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传刚对和谐的追求:摩梭的传统性联盟与家庭生活_家庭论文

论石传刚对和谐的追求:摩梭的传统性联盟与家庭生活_家庭论文

评施传刚著《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生活论文,和谐论文,传统论文,联盟论文,施传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施传刚②的《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一书在人类学和中国西南研究两个领域中都是一部定鼎之作。本书揭示了摩梭社会中母系意识与家户和谐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摩梭是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属于藏缅语族的农耕族群。基于二十年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和丰富的家户调查,施氏对摩梭的各种社会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他对摩梭社会中性联盟的不同模式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些模式包括婚姻和相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走访制。走访制被称为“tisese”,意为“走来走去”③,具有非契约性、非义务性和非独占性的特征。施氏对自己进入摩梭社会文化圈的经历作了坦率的讨论,并以此为背景展开上述分析和描述。中国民族学将摩梭文化视为摩尔根-恩格斯进化阶梯上“原始社会晚期”的活证据。当时摩梭人正在努力试图推翻这一标签。施氏剖析了这个文化现象的政治内涵,指出中国民族学的标签竟然成了摩梭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施氏探讨了摩梭人究竟是谁(在摩梭语中他们自称为“纳”),以及他们不同意被划为云南省纳西族支系的主张。摩梭人认为两个族群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

      施氏的论证既发人深省又令人信服。特别是当把他的论点放在他独树一帜的民族志宝库的背景下考察时,读者对此感受尤深。在导论、第一章和第二章中,他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示了摩梭的历史背景,深刻揭示了摩梭土司和普米族首领的渊源关系,并提供了今天摩梭和纳西文化差异的充足证据。在第三章,施氏细致而全面地论述了走访制这一作为摩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化性联盟模式。接下来,他在第四章中讨论了摩梭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的制度化性联盟模式,即婚姻。他指出,尽管在历史上婚姻是由成为永宁土司的普米首领带入摩梭社会的,但今天住在偏远山区的摩梭人通常更倾向于结婚,因为在那里家户之间的距离和交通困难使走访制难以施行。

      第五章论述摩梭的亲属关系。作为这一章的补充,施氏在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分别提供了精确的摩梭亲属关系图。这些图表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一些真实的摩梭家户和氏族的历史变迁以及它们之间的人员流动。仅仅凭借对民族学的这一贡献就足以使《追寻和谐》一书引来广大的读者群并牢固树立本书在人类学和中国研究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施氏的研究成果还为理论探讨开拓了一条甚至更为广阔的道路。意义重大的是,施氏在第八章中指出,“和谐”这一概念(在摩梭语中称为“ho”或“hing”)可以被用来表达“(彼此)相处融洽”的意思,因而“经常被用来描述家庭关系的状况”(第208页)。在传统的摩梭社会中,家庭和谐往往被看得比资源积累更为重要——正如施氏在结论中陈述的——维系和谐的考虑一直是摩梭母系大家庭分成较小家庭的主要动因(第272页)。因此,摩梭人赋予和谐的崇高价值支持着他们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当人们与母系亲属(而不是诸如婆婆或岳母之类的姻亲)生活在一起时,家户内部的人际关系最为顺当。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存在姻亲这一实际经验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他们的家庭和谐确实是通过和母系近亲属共同生活来实现的。

      这些发现引出一个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问题:除了“家庭和谐”的观念之外,中国西南的邻近族群或更远的社群还有别的什么理想观念支撑他们的社会制度吗?有意义的是,家庭和谐与“宴乐”的情绪遥相呼应。“宴乐”的现象常见于亚马逊人的民族志中。亚马逊人集体性地贬低——甚至是戏剧性地颠倒——姻亲的称谓以及作为姻亲的状况。我认为“生活的充实性”是中国西南另一个有价值的观念。这一观念与“家庭和谐”有一些共同的显著特征,譬如强调生活历程,在理想状态下人们通过这一历程成为对家庭世系有益的祖先(或者可能以转世的方式存在)。

      然而,关于生活的充实性的说辞却往往是通过诸如下列途径来增加财富积累的:通过嫁娶引入姻亲、繁衍自己的宗族并扩充对它的依附、以及在竞争中不断扩大英雄业绩并延长祖宗的世系等等。谨举一个简要的例子,我在云南省实行父系制的诺苏(中文称为“凉山彝族”)中所作的田野调查揭示,生活的充实性与为了家户和家支攫取资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见笔者的论文《被俘的客人:中国西南诺苏人中待客的蛛网》,《皇家人类学会会刊》2012年)。在此意义上,诺苏对于生活的充实性的道德价值和摩梭对于家庭和谐的道德价值几乎刚好相反。据我观察,由于注重生活的充实性,诺苏的家庭动态实际上很难被称作是“和谐”的。

      非常说明问题的是,施氏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呈示了一些关于当下摩梭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诺苏的案例一样,摩梭的案例越来越清晰地勾画出财富积累、生活的充实性、以及作为家户外来者的状况之间的联系。施氏认为,在现今摩梭从中国大社会的经济机会中获益的同时,他们也试图保持“排他性的走访”④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传统的母系大家庭和异居制与生父对子女的义务相结合。因此显而易见,摩梭也正在从崇尚家庭和谐向崇尚生活的充实性转变。我们期待着施氏的下一部著作向我们证实这个社会变迁的过程是如何展开的。从《追寻和谐》中可以知道,施氏关于摩梭社会变迁的令人振奋的新著将接踵而至。

      ①施传刚的《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Quest for Harmony:The Moso Traditions of Sexual Union and Family Life)一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本文原载英国《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2011年12月号(总208期)。中文译稿获《中国季刊》和苏梦林本人授权在《社会学评论》刊发。——译注。

      ②施传刚(Chuan-kang Shih),美籍华裔人类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博士(1993),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安纳波尔)中国研究中心、伊利诺大学(厄班纳-香槟)人类学系及亚太研究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人口学系、以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等院校和机构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现执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在云南从事人类学研究,题目涵盖家庭结构、制度化性联盟、文化性别、民族认同、民族史、民族关系、文化对人口形态的影响、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及在多民族文化生态中作为少数民族生存的汉族等。除在美国和中国出版的专著外,其论文散见于美国、法国、瑞士、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学术期刊和文集中。施传刚是极少数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事业奖(NSF CAREER Award)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之一。

      ③施传刚在《追寻和谐》及其它一些论著中讨论过中文里流行的“走婚”一词的诸多问题。在他本人的中文著作里,施传刚把他在摩梭语中发现的“tisese”这一概念一般译为“摩梭走访制”,在上下文明确的情况下简称为“走访制”。——译者注。

      ④“排他性的走访”(exclusive tisese)原文为斜体,意在强调和传统走访制的差别。——译者注。

标签:;  ;  ;  ;  ;  

论石传刚对和谐的追求:摩梭的传统性联盟与家庭生活_家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