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面临的难题及其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们能否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影响极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企业行为,更是政府应尽的责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指导和帮助国有企业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国有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面临着几个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
难题之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企业必须扭转重产值、轻效益的经营偏向,考核企业的评价体系却在引导企业继续走重产值、轻效益的老路。
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考核企业所使用的是以产值、销售率和利税为主要指标的标准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虽然也考核企业的利税,但只看利税数额的多少,未考虑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收益率有多少,实质上是一种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配套的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指令性的评价标准体系,自然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促使企业围绕评价体系的主要标准组织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强化了企业重产值、轻效益的经营偏向。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下很大气力抓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效果之所以不够显著,以扩大经济总量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政策偏导作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政策导向之下要企业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如同命令火车司机改变行驶路线却不给扳道岔一样,火车只能继续沿着原来的路线行驶。因此,不解决好外部政策导向中的矛盾,仅靠企业自身努力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很难迈过企业评价体系这道“坎”的。
难题之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企业向市场竞争要效益,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却在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能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一句空话。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除了企业自身要有实力外,还要有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而现在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却处于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例如,国有企业养了一大批退休职工和富余人员,承担了本来应由国家承担的社会负担,其他企业没有这种负担,产品成本自然可以下降许多,从而在价格竞争上占据优势;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可以通过给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促销产品、承揽业务,国有企业却不允许这样做,自然要在产品供销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在创办初期享有“免二减三”的优惠待遇,许多私营企业通过挂靠乡镇企业也变相享受了这种优惠,而国有企业为国家贡献了很多财富,有的已经赚回了几个建厂投资,但在初进市场遇到困难时却得不到国家的一点照顾,形成了政策优惠上的不平等;三资企业在技改设备进口上享受“贵宾”待遇,可以免税,国有企业无此待遇,又使之在科技进步上也处于劣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于的不平等地位,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增加了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度,而且还使国有企业在带动、促使其它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难以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难题之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企业必须走规模经营的路子,转机建制进展缓慢使许多国有企业仍处于条块分割、身不由己的境地之中。当前,在国有企业中,除了中央投资建设的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之外,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实力不足和形不成规模效益,处于日趋不利的劣势地位。要摆脱这种劣势地位,就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互相联合、优势互补,组建起“效益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从而将众多随波逐流的“小船”加工建造成能够抵御市场风浪的“航空母舰”。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进展缓慢,企业仍分属于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在错综复杂的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制约下,企业不是被主管部门死死拉住不放“联姻”,就是被“拉郎配”,搞硬性兼并或联营,能够“自由恋爱”、自主联合的企业为数很少。还有的地区和主管部门不管企业愿意不愿意、能不能形成优势互补,牌子一翻,将整个行业变成了集团公司或总公司,结果建造起的不是“航空母舰”,而是一支用铁链串起来的小船队,非但不能抵御风浪,而且还有可能因其中一艘船的沉没而导致整个船队的覆没。所以,在转机建制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企业仅靠自身努力是很难走上规模经营道路的。
难题之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在政府未对产业结构做出明确规划之前,企业无法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去优化自己。从宏观经济角度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国有企业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将小型化、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型产业结构转化为高级化、大规模的重化工产业结构。这是因为,低级化的产业结构生产过程简单,技术含量低,设备简陋,关联度低,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只能靠高投入、高消耗的产值外延扩张来“广种薄收”,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大规模的重化工型转型后,企业能够通过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来说,在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只有思路尚未有明确规划的情况下,它们很难知道并且也无法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去优化自己,只能跟着感觉走,若能同后来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合拍还好,如若不能合拍就走偏了方向,必然要对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生负作用。所以,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不仅很难使宏观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同时也使企业自身难以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去优化自己,从而也难以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抓好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作必须要有便于操作的有效措施
措施之一:抓评价体系,形成重视效益的政策导向和企业行为规范。国家考核企业使用的标准体系,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方向产生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要尽快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转变评价方法和标准。今年初,国家财政部曾设计推出了一套具有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10项指标的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其不是指令性的,且本身又存在着中心指标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等不足,有关部门仍沿用原来的评价体系考核企业,鉴于当前形势,可取两种评价体系之优长,选择资本收益率(当年净利润÷资本平均总额×100%)作为主要指标,并以产值、 销售率、利税、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社会贡献率或其它一些重要指标为辅助指标,建立一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既重视效益又重视产值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制定具体的考评办法,例如,凡主指标未达标的考评结果均为不及格,辅助指标中1—2项未达标的应降等级等等。新的评价体系一旦建立,不仅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指令性标准,同时也应将其结果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班子政绩的基本依据之一。有了这样的评价体系,就能够促使企业自觉围绕评价标准的要求去调整经营方向、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措施之二:抓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追求经济效益应成为企业的基本职责和自觉行动。要增强企业追求效益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靠企业自发提高,二靠外部因素的激励和激发。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也运用激励手段评比表彰过“工业明星企业”、“工业利税百强企业”和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强企业,但均未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也未能极大地激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可从三个方面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明星企业”评比、奖励制度。启用新的评价体系评比明星企业,凡效益指标未达标的,一律不得评为明星企业。明星企业可采用星级制,各项评价指标均在全国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可评为五星级;效益指标和三分之二以上辅助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或各项指标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的可评为四星级;各项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的可评为三星级;各项指标在地市居于领先地位的可评为二星级;各项指标达标并能在地、市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评为一星级。同时,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将企业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同星级挂钩,未进入星级的企业在工资、奖金等各个方面均不能高于一星级企业。二是企业领导实行年薪制,并同企业效益和明星企业的评比挂起钩来。三是设立奖励基金,对明星企业进行奖励,对未完成效益指标的企业领导人要追究责任,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措施之三:抓名牌工程,靠名牌产品占市场、增效益。名牌产品是企业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有名牌就有市场、就有效益。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的现状,应广泛开展创建名牌工程活动,主要措施包括:(1)制定地方“九五”计划和2010 年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及规划,并将之纳入“九五”和2010年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2)成立名牌产品工程领导小组, 由地方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参加,各部门、各企业也成立由第一主管挂帅的相应组织,并同时成立与之相配套的名牌产品推荐评比、协作协调、商标保护等组织。(3)借鉴银行对企业信誉的评估方式, 制定名牌产品评比的“3A”级评比标准。例如,在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接近世界水平并建立符合国际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市场覆盖率高(在国内起主导作用)或出口创汇率高、企业效益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等三条主要标准中,每达到一条晋升一个“A”,“AAA”级为最高。(4)对名牌产品实行等级管理制度,“AAA”级为省级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产品,“AA”级为地市级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产品,“A ”级为县级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产品,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5 )围绕名牌产品建立支柱产业,并以名牌为手段进行企业产权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尽快建立。
措施之四:抓规模经营,组建高效益、大规模的现代企业集团。近几年来,地域性的规模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各地相继培育和建立了一批产值上亿元和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但是,从数量和比例上看仍显不足,规模效益不够显著。因此,应以效益规模化为中心,采取以名牌产品为龙头联合相关企业组建企业集团、跨地区和跨行业兼并、以自愿互惠和优势互补为原则组建联营企业等方式,引导企业走“高(技术)、大(规模)、外(向型)”的道路。为加速培育和建立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可建立“国有企业规模经营示范工程”。对于企业效益居省市区领先地位、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实现利税千万元以上的国有企业实施动态目标管理,例如要求示范企业每年在保持效益居于领先地位的同时,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的增幅都要超过25%以上,每年进行一次达标考核,凡达到这一要求的可继续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未达标者退出示范工程,原享受的优惠政策也随之取消。进入示范工程的入门标准每年应调整提高,退出工程的企业经努力达到增长标准后,提高申请经考核批准可重新纳入示范工程。江苏无锡市1994年用类似的办法对国有骨干企业进行管理,一年就取得了显著成绩,达标企业由年初的16家增加到18家,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7.7%和43.4%,企业净资产和投入规模分别增长了138%和128%,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措施之五:抓政策扶持,为企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便利条件。企业要转变经营方式特别是要尽快走“高、大、外”的路子,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主要体现在政策斜倾和优惠上,即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快或具有转变优势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府扶持,以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结合“明星企业”、“名牌工程”、“规模经营示范工程”的创建和评比,政府有关部门可从三个方面予以政策扶持;一是在资产调和减轻企业负担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诸如对明星企业、名牌工程企业要求兼并的企业资产及时予以划拨,被兼并企业的富余人员可由市托管待聘1—2年,债务利息可由市工业发展基金代付1—2年等等,对具有较强优势和相近条件的其他企业也应视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二是在企业自主经营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诸如完全落实企业转机建制的14项权力,允许跨国经营,给予一定数额的项目审批权和进出口自营权,给予“AAA ”级名牌产品以免检一年待遇等等。三是在产业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帮助,例如技改和发展项目优先予以贷款,允许投资控股一个信用社等等。
措施之六:抓企业管理,促使企业建立讲质量、重效益的内部运行机制。企业管理虽然是企业自身的工作;但各级政府也负有进行指导、帮助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总结推广加强企业管理的好经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抓质量和效益的责任制,并用量化管理的方法将企业干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同企业效益和产品质量挂起钩来;引导企业广泛开展增产节约、挖潜堵漏活动,深入进行技术革新,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帮助企业加大技改力度,进行切实可靠的调研、论证,确保技改项目的成功率。此外,还要加强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形成人人讲质量、重效益并处处把好关口的良好运行机制。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国企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政府工程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