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些优良油茶品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油茶论文,优良论文,品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要品种群
寒露籽:树冠小,多呈直立形,分枝角度小于30°。叶小而密,果小皮薄,每果种子1~3粒。“寒露”前后果熟开花。出油率30%,抗病力强,产量稳定,但果实手摘费工。
霜降籽:树冠较大,开张,分枝角度一般在40°~60°之间,叶大稍厚,果大,每果种子4~7粒,有时更多。“霜降”前后果熟、花开。出油率25%左右,抗病力中庸,产量较高。我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群是霜降籽。
立冬籽:树冠大,开张,分枝角度大于40°,叶大而稀,果大,每果种子7~10粒。“立冬”前后果熟、花开。出油率22%左右,抗病力中等。
农家品种
永兴中苞红球:永兴县油科所和湖南省林科院共同选出。是“霜降籽”与“寒露籽”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大类群,主要形态特征介于两者之间,但主要经济性状偏向于前者。经测定,四年平均亩产油30.8公斤,比本地霜降籽增长41.56%。该农家品种适应性较广,经引种试验证明在中北亚热带大部地区表现较好。
巴陵籽:又称五粒籽,由湖南省林科院和岳阳市林业局共同选育成功。属寒露籽类型,三年平均亩产油28.93公斤,比普通寒露籽增产53.3%~95.9%。适应于湘北、湘中及大部寒露籽主产区。
衡东大桃: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湖南省衡东县选育。果大桃形,早实高产稳产,造林后一般3年开花,4年后有收,8~10年进入盛果期,亩产油10公斤以上。适应性较广,在长江以南的湘、赣、浙、桂、闽、粤以及云贵高原等均有栽植。
珠山红花:永州市林科所选育,属寒露籽类型,造林后6~9年平均亩产油18.9公斤,比对照高20.4%,并具有早实丰产的特点。适应于湘南地区种植。
江沱黄球:永州市林科所选育,造林后6~9年平均亩产油19.8公斤,比对照高26.1%,有早实丰产的特点。适应于湘南地区种植。
板桥红花:安徽农学院选出,四年单株产油分别是8.5公斤、16公斤、12公斤和10.5公斤。花期较晚,成熟期介于寒露与霜降之间。
石市红皮:江西省林科所选出,平均亩产油22.98公斤。种仁含油率较高,平均50.38%。
鄂东大红果:湖北林科所选育,平均亩产油34.5公斤,比其他九个类型平均增产2.4倍。
望谟油茶:贵州省林科所选育,平均亩产油39.04公斤,比当地霜降籽类型增产75.9%。
岑溪软枝油茶:广西林科院选育,种植后3~4年开花,7年生进入盛果期。10年生亩产油达25公斤,丰产时可达61公斤,连续5年平均亩产油32.6公斤。全国14个省(区)300多个单位引种、推广20万多亩。
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我国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油茶产区开展大规模的选优工作,选育出一批高产的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已通过鉴定,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中有广西的普桂32、普桂50、岑软2等11个无性系;广东的韶关77-1、韶蒙75-2、韶双74-1等三个无性系;
福建的闽无43、闽无45、闽无56三个无性系;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和湖南省林科院等单位选出的14个无性系。在优良家系中,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亚1、亚2、亚3等三个优良家系,湖南省林科院的湘5、湘7、湘9等三个优良家系。这些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比参试无性系或家系的
平均产量高出20%以上,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联系电话:0731-446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