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研究笔谈——公共管理的鲜明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管理学论文,鲜明论文,公共管理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或政府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所体现的下述特征更为显著和突出:
1.公共性 首先,公共管理的客体具有公共性。一般而言,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政策的公正、公平、公开就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其次,公共管理的过程具有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政府部门已经无法成为唯一的公共管理者,它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赢利部门共同治理(Cogovernance)与共同管理(Comanagement)。事实上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民及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法律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理,因此体现了民主参与的基本特点。随着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共性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公开化、大众化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强烈。
第三,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中离不开公共权力这个要素。公共管理的权力与政治、行政权力一样,其最终来源是公民及社会成员,公共管理权力的运用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否则不具有权力的合法性。任何人都不可以用公共权力为个人、家庭以及小集体牟取利益。公共管理实质是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的过程,作为权力之源的公民自然具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要求公共管理服务于公共福利的根本目的。
2.适应性 任何一个公共管理系统都需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加入WTO之后,更是对公共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传统的“大行政”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求。政府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中介组织先天不足,社会自治能力差,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决策迟缓,执行不力等等弊端,都需要我们改革政府体制,建立和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的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制。
传统的行政服务往往是整齐划一的单项供给型服务,人们缺少自由选择度,加上政府公共服务本身的垄断性质,因此是公众适应政府,而不是政府适应公众。公共管理则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彼此的相互竞争性,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的公众选择机制的形成,从而克服由于公共服务部门的垄断所导致的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及其对公众利益的侵犯。
3.效能性 效能包括效率和功能,包括公共决策对于公共问题解决的有效性、解决问题的速度、所花费的成本(包括时间、财力、人力等)等。公共管理的效能目标应该包含如下内涵:
首先,效能来源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一项公共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表现为该决策与问题的直接相关程度,决策措施对于问题解决的直接程度和功用情况。一项不能解决公共社会问题的决策是无效的决策,合理科学的公共管理体制应该拒绝这种决策的发生。
其次,效能来源于公共决策流程的合理化。公共管理特别是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正规性和权威性,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和规则加以规范和保障。公共决策体制中应该包含着合理正规的决策程序,程序化合理化的决策体制才能保证公共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最后,效能还有赖于公共决策体系的分工和整合的成功程度。公共决策体制中包含有决策中枢系统、信息咨询系统和评估监控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在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效能方面都承担着各自的职责和功能。这种分工,一方面带来专业化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决策系统整合能力的要求。公共管理体制的效能目标要求有高度分工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子系统,同时也要求公共管理体制本身具有高水平的综合和整合能力。
4.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公共管理必须是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框架下进行的,有的还要求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条文进行。即使是在社区和基层自治的范畴内,也必须依照一些事先通过的章程和有关规章制度,或者是根据经过全体成员认可的契约和协议进行。可以说,法治性是公共管理的又一基本特点。
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尤其要把法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我国有长期的封建历史,人治的传统根深蒂固,法制建设滞后,法治意识严重欠缺。我国的一些重大的公共决策失误,重要原因就是公共决策缺乏制度约束,过于随意。公共决策牵涉面广,与公民的个人权利和利益相联系,随机的公共决策往往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公共决策活动中要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要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进行约束,使其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符合人民愿望和公共利益要求的决策,才能实现公共管理服务公众的宗旨和目标。
5.回应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公共管理的速度和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上民主化进程的深化,对公民的重视程度也构成了公共管理和决策能力优劣的一个基本评价指标。增强政府及其它公共管理主体对公民和社会的回应性,是提高和保证公共管理效能的有力途径,也是传统科层官僚体制适应新技术导致的社会变迁、维持决策体制的时代适应性的必要举措。
回应性对于公共管理的要求是十分具体的。首先,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始终保持对于公民或社会的关注,并且要求公众对公共管理特别是公共决策过程有较高程度的参与。只有与公众和社会互为关注,才能及时了解广大公众的需要,发现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适当的改善和修正。其次,回应性还要求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公民是纳税人,是顾客,有权利享有合法的公共权力和公共福利。公共管理者不能利用公共权力保护垄断,以损害公众利益来满足和保护政府部门及小团体的特殊利益,这与公关管理的基本精神是相违背的。最后,回应性还要求公共管理体制保持灵敏的社会感知力,保持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决策系统的有效输出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政府、非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互助合作。
6.公平性 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效率在传统行政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衡量政府管理决策科学性、政府服务有效性、政府管理行为合理性的关键指标(注:金太军:《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南京]《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然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通讯网络的发展为各种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使公民对政治和公共管理事务的了解日渐增多,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发出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公共管理的公平正义与管理效率并重,这是当今社会公共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换言之,公共管理必须考察提供的服务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效率,效率必须以公平的社会服务为前提。公众的权利或利益应高于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自身的利益扩展和利益满足。
从公共管理的范围看,公共管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文艺等社会各个领域,关系到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利益,因而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衡量,进行定性分析,还要从具体的考察中进行定量分析,用数据进行比较。只有把定性与定量,把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与数据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令社会公众满意的公共决策。例如,这种决策应确保偏远地区的儿童接受教育,失业工人学到技能,农村人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及其他公用资源和公共服务,从而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农民或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享有公共服务短缺的状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