15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第20题)、规律和第三产业(第29题、第37题第3问)、资源优化配置(第37题第4问)、党的作风建设与理想的实现(第39题)、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依法治国(第41题第3、4问)等18个主要知识点;历史学科集中在百日维新间光绪帝发布诏令内容(第16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第17题)、双十协定内容(第18题)、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农民、农村、农业(第21~23题)、民族关系、抗击日本(第38题)、世界史的殖民争霸(第24~27题)、文艺复兴(第28题)、二战进程(第40题第3问)、西进运动(第41题第1问)等22个主要知识点;地理学科似乎只关注时间计算(第1~4题)、工业区位的选择(第5题)、环境问题(第6~7题)、农业问题(第9~10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第11题)、城市规划(第36题)、气象(第37题1、2问)等17个主要知识点。
3.在突出教材主干知识的深度考查同时,也不回避前几年已考内容。例如政治学科中的“党的建设”(第39题第1问)、“资源优化配置”(第37题第4问)“规律”(第29题、第37题第3问);历史学科中的“百日维新间光绪帝发布诏令内容”(第16题)、“西北地区的管辖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0题第3问);地理学科中的“时间计算”(第1~4题)、“环境问题”(第6~7题)、“厄尔尼诺现象”(第37题1、2问)等。
(二)能力性:试题灵活性加强,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是以知识为载体,能力立意、知识能力相融合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充分体现了“3+X”“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指导思想,突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
1.试卷长度基本不变,为能力考查提供了时空保证。2003年“文综”总题量由2002年的40题增加为41题,但卷Ⅰ中材料型选择题明显减少,组合式选择题由2002年的5道题减少为2道题,故卷Ⅰ的长度并没有增加。卷Ⅱ由2002年的21问减少到20问,材料文字量大大减少,基本没有文字障碍,故卷Ⅱ的长度也没有增加。因此,考生留有充分的阅读、理解和思考的时间。
2.试题的灵活性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要求提高。相当多的题目虽似曾相识,但要回答得准确和全面却不容易,因为它们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体现了“入手容易得分难”的特点。如地理学科第2题夜长的计算,第8题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表现出灵活的特点,要求考生必须细心审题,从图中提取隐性信息,灵活做答。历史学科第23题对农业合作化的认识,第28题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的科技取得辉煌成就共性的认识,第38题第(4)问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政治学科第32题对“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国际冲突的焦点”观点的认识,第37题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的现象等。第39、40题则着重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知识渗透、综合能力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性:三科知识衔接和谐自然,综合力度增强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科知识衔接,综合力度增强。具体体现在:
1.从形式综合上看:一是试卷结构有所变化,选择题并未像2002年一样从政治题开始,而是从地理题导入。二是组合式选择题由2002年的5道题减少为2道题。三是三科知识衔接,综合力度增强。尽管选择题中交叉组合题只有3组(第12~15题为政、地交叉组合,第16~20、24~28题为政、史交叉组合)但Ⅱ卷跨学科交叉组合题量增加,非选择题第37、40、41题为跨学科综合题。四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所占分值相同,各100分。
2.从内容综合上看:除第27题外,基本没有像2002年那样有些题目很难定论属于哪一学科,但学科之间的综合、有机渗透却比2002年明显加强。如政治学科的第12~15题、第37题第(3)(4)问是以地理问题切入政治角度考查,第16~19、21~23题是以政治问题切入历史角度考查,第40题是以地理问题切入历史、地理角度考查,第41题是以地理问题切入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角度考查。因此,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综合,更是内容上的相互渗透,如第37题体现了政治、地理的综合,第40题体现了历史和地理交叉渗透,第41题体现了政治、历史、地理交叉渗透。这种渗透和谐自然,突出地体现了“文综”试题的发展和创新。
(四)现实性:关注现实,突出全面素质
2003年高考“文综”试题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人文素养的渗透更趋理性和成熟;时代感很强,紧密贴近实际;不回避热点,更加关注考生的人文素养。具体体现在:
1.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如地理学科的第5~7题工业区位的选择与环境问题、第36题城市规划问题、第9~10题农业问题。政治学科的第12~15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基层民主建设,第37题第(3)问“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第(4)问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等。历史学科的第16~19题中国现代化问题,第21~23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第38题民族关系问题,第41题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2.联系焦点,关注热点。如第37题瓦克环流与厄尔尼诺现象、第38题西北地区的管辖与发展、第39题党的作风建设、第41题三峡工程与依法治国为政治、地理两科综合试题的内容,在设计上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以求突出环境问题的急迫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3.以多元信息为载体,更加注重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跨学科综合题既有以地理学科地图切入为主的,又有以历史学科知识切入为主的,呈现多角度、多学科切入的特点。如第37、41题文字简洁、图文并茂;垂鉴往事、昭示后人,如第38题关于九一八事变后长城一线抗击日本侵略军这一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二、不足
毋庸讳言,经过四年的实践,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已逐渐趋于成熟。但笔者认为,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也有不足之处:
1.考查的个别知识点属于旧教材内容。如历史学科第24题早期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
2.考题的学科内分值分布不够均衡。历史学科中,世界史占42分,考查较多,中国古代史占31分,基本适中,中国近现代史仅占27分,明显不足。
3.知识点重复。三科综合考查,考查的各科知识点本来就少,如再出现知识点的重复考查,所考查的覆盖面就更窄了。如政治学科中,“规律”在第29题、第37题第(3)问重复考查。地理学科中,第5题、第36题第(2)问都考查了工业区位地选择。
4.试卷开放性、创造性不够强。2001年“文综”卷最受赞赏的是答题选择的开放性“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分值相同,多答不加分)”和答案的多元性、创造性(“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等,在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没有出现,这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充分发挥考生的创造潜能。
5.个别考题过于贴近课本,易给学生造成死记硬背的错觉。如历史学科中第16、17、18、21题等,均直接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