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框架新探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框架新探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构架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构架论文,理论体系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邓小平发展理论,简言之,就是邓小平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由于这一理论对后发式现代化中的一系列问题,给予了独创性解决,指引中国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而它既超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模式,又超越了当代西方的种种社会发展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邓小平发展理论内容非常丰富,目前理论界的概括总结则因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各有特点。笔者认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体系构架包括以下六大板块的内容:

一、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

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世界,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判断。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5页。)从而明确地揭示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他认为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中,发展问题占有更重要地位,是核心问题。因此,所有国家都要改变发展思路,“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82页。)

邓小平之所以如此突出发展问题,一是缘于他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准确把握。二战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除了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外,从经济上看,就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国家的发展,更不可能离开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他明确提出:发达国家要继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基础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大力倡导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重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二是缘于他对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论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是和平的依靠和战争的制约力量,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邓小平关于全球发展的理论,不但为我们把握世界局势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们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发展价值取向理论

迄今为止的世界现代化进程有过两种类型的价值取向,即资本主义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同样,迄今为止的世界社会主义进程也有过两种类型的价值取向,即越搞越穷的所谓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追求共同富裕的真正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进程历经曲折之后,邓小平终于把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现代化价值取向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双重价值取向理论。

1.现代化价值取向。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以现代化为目标,他说:“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不能因为有社会主义的名字就光荣,就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基于此,他一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现代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9页。)从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出发,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都应改革和更新,一切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外国现代化经验、先进经济技术成果、现代思想文化都应借鉴和吸收。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一是因为现代化是一种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现代科技、经济增长、民主法制、阶层流动、理性意识等一些代表现代化的表征,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应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遵循现代化的共同规律。二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成为当前最大的政治。

2.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7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价值取向。

邓小平纠正了我们过去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条式理解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非科学认识,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从生产力的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抓住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点。以生产力为纽带,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双重价值取向的融为一体。

三、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

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计,必须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多维性,邓小平针对中国现代化的不同规定性,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进行多维、立体构架,从而使中国现代化目标避免了片面化和单向性,而呈现出整体性和系统性。

1.“富强、民主、文明”的总体发展目标。邓小平摈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模式,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目标。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主要任务的基本概括,也是我国现代化全面发展目标的完整论述。以此为指导,党的基本路线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共同富裕”的最终发展目标。中国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必须以共同富裕作为最终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推进现代化,反映在发展目标上,也必须追求基于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共同富裕,而不是任其自发作用导致的两极分化。

3.分“三步走”的阶段发展目标。这使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备了切实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上述三重设计是有机统一的。不仅代表着中国现代化目标设计的不同角度,而且三者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富强、民主、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横向同时性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终极价值性目标,而分“三步走”则是中国现代化的纵向历史性目标。在这一目标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的发展被置于突出的地位;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这些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纠正发展目标制定上存在的片面性倾向,消除短视性行为的消极影响,无疑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四、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

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中,生产力根本动力观得到创新和发展。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并明确地澄清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错误认识。他十分突出地论述了改革直接动力和科学技术第一动力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动力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对现代化的间接推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制度生长点。改革动力的产生来自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另一方面,科技是中国现代化的原动力,通过科技进步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技术生长点。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它的进步,不仅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引起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的深层变革,因而更适合充当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原动力。改革直接动力观和科技第一动力观都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对社会主义发展内驱作用的正确认识。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不仅从启动力和原动力两轮驱动上成功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内部动力缺失的问题,而且理直气壮地指出了西方学者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只能“外生”式启动的理论缺陷。他认为,世界上确有部分比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赖发达国家而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成功,但这不适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页。)“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7页。)中国主动型内生式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内在动力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

五、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

邓小平创造性地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宝库。

1.稳定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一是社会政治稳定,即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二是政策稳定,即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不变;三是经济稳定,即经济发展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发展。

2.协调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二是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互协调;三是经济政治的发展与科技教育发展相互协调;四是社会发展与人的观念变革相互协调。为了促进协调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3.非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在突破口的选择上,先农村后城市;在整体推进方式上,先经济后政治;在区域推进方式上,先沿海后内地;在发展途径选择上,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跳跃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中国的发展不应是那种平平稳稳、低速度的发展,而应是飞跃式、跳跃式的发展。惟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赶超发展目标。这种跳跃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发展机遇的把握,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尽快发展起来;二是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提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三是采取“台阶式”推进方式,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5.重点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要牢固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并把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评判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二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薄弱环节、关键环节而列为发展战略重点。

6.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改革,认为改革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视发挥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实行计划生育,把我国繁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既体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态性和辩证性,也反映出邓小平驾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高超技巧。

六、社会主义发展政治保障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政治保障理论是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现“中国特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保障的核心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治国之本,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环境。

2.政治保障的重要手段: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3.政治保障的重要目标:维护社会稳定,争取党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邓小平认为,一心一意搞现代化,一心一意维护稳定,形成一种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政治保障政策所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邓小平发展理论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完整的科学体系。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历史责任。

标签:;  ;  ;  ;  ;  ;  ;  

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框架新探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