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目的:对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控制对策,从而预防降低术中感染的发生率。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3500例患者为研究对像,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切口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术中感染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整理所选3500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其中手术切口感染10例(0.29%),呼吸道感染5例(0.14%),泌尿系统感染3例(0.08%),胃肠道感染2例(0.06%);经过统计分析,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急诊手术、Ⅱ类手术切口、有合并症及术中输血患者均为术中感染的高危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降低层流净化手术室的感染发生率,医院应当加强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手术室环境洁净,降低术中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层流净化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011-03
The high risk factor analysis and managemen strategy research of the infections in the laminar-flow decontamination operation room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surgery infection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ol measures, thereby reducing intraoperative prevent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surgery in 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3500 patients for the study of the image, collected the patient's general surgery (including surgical time, surgical incision and comorbiditie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fection surgery perform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llate the results of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3500 cases of infection cases, including 10 cases of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0.29%),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5 cases (0.14%),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3 cases (0.08%), 2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 0.06%); statistical analysis, age ≥60 years, operative time ≥2 h, emergency surgery, ⅱ class surgical incision, there are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surgery patients were infected,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 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of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hospital surgical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sure a clean room environmen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Key words】Laminar - flow decontamination operation room;Infection;High risk factors
医院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亦是被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外诸多专家一致认定,减少术中感染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强有力措施,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担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手术室担负着外科诊治的重要使命,因其在医院感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其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严格重视,是关系到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关键环节[2]。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消毒灭菌以及加大抗生素剂量来降低感染发生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手术室的需要,层流手术室成为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层流净化手术室目前是医院中最先进、最安全的手术室,其主要是通过一种层流装置即空调净化系统过滤来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减少手术室中的细菌含量,保持手术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从而控制手术室内无菌环境,控制感染的发生[3]。但层流净化手术室仍属于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临床上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从而降低层流净化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层流净化手术室进行手术3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以降低感染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350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20例,女1680例,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50.2±10.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3.6±1.2h。所选患者中实施急诊手术者1408例,实施择期手术者2092例,手术切口分类Ⅰ类1980、Ⅱ类1520例,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患者1540例,术中输血患者1840例、未输血患者1660例。
1.2 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 整理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人资料。
1.2.2手术情况资料 整理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模式、手术切口类别、合并症以及输血情况。
1.2.3细菌学检测 采用涂抹法在手术结束后,从手术切口处获取标本进行细菌性检测,根据患者的感染体征、炎性反应观察患者术后3d的感染情况[4]。
1.3 卫生系监测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紫外线照射灭菌,手术前后均利用层流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过滤清洁。手术室所有使用过的物品均进行统一灭菌,干燥,置入无菌室,使用日期为7d。随机抽检1份进行检测,若显示不合格则所有物品均进行再次清洁灭菌[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 0.05。
2.结果
2.1 所选患者感染发生部位情况分析
整理所选3500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其中手术切口感染10例(0.29%),呼吸道感染5例(0.14%),泌尿系统感染3例(0.08%),胃肠道感染2例(0.06%)见表1。
3.讨论
手术是外科诊治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部分,手术室存在诸多感染的高危因素。手术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对其手术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增加治疗的难度,延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6]。本文通过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模式、手术切口类别、合并症及输血情况,探讨其术中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发现除性别外,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模式、手术切口类别、合并症及输血情况等均是层流净化手术室患者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即高龄、手术时间较长、急诊、Ⅱ类手术切口、存在糖尿病等合并症及存在输血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龄、手术时间较短、择期手术、Ⅰ类手术切口、不存在糖尿病等合并症及未进行输血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1 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模式、手术切口类别、合并症及输血情况是层流净化手术室患者发生术中感染的高危因素。具体为:(1)年龄,老年患者术中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主要因其本身各个生理系统功能进行性退变,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切口愈合能力减弱,手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增加感染的发生[7]。(2)手术模式,急诊手术患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考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患者的准备时间有限,患者未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即进行手术,增加术中感染发生。(3)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越长,暴露的时间越久,增加细菌与机体的接触几率,从而感染病原菌的几率增高,容易感染。(4)切口类型,Ⅱ类手术切口为相对有菌切口,较之Ⅰ类无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5)合并症,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本身基础疾病较多,增加手术感染的危险,还会因合并症的影响增加手术风险[8]。(6)输血情况,血液是微生物的良好生长基,容易受到污染,因此输血本身会增加感染发生率。
3.2 控制对策
针对层流净化手术室中存在的诸多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应寻找解决措施,做好质量管理,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层流净化手术室的高效使用。
(1)培养手术室相关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担负着外科诊疗及抢救生命的重要责任。在手术室,许多因素可导致外科感染,如术前患者的皮肤准备、营养状况、原发或慢性疾病的控制、术中及术后处理,其中每个环节均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处理失误,均会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增加治疗负担[9]。因此,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与手术切口感染息息相关。我科一般在早会、例会进行全员宣教,或者举办业务讲座进行培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宣传,增加全体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职业素质,自觉做到严格遵守相应制度及规范。
(2)分层培训
医护人员培训:可由感染管理科专门制作了《层流手术室感染管理》专题片,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医生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同时在新手术室使用前,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使手术医生掌握了入室要求和室间基本操作规范。对于术前血四项检测异常者,手术医生必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以便于手术间的合理安排[10]。
监控人员培训:采取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其中无菌操作观念、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手卫生执行等是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
工友培训:培训重点是消毒隔离知识、手卫生、医疗垃圾分类等。我院根据手术室的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工友,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保证不同区域的清洁用物合理分区,避免了交叉感染。
(3)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层流净化手术室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基础,定期进行手术室的紫外线照射或消毒;使用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确保7d内使用;手术前后均需进行消毒及紫外线照射,及时处理手术垃圾;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操作规范,做好自身的消毒清洁工作,在手术室中减少走动次数,保持安静,与手术台保持适当距离;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科室的检查和监测,定期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完善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综上,手术室是外科诊治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临床在规范手术操作基础上,应制定有效的感染感染管理策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降低感染的发生,真正实现层流净化手术室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田芬莉,李清,丁思勤,王铎.层流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超标的高危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3,22(11):1712-1714.
[2]陈燕芳.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1):13-14.
[3]连凤波,欧阳月仙.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16):269-270.
[4]朱晨霞.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和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1(35):106-109.
[5]郝继霞.层流手术室的护理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2(40):207-208.
[6]廖琦.层流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1(11):17-19.
[7]黄彩燕,黎春慧.层流净化手术室对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14(01):53-56.
[8]路桂梅,董雪梅,张玲.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与优化措施探析[J].兵团医学,2015,14(01):75-76.
[9]张俊杰.层流净化手术室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J].首都医药,2013,8(10):59.
[10]张学华,倪国珍,何小雨.保持层流净化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方法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10(08):893-894.
论文作者:方政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层流论文; 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合并症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