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备忘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备忘录论文,最低论文,生活保障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两年前的此时,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逐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助城市贫困人口解决生活困难。”
殷殷的嘱托与人民的意愿产生强烈的共鸣。人大代表纷纷呼吁,希望民政部门尽快把这项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急切的话语,至今言犹在耳。
在730天的时间里,民政部门从部长到民政助理员,九牛爬坡, 全力以赴,从雪域高原到边陲小镇都留下了民政干部的脚印,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今天——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幕徐徐拉开之时,民政部门不辱使命。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止,我国已有400 个城市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中,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187个、县级市209 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0%,此外还有464 个县的政府所在镇也建立了这项制度,占总县数的27.3%。这些市县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投入资金12亿元,使220 万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其中8省(区、市)已全面实行这一制度,13 省区在全部地级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国家大事与百姓心思又一次奏出美丽的乐章,此时此刻,党和人民的心同醉在一起。
这一制度的建立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作为重要任务被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春节前夕,李鹏总理在视察鞍山时又着重指出,这项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同年3月, 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社会保障办法,要逐步加以完善。
在这一制度的建立进入“犯其至难,图其至远”的阶段时,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7 年9月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国务委员李贵鲜代表国务院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作出部署。邹家华副总理在会上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在这次会上此项制度的建立得到进一步阐述并确定:1999年底在全国所有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镇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落实则成。电视电话会议后,31个省、市、区的政府主管领导通过新闻媒体就开展此项工作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责任;21个省成立了由主管省长负责,民政及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领导(或协调)小组;17个省、市、区以政府名义发文,要求全面建立这项制度,并作出了有关政策规定;吉林省政府决定:省、地、县三级民政部门各增加2名编制,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和人口在5 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各增加1名,专门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制度的建设。
民政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为党委和政府起到了得力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他们从实际出发,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在民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不少省、市、区从这项制度实施开始,就及时制定和颁布了地方性的法规和细则,使这项制度从标准的确定、保障对象、资金来源、管理机构、办事程序,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从典型引路到全面推进,都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并派出大批工作组到各地进行检查、指导、督办,及时召开了经验交流会。
民政部门对于这项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浅尝辄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条例》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草稿),对全国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方法以及操作运行机制作出明确规定,这两个法规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目前,从全国情况看,此项制度的实施势头良好。
凡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均以政府名义颁布了实施办法和细则,基本做到了制度建立和法制建设同步进行,上海、湖北等地还颁布了有关社会救助的办法或规定,作为本地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性法规。
各地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在保障对象方面,均要求把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中的贫困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在保障资金方面,均要求将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广东、湖南、北京自元月1日起, 保障资金全部由财政统一负责,山东、江苏、湖北、河南等省由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调剂金,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重庆、青岛、鞍山、泰安等市还成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处等专门工作机构,安排了编制和办公经费。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特别是从这项制度中直接受益的居民,他们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人民政府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记者在厦门追踪采访了10户保障对象,所到之处,无不喜泪滂沱。
在呼和浩特市,记者陪同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 春节前夕慰问了5户保障对象。
下岗职工荀保林、朱和平、丁世明、满世富、潘彩霞等,见到范宝俊时感慨万千,拉着副部长的手,一张张带泪的笑脸,如饮甘泉。
这是人民的幸事,也是国家的幸事!
当生命垂危的北京大学生孔军拿到救济金时,脸上泛起的生命光彩使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被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凝聚力工程”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