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自然课堂教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优化自然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自然课堂教学目的
优化的自然课堂教学目的必须符合全面性、科学性、具体性三个特点:
1.全面性。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要求。以《日食和月食》为例,根据教材内容可确定三个方面的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要求学生知道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能力方面,要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在思想品德方面,要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自然教学达到“一举多得”的要求。
2.科学性。教学目的的确定要与教材内容相一致。既要正确(保证教学目的内容正确,没有科学性错误),又要准确(是教材所要求的,学生实际也能达到的目的)。如《物体的运动》一课,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应定为“使学生理解‘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必须对它施加力;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必须对它施加力’”。若定为“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就不符合力学的基本原理,因为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因素。若定为“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必须对它施加力”,显然又不全面,因为它还应包括“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必须对它施加力”。
3.具体化。即教学目的要细致、明确,不能太笼统。义务教育大纲在知识方面对学生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了解、知道、理解。对“观察、实验、操作”三项能力的要求又分两个层次:初步学会、学会。因此,教学目的的确立,就不应是“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应更具体。知识方面,哪些是要学生一般了解的,哪些是要记住的,哪些是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并会应用的,能力培养要到哪一步等,都要描述清楚。只有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的,才能采用恰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当然,优化的课堂教学目的,还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符合当地自然特点、学校的教学条件等。
二、优化自然课堂教学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一要优化教材提供的认识活动的载体(即基本的科学知识),二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之符合学生认识过程。必须以自然教材为本,结合当地的自然实际、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根据当地的自然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教材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可以更换为当地学生最常见、又具有典型性的动、植物,以便自然教学能与当地的自然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植物的花》一课,教材以白菜花为例,而有些地区教学时正值油菜花期,教师就可以用油菜花代替白菜花来认识花的构造。
2.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自己的经验,对教材中的某些教具、实验方法进行适当修改,以便教学更加切实可行。
3.根据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心理过程,把课文的前后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使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更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4.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的详略、主次作适当调整。
5.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所提供的基本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如某些探究型实验(或验证型实验)可安排成验证型实验(或探究型实验)等。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知识结构、时间结构、信息传递结构、认识结构、师生活动结构、讲练编排结构集合的一个综合体。优化自然课堂教学结构要注意几个基本要点:(一)整体性。设计的程序既要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合理的顺序,便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方法,又要注意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效应。(二)规律性。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应从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开始,通过启迪、诱导,进入主要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结尾要求学生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思维结构。(三)主体性。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在做到教学过程主次分明、环环紧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要重视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四)适应性。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条件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之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优化教与学的关系
自然教学中正确的教与学的关系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在教师的指导下”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化教与学的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善于把各项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愿望,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的程序,以求得教与学的统一。如教《植物怎样“喝水”》一课,教师可启发学生探讨:植物和人、动物一样,都要“喝水”,但是植物没有口,怎样“喝水”呢?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推断植物是用什么来喝水,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
2.要通过周密的组织工作,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秩序地进行,并根据教学实际,修改、完善原订的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是群体活动,小学生年龄小,自治力差,自然课各类分组活动又多,每项活动如何开展,学生如何分工,活动之前作哪些准备工作,活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都要于课前周密地考虑到,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无论教师事前考虑得多么详细,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实施教学方案时,要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方案,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3.要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自由摆弄、组合结构材料时,如果长时间忽视了揭示规律的关键性材料,教师要给予提醒;学生因动手能力较差而不能使材料合理组合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学生在观察中忽略了一些主要的现象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在研讨活动中词不达意时,教师也应及时提供恰当的词语……
4.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的精髓就是心理上的安全——有提出假设、模型和出差错的自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语)。当课堂上营造出宽松气氛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一位教师上《昆虫》一课,大家讨论“我们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时,一个学生突然说“如果所有害虫都消灭了,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教师经瞬间的思考,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创造性,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教学更具科学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保护和鼓励。
5.要启发学生在已掌握的事实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自己获得问题的结论。自然教学最忌讳的是教师把“正确”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否定学生形成的“不够准确”的结论,比方教学《沉和浮》一课,学生坚持“重的东西浮,轻的东西沉”,理由是“大轮船多重啊,浮在水上,小纸团多轻啊,沉了”。这时,教师绝不能因教学时间的关系硬把“正确”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应帮助学生在课后去探究,去纠正错误。
标签: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