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_张安忠

移动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_张安忠

定西市环境监测站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当前,我国以机动车为代表的移动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发达地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根据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开展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结果,移动源对PM2.5的贡献在10%—50%之间,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贡献率更高。未来五年,我国机动车还将保持迅猛增势。摸清以机动车尾气污染为主的移动源污染底数,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致力于探索治污新路径,为减少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提供基本遵循,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可供参考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移动源污染;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一、移动源排放污染物的有害性

移动污染源包括以机动车为主的道路污染源和和以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为主的非道路移动源,燃料动力主要来源于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排放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PM)等。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具有毒性,进入人体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甚至死亡。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危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当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即光化学烟雾,这种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颗粒物是大气中PM2.5重要贡献者,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不仅如此,移动源排放的多种污染物间或与空气中的其他组分结合,发生耦合反应,对人体的危害会呈指数式增加。由此可见,移动源污染物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益,减少污染物排放或采取治理措施势在必为。

二、移动源污染现状

(一)污染物排放状况

2017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源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4359.7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3327.3万吨、碳氢化合物(HC)407.1万吨、氮氧化物(NOX)574.3万吨、颗粒物(PM)50.9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占比超过84%,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占比超过92%。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碳氢化合物(HC)77.9万吨、氮氧化物(NOX)573.5万吨、颗粒物(PM)48.5万吨。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得:①以机动车为主的道路污染源是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的主要贡献者;②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数量和非道路移动源相当。以上两条结论可为我们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污染物排放结构

根据2017年中国机动车环检管理年报数据显示:按省份分类:机动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别为山东省、广东省和河北省,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别为山东省、河北省和河南省。按燃料类型分类:汽油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占汽车排放量的85%和73.5%,明显高于柴油车。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占汽车排放量的68.3%和100%,明显高于汽油车。减少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需从汽油车尾气治理入手,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需从柴油车尾气治理入手。按车型分类:客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明显高于货车,其中轻型客车贡献率最大;货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柴油货车是主要贡献者,分别占57.3%和77.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对轻型客车和重型柴油货车采取尾气升级净化措施能有效减少四项污染物排放量。按排放标准阶段分类: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以国三和国四阶段为主,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以国三阶段为主。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治理移动源污染的首要任务是要先从四项污染物排放量靠前的省份开始,重点针对国三和国四阶段的汽油客车和国三阶段的重型柴油货车开展尾气治理,循序渐进,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总结治理经验和教训,探索出有效的治理模式后逐步推广开来,在全国范围广泛实施,不仅可以在探索机动车污染治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还减少节约人力和财力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移动源污染治理思路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这就从顶级层面为我们开展机动车污染治理设定了政策框架和依据。笔者结合从事机动车污染治理的工作经历,并通过大量调阅资料,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旨在进一步降低或减少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

一是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强“铁、公、空”联运,构建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多式联运系统。组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推动以集装箱为标准运载单元联运, 限制煤炭、矿石等散堆装大宗货物公路运输方式,逐步改变中长距离用公路大规模转运的状况,增加散堆装大宗货物铁路运输运量,支持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减少公路运输,提高铁路货运比例。研究制定出台区域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方案。

二是初步建立新生产机动车环境管理新模式。初步建立事前信息公开、事中达标监管、事后环保召回的新车环境管理制度。实施新生产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全面实施机动车国五排放标准,推进国六标准提前实施进度。

三是改革完善在用车环境管理制度。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与安全技术检验制度有效衔接,未经排放检验合格的,公安交管部门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对注册登记六年以内的小型私家轿车,免于上线排放检测。建立“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联合执法机制。

四是提升在用车环境监控能力。建成成国家省市三级联网的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机构监控平台,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现实时监控。加快建设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利用机动车遥感监测、排放检验机构联网、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以及道路和停放地监督抽测,对柴油货车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加快推进道路机动车遥感监测建设,在主要大型企业货运车辆出入口开展安装尾气遥感监测设备试点。

五是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继续淘汰剩余黄标车辆,各地采取经济补偿、区域限行、加强超标排放监管执法等措施,促进高排放国三营运柴油货车、老旧车淘汰。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连续三个检验周期未检验,以及经维修或采用污染控制技术仍无法达标排放的车辆,依法实施强制报废。制定实施柴油货车以旧换新政策,对提前淘汰并购买新能源车辆的予以补贴。

六是加快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全国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提前供应硫含量低于10ppm的普通柴油,率先实现车用紫油和普通柴油并轨。汽柴油销售前应添加符合环保要求的燃油清净增效剂。建立车用油品、车用尿素全生命周期环境监管档案,实现对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的生产、销售、使用全过程溯源管理,彻底取缔黑加油站点。

结语

移动源污染治理是有效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的重要措施,能够减少空气污染,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分战场。

论文作者:张安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移动源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_张安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