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十分迅速,建筑业也有很大进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切实做好质量管理是比较关键的一环,随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复杂性的提升,相应施工质量管理难度也正在不断加大,为了更好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效果,借助于标准化管理模式是比较有效的手段,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及其具体要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
引言
在城市化背景下,建筑行业需要修建大量的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建筑工程等,以此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其中建筑工程主要涉及商业、科教文卫、交通运输类建筑,很多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所以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要求较高,建筑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承接此类工程建设任务的施工单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便在管理中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安全、造价以及工期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能够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工。
1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定义及意义
1.1项目标准化管理定义
标准化管理体系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常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还能有效地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多种解决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一般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条款的解决来进行使用和执行这项管理模式能够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工程项目的标准化需要按照以前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来进行有效地复制,将管理模式的相似之处和优点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工程中,高效的解决目前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进行有效地预防工作,通过这种方法让建筑管理的有效性明显的提升。
1.2实施项目标准化现场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的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能在工程进行时通过之前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来对当前的工程进行管理,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并且将工期有效地缩短,将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进行创新,将建筑企业的整体工程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要想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少出错,就需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整体的工程建筑水平。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将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地降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利益。
2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分析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其相对于传统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确实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可以明显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果,有效规避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明显违规行为。为了更好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效果,需要首先明确其基本要求,能够实现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规范落实,首先,需要重点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标准化和规范性,这也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求,只有能够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以及具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标准要求,进而才能够确保其管理具备更强实际效益;其次,还需要保障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全面性,应该促使其能够关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手段以及核心区域,更是需要加大管控力度;最后,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中,还应该体现出较强的全过程特点,强化质量过程控制,达到“管理制度标准化、技术交底标准化、样板引路可视化、施工标示规范化、通病防治制度化、分户验收标准化、细部做法精细化、成品防护及时化”的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际运用
3.1施工合同的标准化管理
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会涉及非常多合同,比如材料供应合同、发包合同、劳务合同等,其中发包合同作为关键,在合同签订前做好谈判和协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为了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确保其管理状况良好性,则需要承包商及管理人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合同管理意识,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建设要求,全面了解其合同条款,进而针对性的开展合同标准化管理工作,满足工程项目合同科学管理要求。同时,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需要承包商及管理人员能够对工程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有着更多的了解,使得合同执行中纠纷事件发生时能够根据当地法律进行有效处理,充实合同标准化管理中所需的法律知识,确保其在实践中的管理状况良好性。通过对建筑工程合同标准化管理要求及实际情况的考虑,需要结合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将创新理念、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等融入到这类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及体系,从而为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实现对项目合同风险的有效应对。
3.2图纸会审标准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中,为了更好提升其后续施工操作的标准化效果,需要首先从图纸会审入手进行标准化控制,能够较好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明显缺陷,进而予以标准化控制。具体到图纸会审的标准化控制中,需要围绕着平面图、剖面图以及立面图进行详细全面审查,避免出现任何遗漏问题,对于借助于BIM等技术进行设计的工程,更是需要在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各个参数指标以及处理方式符合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标准和规范的限定要求。结合图纸会审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还需要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保障其可以在后续施工中具备更强的可行性效果,能够辅助技术交底工作的落实,形成图文并茂的交底效果,规避后续施工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任何违规行为。
3.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建设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施工质量十分重要,良好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保障,而在具体施工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以及建筑施工的成本。标准化建设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现场安全防护中极有必要,首先,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实施以及责任意识,通过购置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公示栏、防护网等措施营造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同时完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现场施工工作。
3.4合理应用材料设备样品库
为了更好促使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更为流畅适宜,往往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各类材料以及设备的标准化管理,为了实现该方面的标准化控制效果,可以借助于材料设备样品库的建立进行操作,能够对于各类材料以及设备形成较为理想的对比审查效果。对于材料设备样品库的构建,需要确保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全面性,不仅仅需要关注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材料和设备,还需要促使其针对各个参数指标进行全面汇总分析,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布置,确保其在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审查中可以发挥较强参考借鉴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标准化建设管理的有效支持下,可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更加高效,并丰富其管理方法及实践经验,满足工程实践中资源高效利用要求。因此,未来在促进建筑工程有效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其管理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则需要管理人员重视标准化建设管理使用,进而提高工程实践中的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与此同时,应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际作用效果更多的考虑,从而丰富工程所需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郑东炎.泉州东海滨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7(13):239-240.
[2]张雄飞.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研究[J].居业,2016(11):142,144.
[3]周福新,黄莹,李清立.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01):98-102.
论文作者:沙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合同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