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论文

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论文

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

文/四川民族学院 张晓雯

【摘要】 当前高校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进行,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目前在公文写作授课过程中枯燥的公文写作课堂让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导致教师的授课教学内容难以实现。文章对现阶段高校公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目前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创新路径,旨在为学生掌握扎实的公文写作基础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改;实践

公文写作课程不仅是高校学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在实践的工作中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大多数的毕业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独立地完成公文写作,对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语气用词不能很好地把控,写作技巧掌握得不熟练,写作出的文章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写作意图。常常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问题。因此对于目前高校学生在公文写作中面临的难题,加强高校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高校公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缺乏公文写作课程的目标。一般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行政管理等文字应用较强的专业都会对学生进行公文写作课程的培养。让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满足工作发展需求,实现企业对写作人才的用人目标。由于各专业性质之间存在着知识的差别,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不同,要想将公文写作课程不断地提高,这就不能将同一个公文写作目标在各类专业中应用。因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所以对公文写作课程要求的程度也不同。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与学生的行政相关的管理工作,它要求公文写作的功底没有文秘专业深厚。因此,高校对于公文写作课程的目标缺乏成为高校公文写作问题存在的核心。

2009年,孙宝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北京市属市管院校自己产生的第一位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第一位“60后”院士,那一年,他48岁。

(二)高校对公文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接触到多种课程。除了有公共基础课以外,还有校选课和网络选修课。一般学生在工作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失去轻重无从下手的混乱局面。学校会把公文写作课程安排在必修课程多的前面的学期进行学习,但是往往前几个学期学生的必修课程已经非常多,巨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有选择地放弃”自己认为不重要的学习科目,于是公文写作成为众多学生放弃的学习对象。相反的,如果将公文写作课程放在学期的后两个学期,而此时正是学生实训课程,学生忙于对实训课程的手工模拟,忽视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一样不能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

班长、团支部书记是班干部队伍的核心和灵魂,然后由他们来确定其他班干部的职位。这种做法适用于总体素质较高的集体。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的是学校里的一个重点班,确定了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接下来的选拔都交给他们来做,因为同班一个学年,彼此了解,就算不是同班,要知道隔壁班同学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易事。他们选出的班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职,这为当年正怀孕的我减轻了不少负担。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任何专业的任何课程,对师资力量加强建设都是有效开展教学的有效方式。因为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带领学生步入丰富的知识学习殿堂。从某种程度上,学生公文写作的掌握程度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是分不开的,高校要想培养一批优秀的公文写作人才就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可以聘请政府部门和企业中有优秀公文写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公文写作进行实际的指导,从而弥补教师没有太多实战经验的现实情况,也可以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一)提高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质量,提升真实的解决实际写作的工作能力。首先,要对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理论层面的知识引导,这就需要有公文写作教材作为理论支撑,教学内容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写作教材的影响。在教材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是公文写作的有效途径,所以,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是高校在对教材进行编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的质量。其次,教师可以编写教学提纲分配给学生,或者是建立一个学习讨论群,在课前的时候将资料上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方向感更强。

(三)高校公文写作的手段落后。新时代,学生在课堂上不过度依赖教师也能通过多种学习渠道:微课、慕课、网络直播课程对公文写作进行学习,而且这些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再加上利用科技信息的教学手段学生更愿意去学习,这样传统的授课就遇到了挑战,教师落后的照本宣科教学手段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就算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也不过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搬运到大屏幕上,让公文写作成为应付上级教育工作检查的摆设物,没有起到实质性辅助教学的目的。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于高校的公文写作课程学习内容繁多,但是公文学习的时间较短,这样就加大了教师公文写作授课的难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需要在公文写作授课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采用创新的归纳总结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对于公文写作的文本来说,它们有统一的结构模式,也就是文本的基本格式。其次,对于公文的文种类别进行讲授前,教师要先进行分类,针对每个类别,进行差异性分析,制成表格或者其他的分类样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对标题进行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到差异性。最后,在课堂上可以针对不同的公文,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给学生参考。

三、结语

目前,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的公文写作成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课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公文写作课程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公文课程的授课质量、提升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能推进现阶段我国文化的建设,也能实现个人发展。

1996年,为了加强五棵松学区教学管理工作,五棵松学区准备从基层选调一位干部。经过多方考虑,学区领导一致认为我是最佳人选。得知消息,我并没有像他人想象中的那般兴奋,甚至有点失落,因为我热爱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所以,当时学区的王书记几次找我谈话,我都婉言谢绝,最后五棵松学区给太平路小学下了“死命令”,我才最终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参考文献】

[1]李亚男.关于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考[J].世纪桥,2016(5):64-65.

[2]华婷.对高校公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应用写作,2017,27(4):107-110.

【本文章为四川民族学院应用型示范课程《公文写作与处理》(项目编号:sfkc201736)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