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全
(蓬安县海田乡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888)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20例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患者给以西医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以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降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护理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172-02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是老龄人的发病率很高,且易致残、致死。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表现出面色晦滞、身倦乏力、舌胎淡暗、脉数沉涩等症状[1]。若治疗护理不及时,极易导致偏瘫,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与西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探讨该病的有效护理模式。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20例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6~82 岁,平均(76.5±6.2)岁。据脑血管和中风病诊断标准、脑CT确诊为中风,病程为1~10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得分为(24.47±4.18),运动功能评分为(33.27±3.35),中医诊断均有中风气虚血瘀证。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比较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康复护理:(1)环境护理:对新入院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介绍医院及周边环境,增加安全感;及时整理打扫病房,保持整洁,让患者尽可能舒适;(2)临床护理:指导和帮助家属定时给患者翻身,保证翻身频次,使患者静脉血液得以活跃和流通,减少褥疮及水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不适,护理人员应予以关心、安慰、帮助缓解,并向患者说明病况;(3)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建立医患互信,了解病患需求、消除心理负担,并说明病因和护理机制,消除抑郁、焦虑情绪,以良好心态积极接受护理;(4)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进行耐心详细的介绍和解释,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常识、康复意识;(5)恢复运动护理:适度活动患者躯体,活动关节,按摩头部,护理肌腱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根据病患实际情况,对病情较轻或恢复较好者,予以分阶段进行翻身、移位、双手互握等运动恢复肌力,进而评估肌力和身体状况,指导和辅助站立、行走等功能恢复训练[2]。
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西医康复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指导、恢复运动、主动训练)的基础上实施:(1)针对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护理:让患者取坐位,寻取耳部神门的枕、垂前为主穴,肺、三焦为配穴,用蘸了酒精的棉签先行试穴,探触敏感部位,确定穴位位置,将固定在面积为0.5cm*0.5cm的小块胶布中的药籽对准穴位按压3-5 min,4次/d;(2)针对身体机能退化显著者进行穴位按摩护理:由印堂穴向太阳穴来回按摩5~6次,再从印堂沿鼻侧向下经迎香、至颧骨后来回按摩5~6次,按摩时注意力度,反复搓推至后脑部位,并顺时针按摩腹部[3];(3)针对运动功能下降严重者,除恢复锻炼外,进行机械刺激护理:护理人员定期采用机械刺激患处,以引起肌肉颤动、提高其肌肉收缩能力及拮抗肌肌力,促进深层肌肉组织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两组均进行3个月的康复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分析治疗效果。
1.3 判断标准
应用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运动功能评分,分析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应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根据统计学基本原理,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三个月的护理后,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降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具体见表。
3.讨论
中风也名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属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易引发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呈现气虚血瘀证[4]。其发病率高、死亡和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引起国内外医界的重视。
治疗中风的周期长,药物起效慢,治疗期间的科学护理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即注重西医护理的经典程式,又加入了中医学中按摩、推拿、穴位按压等护理方式,从血液循环脉络、神经反应系统的根本源头着手,护理更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而且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
概述之,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护理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指标对比
【参考文献】
[1]马原,张哲当.中西医综合治疗气虚证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评价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2):349-350.
[2]郝香玲.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29-30.
[3]齐波,曹秋茹.循证视角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中风(中经络)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37-138.
[4]李光辉,田立军等.中风后失语的中医药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5,13(2):115-116.
[5]封桂宇,苏春寿.中医药防治中风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61-62.
论文作者:刘文全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对照组论文; 西医论文; 中风病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