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0020
摘要:作为一项利民工程,道路的安全极其重要,所以,道路各个建设环节参与的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警惕,将道路质量放在首位。当道路投入使用之后,雨水侵蚀、路面过载等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道路病害会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在前期设计阶段要进行充分论证,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同时,要尝试使用新材料、新工艺避免产生传统道路病害,在道路通车过后,面对出现的道路病害,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损坏的进一步扩大。本篇文章从路面的结构设计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中路面结构存在的各种病害,同时也全方位的对于这些病害的防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对我国的道路建设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让道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关键词:路面结构设计;病害防治;措施
1 引言
我国的道路设施,是社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能够运行的基础环节。所以其运行是否稳定安全,寿命是否长久,是关乎整个社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正因如此,国家当前对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更加重视。但我国道路工程的建设当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包括路面的结构设计,以及对路面各类病害问题的管控防治,这些都是影响着道路服务质量的重要课题。因此文中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改革意见,供相关单位与人员作为参考。
2 路面的结构设计
2.1 材料的设计
在选材方面,必须要根据路面的使用途径以及当地的地貌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考虑当地的车流量及排水情况,必要时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设置透水路面,其次尽量选择承重性强的材料,一定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将人民安全放在首位。
2.2 组合型设计
在路面的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对结构层的组合设计投入更多精力,在参考当地路面结构设计中,要分析当地现有路面结构的优缺点,并结合结构层的厚度计算数据,得到理想的组合类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数据进行,不能为了缩减成本,对数据随意更改,还有,一定要注意结合处的连接。在数据的计算方面一定要做到最精确,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2.3 层次化设计
路面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各个层次的区别,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路面是由上中下三个层次组合而成的,在日常应用中,最上层所承受的车行荷载最大,受到损伤的可能性也最大,最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下层最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定要注意水土流失,水流冲刷对其存在的影响。
3 道路工程路面设计与病害防治环节问题所在
3.1 缺乏独立管控规章,导致施工管理缺乏根据
无论是路面的结构设计环节,还是后续的病害防治规划,都需要有具备权威性与约束力的法规法条作为基础依据,才能够真正起到良好的管控作用,让每个环节的运行都更加井然有序,更加规范,但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管理规章是以工程整体实施大局作为基础来制定的,所以缺乏针对性与独立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设计规划缺乏灵活性,不符合相关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趋势也在持续变化,所以道路工程的规划与实施,也只更符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确保工程整体的先进性,确保设计施工符合当前的交通与运输需要。但由于国家管控体制倾向单一性,长此以往路桥工程设计施工环节也倾向统一流程,缺乏灵活性,是不利于发挥创新性的。
3.3 相关人员队伍培训不到位,素质不一致
人力成本是工程整体成本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工程企业也普遍认为人员队伍的素质不会对设计与施工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多数会削减人力方面的成本供给,转而将重点投入到施工进程的管理等方面,只为加快施工,获取利益,这样的思想是不利于企业自身利益维护的。
4 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与病害防治改善措施
4.1 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1)裂缝。对路面裂缝的维修方法有扩缝灌浆法、刨挖法及卷材罩面法。其中扩缝灌浆适用于裂缝宽度在3mm以下的轻微裂缝;卷材罩面适用于贯穿整个路面板厚度且宽度在3mm以上15mm以下的中等程度裂缝;而刨挖法则常用于治理宽度在15mm以上的严重裂缝。(2)脱空板、错台、破碎。对于脱空板造成的沉陷、错台及破碎等问题,但路面板并未出现大面积松动的此类病害,通常采用的治理方式是钻孔压浆处治法。其具体施工要求及工艺操作为:灌浆孔应当与面板保持0.5m以上的距离,孔径为50mm左右,灌浆孔通常按品字形进行布设,数量通常为5个;灌浆机械多采用压浆泵、灌浆机等;灌浆作业应当先从沉陷量大的地方开始,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直至水泥混凝土板达到预定高度或裂缝出现冒浆;最后用木楔堵孔,等砂浆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采用高强砂浆堵孔,等到达交通强度要求后(一般为10MPa),即可开放交通。(3)严重破碎、沉陷或断裂。对于严重破损的路面,采用的维修方法是清除破碎板,然后再浇筑新路面。具体施工要求和操作方法为:清除破碎的路面板块,并处理好路面基层,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平整度;如果路面基层存在软弹、不板结或积水等问题,则需要全部挖除不合格部分,然后采用高强度混凝土调平;路面浇筑时,还应铺设钢筋网提升路面强度,规格间距约为20×20cm。由于浇筑时掺入了早强剂,因此路面在24h内要用稻草或薄膜覆盖养护,通常4~5天后便可开放通车。
4.2 关注人力环节,注重人才的选取与培养
无论是设计环节,还是后续的病害防治环节,都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及技术的现骨干人员队伍来落实,才能够确保工作质量。所以如果建设企业要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影响,应当投入更多关注在人力要素上,更加严谨的对人员队伍进行招聘与培训,以确保相关人员具备每项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意识。例如路面结构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包含了工程力学知识、设计知识、计算机知识、空间几何知识、环境知识以及化学知识等。后续的病害防治工作亦需要有这样的专业知识,才能够确保后续的工作落实更具专业性。因此企业应当更注重对员工的选择,并且要借助严谨的培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才能为后续施工奠定更稳定的基础。
4.3 优化路基处理形式
路基,是道路建设最关键的部分,路基处理不充分,往往会对后续道路建设产生致命性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引起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是道路设计中最常见的情况,最常使用的是换填土的处理方法,若是地基的深度不足三米,就可以软土全部换掉。一定要使用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才能使地基的强度更有保障。同时还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道路施工建设中,水泥与混凝土是使用率最多的材料,一定要保证材料的混合均匀。在道路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提升地基的稳定性,提升地基稳定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路的稳定性,才能避免造道路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 结束语
道路工程是最基础的工程类型,也是对于民众出行安全、运输安全等社会稳定性要素有着重要影响的核心工程类型,随着时代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道路工程建设企业也应当更注重审时度势的改革,让工程设计与施工更符合时代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才能确保整个社会交通体系的安全运行,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绍亮.东营市城市主干道路面结构病害分析与改建中的路面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 潘志勇,董岩松.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分析[J].城市建筑,2014,02:270.
[3] 王晓,张君娜,袁联中.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06:160-161.
[4] 郭咏梅,刘斌,倪富健,杜军,沈恒,唐祖萍,何玲妹.南京市道路交叉口路面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2,03:8-11.
[5] 陶连金,袁松,安军海.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病害发展机理及对路面塌陷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5,2503:289-293.
论文作者:刁广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裂缝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