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研究与思考_大学教育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研究与思考_大学教育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学习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要点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一个特定的、完整的概念”,并由此出发,分别从它的本质、社会属性、功能、基本规律、战略地位、方针任务目的、发展与改革的理论、领导理论等方面,对其理论要点及其现实指导意义,进行了一次学习性的探讨。

自去年“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第一次研讨会”以来,许多专家就其理论要点问题发表了很多、很深刻的见解,特别是远清同志和潘懋元教授、王冀生教授、刘一凡教授、庞文弟教授、陈谟开教授、王端庆教授、王雪生教授、黄宇智教授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理论要点的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和奠基作用。

面对这样一个深刻的研究课题,而且高手云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我向本次研讨会提供的论文,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学习与思考》,主要谈10个问题: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理论建设的继续与深化,是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

基此,在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借鉴,科学地分析我们在几十年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已有成果,做到该继承的继承,该发扬的发扬,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既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一个特定的、完整的概念,所以,研究有关它的理论要点,首先就要给这个概念以一个准确、科学的界定。不能把“高等教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这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立概念搅混在一起。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既要把握与遵循“世界高等教育的共性规律”(全球性),又要把握与遵循“世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共性规律”(局部性),还要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建设的特色(个别性)。

要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一个准确、科学的界定、必须从揭示它的本质入手。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内部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特性,也是对于该事物的现象和形式的一种理性认识。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观察、分析高等教育问题、从事高等教育实践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的本质要回答的是“高等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其表述形式是给高等教育一个科学的界定或定义①。

1.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

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一个由共性向个性推进的过程。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潘懋元教授简明而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培养人’。培养人就叫教育,不培养人就不叫教育。”②进而,我们可以推认: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再进而,我们又可推认:“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的高等专门人才。”再进而,我们则可推认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主义)的高等专门人才。

这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其质的规定性和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性而言,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根本特性方面,即:它培养的高等专门人才,不是一般意义上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高等专门人才,而是通过具体的、特定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高等专门人才。第二,表现在它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方面,即:它培养的高等专门人才,不是世界各国泛指的高等专门人才,而是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之服务的高等专门人才。第三,表现在它区别于其他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方面,即:它培养的人才,不是一般层次上的人才,而是经过高等专门教育的高等专门人才。第四,表现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质的规定性方面,即:它是培养人才的,而不是其他。

以上,最核心的区别是第一个区别,弄清这一个区别,也就弄清了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与建国4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求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在理论上有哪些发展、创新。

2.从本质的揭示出发,探索性地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一个科学的表述

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一个最新科学成果,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一个新发展。它体现了“三个突破”的精神,即: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突破了对社会主义一些不科学的甚至被扭曲的认识,突破了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③,而这“三个突破”,正是刷新传统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南与依据。所以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以体现了“三个突破”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突破之一,就是在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上。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替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以“特色理论”为依据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体制随之相应变革。所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又一根本性特征。当然,它属于第二层次的,它是“以特色理论为指导思想”这一核心特征的派生物。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集中地体现于在它指引下所形成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而,要求教育通过自己的培养目标全面地、完整地为贯彻这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践线服务,即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又一根本性特征。当然,它也是属于第二层次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出发,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以一个科学的界定或定义,这就是:它是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为主要特征的,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的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

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

1.由教育的共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也具有现代一切教育所共有的生产力属性,或叫生产性。这是由于教育具备再生产劳动能力、再生产管理能力、再生产科学技术,从而直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特有能力所赋予的。所不同的是,在生产力属性的强弱程度上,它要比基础教育更强烈、更显著。

对教育这一共同社会属性的认识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今时代背景相结合,就为世界各国竞相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国受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对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认识较迟。因而,在“优先发展教育”方面起步也晚。深刻吸取这一教训,加快步伐,迅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确保我国“三步走”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特别的意义。

2.由教育的阶段差异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属性,具有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这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是由党和国家赋予教育以捍卫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使命所决定的。

这一方面,在我国40多年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强调得很多也很突出,但是效果如何?应当说,既有成效,也有教训,甚至是深刻的教训。这就是: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并没有真正弄懂弄通,所以通过教育所传播、所宣传、所捍卫、所发展的并非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东西,其中有不少是属于不科学、不全面,甚至是被扭曲了的社会主义。总结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阶级性,离不开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因而也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武装。

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功能及高等学校的职能

所谓“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④。由此可见,教育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此功能,又可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二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

1.由教育的共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各国高等教育所共有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即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典型地反映在科技进步因素对国民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上。据世界发达国家统计,当代科技进步因素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已高达60~80%。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较大,目前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平均约在30~40%之间,本世纪末力争提高到50%以上。

很显然,所谓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离不开中介,这就是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即教育的经济功能。这是世界各国教育所共有的。

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基础教育更直接、更明显。

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程度越高的国家,其促进作用越显著。

2.由教育的共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各国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功能。它包括:①促进大学生身心多方面发展的功能(但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见后面论述);②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功能;③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潜力充分发展的功能。⑤

3.由教育的共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世界一切教育所共有的传播、吸收和融合人类先进文化成果,以及世界一切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创造人类新文化成果的文化功能。

4.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而资本主义高等教育不具备这个功能。因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性质所决定,它不可能给人以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5.由教育的阶级差异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反对和抵制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没落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文化功能。因为,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挥其文化功能时,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建设方向,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功能。

6.由教育的阶级差异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服务;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服务;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的政治功能。

正确、全面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功能,将为科学地确立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不能自动体现。它需要通过“有一定职责的实体”来体现。高等学校则是高等教育的活动实体,是其功能发挥的体现者,所以,高等教育的功能,在通过高等学校体现时表现为“高等学校的职能”,潘懋元教授十分强调“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概念的区别,体现了理论上严谨性和概念上的科学性。

高等教育的两大功能(或四种功能)通过高等学校体现时,表现为三大职能:①培养高等专门人才;②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③直接以多种形式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高等学校职能的扩大反映了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发展趋势。所以,它也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职能的共性。其中,科学无国界,而人才和现代化,则有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要求,这就是培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等专门人才,以及以多种形式直接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探索教育规律,是教育理论建设的核心环节。列宁说:所谓“规律即关系。……(即)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把握它的客观规律,把握它与一般教育规律的共同性和它自身规律的特殊性。

1.为教育的共性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具有一切教育所共有的五条基本规律

①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一方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以极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而且这种反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化,其重要性越来越大。教育同社会政治、经济之间这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制约教育外部关系的规律,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⑦

掌握这一规律,对我们制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对于我党作出第二个战略转移,即“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②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之一。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复杂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存在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互制约关系,不仅每个子系统要受到整个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制约作用。而且每一个子系统也对整个系统及其他子系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本质的联系,是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

掌握这一规律,对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自觉地遵循“内部结构协调化”的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③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成长受到个体遗传因素、个体所处环境因素以及个体所受教育三者相互交叉的作用。其中,遗传因素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前提;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可能和成效;教育因素是能动性最强的因素,在人才成长中起主导作用。遗传、环境、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是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

④教育内部规律之二。即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与人的发展之间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必然联系)。或者说,教育既受制于人的成长规律,又能以主导的能动作用反作用于人的成长。

⑤教育内部规律之三。即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其整个活动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其互相协调,则互相促进;反之,若缺东少西,互相不协调,则互相掣肘。

掌握人才成长和教育内部规律,对我们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成长中的主导作用,既把握好人才成长的共同性(一般身心发展特征),又把握好人才成长的差异性(不同的个别特征),以便在集体教育的前提下,搞好因材施教,促进每一名受教育者都得到理想的发展,为国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做出贡献。

2.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又有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规律

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受到的不是一般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而是特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制约,并以巨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它们,即通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为它们服务。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之一。

掌握这条特殊规律,对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具有特殊的意义。

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即这个教育,在受制于人的成长规律方面具有共性,但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它不是促进人的片面发展、局部发展,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部分是有机协调、相辅相成的,从而形成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整体。

掌握这一特殊规律,对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防止“重智轻德”、“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

1.由教育的共性特征所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处于世界一切教育(或高等教育)所共同处于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教育的地位,是由其客观存在的外部关系规律和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教育能够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及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所以,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普遍认识。

但是“处于”不等于已经“摆到”。摆没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凡是在这个问题上认识得早、起步早的国家或地区,现在经济发展都比较快。反之,凡是对这个问题认识迟,反应慢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这是带有规律性的一种现象。

2.由于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不具有的“三大挑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处的战略地位尤为显要。所以,邓小平同志将其说成是:第一战略地位。党中央决定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受到的三大挑战:一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能够担负起两大科技使命,其一是能够运用高新科技迅速地刷新我国传统产业;其二是能够运用高新科技不断开辟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高新科技产业。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不仅要适应这个新体制的要求,而且要能够为其发展、完善做出独有的贡献。三是“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⑨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⑩成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栋梁和骨干。这三大挑战,都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及兴衰,所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处的地位,不仅仅是一般地重要,而是特别重要,必须摆到战略重点地位,予以优先发展。

明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既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促使我们各级领导者提高执行党中央关于“两个战略转移”决策的自觉性,提高对“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认识,提高调整支出结构的主动性,从而确保《纲要》所提出的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落实,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为我国赢得21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奠定坚实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和目的

目的支配行动,目的规定任务。所以,教育目的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之一。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调控,对教育结果的衡量与评价,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它一般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要求。

教育任务,一种表述同于“教育目的”;另一种表述是“为什么服务”;第三种表述将两者结合起来为“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实现为什么服务”。

很显然,由于国情和国家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教育的方针、任务、目的是不同的。

1.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使命、新要求,明确规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无疑也包括高等教育,只是它所要求的“建设者”层次更高一些,是高等专门人才。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它包括在上述教育方针中,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等专门人才”。这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涵,特别是“德”的内涵,将不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所赋予它的内涵,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赋予它的新内涵。

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也包含在上述方针之中,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高等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专门人才,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明确这个“根本任务”十分重要。因为只有知道“为实现什么任务培养人”,才能知道“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例如过去,在“左”的思想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整个社会还是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并突出地表现在两条道路斗争上”,由此,势必导致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偏离,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同时也势必导致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根本任务的偏离,强调“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培养人”。可见,尽管当时,党的教育方针也是科学的、正确的,但由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偏离,正确的方针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贯彻。

现在由于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贡献,我们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有了明确、科学的认识。在此前提下,我们确立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科学认识,这就为新时期我们高等教育工作不偏离正确方向,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贯彻,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理论和认识基础。

明确这个根本任务,与《纲要》所提出的“高等教育(严格地说,应当是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一致的。所谓“根本任务”,即三大任务之核心。明确这个根本任务,对于高校在执行各项任务时,摆正主次位置,确保高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主,避免本末倒置,排除各种干扰,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理论之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关于发展阶段问题上“强调这(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12)这就突破了“左”的思想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影响下“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13)它为确立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发展格局,以至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中的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它是确立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应体现一个“低重心,高效率,高质量”的战略思想,其要求是:

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上:

①确立“突出基础教育和初、中级人才培养”的思想。强调“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14)

②确立“因地制宜发展”的思想。提倡“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教育。”(15)

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上:

①确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根据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16)

②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根据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训,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规模与结构相统一,以达到“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17)的目的。

③确立“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稳定层次,办出特色”的思想。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及与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差距,强调“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8)

④确立“重点发展专科层次教育”的思想。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及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差距,强调“大力加强和发展地区性的专科教育,特别注重发展面向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专科教育”,同时“努力扩大研究生的培养数量”。(19)

⑤确立“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的思想。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现状及与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差距,强调“基本稳定基础学科的规模,适应发展新兴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20)

⑥确立“重点建设好211工程”的高教发展思想。基于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强调“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21)

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及“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的理论,是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必将带动和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领域的和一系列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也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高教改革新思想、新思路:

①确立“按多元化经济结构的新要求,改革高教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新思想、新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这样一个多元化经济新格局,势必要求改革高教办学体制,破除“国家包揽办大学”的旧格局,逐步建立“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22)形成与经济结构多元化相匹配的“高教办学结构多元化的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中,既有:A.国家投资为主,社会集资和学生缴费为辅的形式,又有B.社会集资和学生缴费为主,国家资助为辅的形式,还有C.民办高校、与企业联办高校以及吸引外资办学等多种形式。

与上述办学体制紧密相连是投资体制。多元化经济新结构也必将要求改变“单一依靠国家拨款”的投资体制,逐步实现“以国家投资为主,包含社会捐资集资、用人单位投资、企校联办、家庭及学生缴费、以及发展校办产业创资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为了保证这种新投资体制的健康发育,还必须加强立法,“通过立法,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23)

与上述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密切联系的还有“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多元化经济新结构还必将要求改变“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的招生模式,实现“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在确保国家任务计划完成的前提下,要逐步扩大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生部分的比例。

与此相应,将要求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全包下来的做法”,并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性质,实行大学生缴费上学的制度。并辅之“贷学金”、“奖学金”及勤工助学制度等各项配套改革。

与此同时,将要求改革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包当干部”的制度。除少数国家任务计划的学生由国家安排外,多数大学生将实行“面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②确立“按‘政企、政事分开’的原则和‘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改革高教管理体制”的新思想、新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第二重要特征是:政企分开,国家不再直接管企业,把企业推向市场,促进企业转换机制,成为“四自”的独立法人。但同时,加强宏观调控,排除市场的短期性、逐利性等自身弱点,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这一种新的经济管理及运作方式,必将要求高等教育也要改变过去那种“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进行行政管理”,而“学校只能被动地按上级指令运转”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统筹规划、宏观管理,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宏观管理体制。在这个新体制中,政府将“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府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而高校则将通过立法,明确权利和义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并逐步“建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24)

③确立“按‘质量优先,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高校内部分配制度,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改革”的新思想、新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体现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新的分配原则,要求高校内部也要打破以“人事上一潭死水,分配上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既无动力,又无活力”的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一种“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能’酬挂钩,‘绩’酬挂钩,拉开档次,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一种“既充满压力和动力,又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的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④确立“按‘三个面向’、‘三个挑战’的高标准、高要求,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向高等学校的育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求他们必须是具备“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和能力,具备迎接“三个挑战”(即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没落思想意识渗透和侵蚀的挑战)的思想和能力的一代“四有”新人。这一高、新标准,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专业设置,拓宽专业范围,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外语,计算机和各科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通过深化教学改革,要达到A.逐步建立起与高校自主办学体制相适应,有利于使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管理制度;B.建立起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以及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C.建立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与“学”积极性的激励和竞争机制,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25)

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领导理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中,还有一个特有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阐述党的领导与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关系,以及阐述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如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何结合新形势、新使命发挥政治优势等方面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领导理论”。因为,党的领导,是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高教事业发展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当然,在我们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问题进行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不止于以上10点,我们认为,总课题组在就今年研讨问题划分时,就有了较深入的思考。诸如,宏观背景;本质、特点及其改革趋势;体制的理论、机制及其改革趋势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理论要点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许多作为高等教育现象运作实体——高等学校,在其育人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规律性的东西,也应提炼到上述理论要点中来,诸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教学论、德育论、管理论、评估论以及教师、学生”等理论内容,我们将在今后作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

作为学习的思考,不确切的地方一定不少,在此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注释:

①《中国改革全书》,大连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②潘懋元教授的发言,原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④厉以贤主编:《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⑤厉以贤主编:《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2-93页。

⑥列宁:《哲学笔记》,第161页。

⑦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⑧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⑨、⑩、(12)、(13)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1987年10月25日。

(1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

(15)、(16)、(17)、(18)、(19)、(20)、(21)、(22)、(23)、(2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

(25)周远清:《把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原载《北京高教研究》1993年第2期。

标签:;  ;  ;  ;  ;  ;  ;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研究与思考_大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