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妇女部分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沈阗

孕晚期妇女部分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沈阗

沈阗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检验科 福建 福州 350015)

【摘要】 目的:研究孕晚期妇女的部分凝血功能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孕周≥29周60例孕晚期妇女作为观察组,60例门诊健康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进行检测,并就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参考范围做比较,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皆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有一定异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明显升高(P<0.05)。结论:孕晚期妇女凝血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故而在围产期需密切关注孕妇的各项凝血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孕晚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40-02

凝血功能系指血液凝固的能力,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在特定的条件下作用于凝血系统,其最终结果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达到凝血目的[1]。临床上一般通过凝血4项来反应机体的凝血功能,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监测凝血功能的指标,对于诊断出血情况和血栓性疾病、检验抗凝治疗疗效由非常重要的意义[2]。孕妇的机体各系统为了适应胎儿的需要都会发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其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尤为显著,血清内的雌孕激素会逐渐升高,这类激素作用于肝脏,影响其部分功能,故而孕晚期妇女血液呈现高凝状态[3]。为了研究孕晚期妇女的部分凝血功能变化并探讨出现在生理变化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60例孕晚期妇女和60例门诊健康非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作相关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孕周≥29周的60例孕晚期妇女作为观察组,60例门诊健康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皆无肝肾功能异常、无出血性疾病、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近3月来未使用任何药物[4]。观察组年龄在22~34之间,平均年龄25.82±3.14岁;对照组年龄在23~33之间,平均年龄26.02±2.9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与试剂

本研究所采用的设备为深圳雷杜公司RAC-12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为广州标佳公司生产的雷杜血凝仪专用试剂。

1.3 方法

安排专人负责抽血采样,两组均采用福州长庚公司的枸橼酸钠1:9抗凝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1.8mL,立即充分混匀后,以3000r/min对血液进行离心10min后,上机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每天标本检测前进行质量控制,质控合格后进行标本检测。在检测前应确保血浆均无明显脂血、溶血、黄疸等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剔除,并保证在2h内完成检测。仪器需定期用校准品校准,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 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率比较

将两组检验结果与健康参考范围做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皆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有一定异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凝血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高,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率(%)

组别 n pt APPTTT FIB

观察组608.392.77 3.02 47.82

对照组600.920.00 0.00 2.94

P<0.05<0.05<0.05<0.05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参数比较

对两组各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参数比较(x-±s)

组别 n PT(s) APPT(s)TT(s) FIB(g/L)

观察组6010.6±1.3226.5±5.74 17.9±3.154.03±1.09

对照组6011.4±2.0127.6±7.33 19.2±2.382.92±2.58

P<0.05<0.05<0.05<0.05

3.讨论

3.1 凝血四项的生理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则与前者相反,表征的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状况,高凝状态时,其结果亦会相应降低[5];纤维蛋白原(FIB)是对单位体积血浆内所含的纤维蛋白原的直观反映,是凝血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参与凝血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凝血酶时间(TT)是纤维蛋白原在一系列因子的参与下最终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的时间[6]。

3.2 正常孕晚期孕妇凝血功能的改变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孕周≥29周的60例孕晚期妇女作为观察组,60例门诊健康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参考范围做比较,孕晚期妇女的P T、APPT、TT、FIB皆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健康对照组的PT、FIB有一定异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孕晚期妇女的P T、A P T T、T T均明显缩短,F I B明显升高(P<0.05)。机体的凝血系统在一般生理条件下与体内的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呈动态平衡,但在孕期妇女,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适应胎儿生长及发育的需要,在诸多变化中,尤以循环系统的变化较为显著。在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凝血因子I、II、V、VII、IX和X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亦有所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7]。但是,虽然孕晚期妇女其血液在激素在作用下处于高凝状态,可是一般并未有血栓形成,这是由于此时孕妇的生理条件特殊,以至于其体内的抗凝功能和纤溶系统也明显活跃,三者在较高的水平依然维持着微妙的动态平衡,这对分娩后止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8]。然而,这种平衡极容易被打破,且高凝状态又在一定程度是增加了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D I C的风险。因此,孕晚期女性的凝血功能对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有重要意义,需严密监测,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规避,保护母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凝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由一系列复杂的激活和抑制机制进行调控。许多研究显示,孕妇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凝血功能往往异于常人,血液常常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并具有血栓形成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增加了子痫前期、习惯性流产、死产等病理妊娠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康文,黄春琴,刘元生等.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7):779-780.

[2]胡燕,高轶,陈燕萍等.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与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10-11.

[3]鲍淑华,楼正青.血栓弹力图在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02-2603.

[4]李海凤.208例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227-227.

[5]谭智毅.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216-217.

[6]袁学华,陈秀兰,陈光治等.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凝血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10):1210-1212.

[7]周红梅.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4):266-267.

[8]王爱玲,张艳,安翠平等.孕晚期妇女部分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396-396,397.

论文作者:沈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  ;  ;  ;  ;  ;  ;  ;  

孕晚期妇女部分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沈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