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题与初中语文教学(续)_中考论文

初中语文试题与初中语文教学(续)_中考论文

中考语文试题与初中语文教学(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中考论文,语文试题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用自己的语言写真实、健康的感情

1996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其新教材实施后的首次亮相。其中蕴含的中考作文命题思想,不仅关乎今年中考作文例题的总体趋势,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今后的作文教学工作形成某种导向,因而尤其为人们所关注。有鉴于此,本文拟对1996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作一番宏观分析和评价,并将以此为参照,就新教材的作文教学谈点想法。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我们将1996年有代表性的18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列表于下。

表一:18省市中考大作文试题(命题作文)省市

题目

文体

要求天津

这就是未来的我

记叙文

600字左右上海

变了

记叙文

600字左右乌鲁木齐

____,您辛苦了!

记叙文

500字左右安徽

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江西

我最盼望的

记叙文

600字左右广东

放学路上

记叙文

不少于500字四川

家中的新鲜事

记叙文

不少于500字云南

____的礼物

记叙文

600字左右湖南

放学后

诗外不限

不少于500字

表二:18省市中考大作文试题(供材料作文)省市

题目或材料类型

文体

要求北京

限定选材范围,题目自拟

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武汉

阅读短诗,题目:老师,心中的歌献给您 记叙文

或议论文

500字左右河南

小寓言;①扩写②联系实际发表看法

记叙文

(二选一)

或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河北

限定选材范围,题目自拟

记叙文

500字左右山西

以“这件事,说起来不能不笑”为首

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句,题目自拟浙江

限定首、尾句,题目自拟

记叙文

不少于500字甘肃

限定开头段,题目自拟

记叙文

500字左右吉林

限定选材范围,题目自拟

记叙文 500~600字西安

限定题目及课文,写读后感

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表三:18省市中考小作文试题省市

考查内容

文体

要求天津

电报

应用文

病文评改上海

供材料议论短文

议论文

300字左右武汉

限定内容写申请书

应用文

120字左右乌鲁木齐 供材料议论短文

议论文

250字左右甘肃

书信

应用文

病文评改河南

请假条

应用文

病文评改山西

供材料写感谢信

应用文

100字以内安徽

招领启事

应用文

病文评改江西

介绍信

应用文

病文评改湖南

通知

应用文

病文评改浙江

设计人物情景对话

记叙片断河北

1.寻物启事

应用文

病文评改

2.供材料议论短文

议论文

300字左右广东

供材料议论短文

议论文

150~200字四川

招领启事

应用文

病文评改云南

观察漫画描述内容

记叙片断 250~300字吉林

供材料拟论点、写事例及名言警句

议论片断

90字以内

(注:北京、西安无小作文试题)

纵观18省、市中考作文试题,显示出如下特点:

1.以“纲”为纲,重视能力 新《大纲》之“新”,核心一点就是把能力训练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对能力训练的目标作了详细的分解。同时,在教学要求(包括写作训练的要求)上也针对旧《大纲》的不足之处作了一些修订。所有这些,1996年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都相应地作出了反应。

(1)体裁限定上,降低了对议论文写作能力的要求,突出了记叙文的考查。

新《大纲》的“写作能力”对文体训练的要求作了如下表述:“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值得注意的是,旧《大纲》也用来限制“记叙文”的“简单”一词,如今只用以限制“说明文”和“议论文”了。这一变化强调了记叙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这在1996年的中考大作文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表一、二所列的18道作文题中,限定写成记叙文的有14题,另有3题则可以选写为记叙文或议论文,只有西安一地要求写成议论文。议论文的考查则“退而求其次”,终与“一般的应用文”(《大纲》语)为伍,归入小作文考查范畴,写作要求也明显降低。这与以往中考作文命题中记叙文与议论文平分秋色、此消彼长的局面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

(2)命题方法上,以实用、灵活、新颖的题型变化,注重对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等写作基本功的考查。

1996年中考作文试题,与往年相比,在题型设计上明显多了一些“花活”。即除了一般的命题作文、供材料作文、病文评改外,还出现了一些别致的命题形式。如限定作文首尾句段、设计情景对话、描述漫画内容等,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其显著的注重实用表达能力考查的思路,更是准确回应了新《大纲》写作训练的精神实质。

(3)考查内容上,紧扣新《大纲》“写作训练”的15个能力点,较全面地体现了新《大纲》的各项能力指标。

请看下面新《大纲》“写作训练”的部分能力要求与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对照:

①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的速度。

②养成卷面整洁、注意行款格式的习惯。

(关于“书写工整”“格式正确”的要求,是新《大纲》增补的内容。这些在1996年中考作文试题的写作要求或评分标准中,都得到了体现。有的省市还在评分标准中增设了卷面分、格式分。)

③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结果和感受。(如云南小作文题要求观察所给漫画,“充分发挥想象”,“把画面内容描述出来”。)

④根据目的、对象、场合,选择比较恰当的语句。(如浙江小作文题设定情景,要求考生拟写人物对话,特别强调要“符合情理”。)

2.以“本”为本,贴近生活 新教材在编辑思想上最新颖的一点即是“联系生活”的原则,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1996年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紧紧抓住新教材的这一思路,坚持在写作内容上以初中生身边的人和事为中心,尤其集中在学校、家庭、个人的学习生活这一范围。此外,在命题角度、题型设计上,逐渐跳出了以往单一的写“完整文”的局限,出现了片断作文、情景对话、“部件”作文(如吉林小作文要求根据所供材料拟写论点、事例论据)等写作形式,拓宽了“作文”的概念和视野,也因此与人们日常的写作实际更加切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1996年中考作文试题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一命题思想的深层次体现。

从以上的分析看,1996年中考作文试题在体现新《大纲》精神和新教材特点的探索和实践上,是相当成功的,其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总体导向也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尽管如此,1996年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在具体操作上仍有一些值得研究和商榷的地方。

1.关于大小作文的命题形式 中考大小作文并举的形式,是这几年从高考作文那里“借鉴”来的。据说这种形式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大能力考查的客观性。所以发展到1996年,这一趋势似已变得“势不可挡”了。在当年18个省市的作文试题中,以不同形式出现“小作文”文题的有16个。其中考查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10题(含病文评改8题、写作2题),考查议论、记叙短文或片断写作的有7题。与高考大小作文命题相比,难度显然小得多。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这种“风气”似不可长。因为对初中生而言,大小作文(尤其是考查记叙、议论短文写作的小作文)并举势必增大写作量,但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素质、写作能力看,并不利于考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反而削弱了考查结果的客观性。折中一点的办法是,大小作文的命题形式尽可保留,但在考查角度上不妨多借助病文评改的方法。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减少了写作量,又可以弥补大作文考查重点限于记叙文的不足。

2.关于命题作文的“拟题” 1996年中考大作文试题,18省市中共有9个省市采用了命题作文这一传统题型。但从这九个题目看,如何在命题作文的“拟题”上实现突破、创新,以赋于这种传统题型以新的生命力,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命题实践中费几番斟酌。

(1)一个好的命题作文的题目,一定是既要让考生有话可说、无生疏之感,又要让人感到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这也是避免猜题套题者“得逞”的关键,自然关乎到考查的信度和效度。遗憾的是,1996年中考作文的不少题目却让人觉得过于“眼熟”。如《初中生活的苦与乐》《老师,心中的歌献给您》等题目实在太容易让考生“套”上了。

(2)一个好的命题作文的题目,也一定是恰到好处地在限定性和开放性这对矛盾的两方面均有兼顾的题目。唯其有限定性,才能检测出考生“戴着脚镣跳舞”的能耐;唯其有开放性、自由度,才能有效地激发考生的“灵感”,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客观、准确地检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点上,上海的《变了》、四川的《家中的新鲜事》是出得比较成功的。而有的题目却要么限定空泛、让考生无从把握(像《放学路上》《放学后》等),要么限定过“死”、难以让考生放开手脚(像《这就是未来的我》《_____的礼物》等)。

3.关于写作要求的表述 “写作要求”是作文命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或启发着学生的写作活动。因此,写作要求的表述必须恪守严密、精要、明确、有用的原则。但1996年中考作文试题中仍有一些或者强人所难、或者含混不清、或者画蛇添足的所谓“要求”。如某省作文题要求以“这件事,说起来不能不笑”为首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至于这件“不能不笑”的事,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还是一件有趣逗人的事,抑或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试题上却只字不提,只能让人莫明其妙了。再比如某省大作文题《放学路上》的“提示”:“可以写在放学路上自己看到的一件事,或自己参与的一件事。”该“提示”的目的当然是“启发”考生,但由于“启发”的角度流于极一般化的路数,结果不仅起不到“启发”的作用,反倒可能限制了考生的思路,岂不是多此一举?还有不少省市作文要求“内容正确”“中心鲜明”“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语言通顺”等等,其实应该体现在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堆砌到试题里不仅毫无必要,反会无谓地干扰考生的正常审题——实属画蛇添足之举。

应该看到,在新《大纲》,新教材正式施行的这三四年里,因循旧《大纲》、固守旧教法的状况还依然有不小的“市场”。当然,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何吃透新《大纲》作文训练的新精神、把握新教材作文训练的新体系,以尽快适应中考作文以“纲”为纲、重视能力、以“本”为本、贴近生活的命题趋势,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以为以下几点应特别予以重视。

(1)突出记叙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降低议论文的训练难度和层次要求。

以往的中考作文命题,往往是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体裁并重,这与旧《大纲》对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要求“一刀切”的规定和旧教材“初一重记叙、初二重说明、初三重议论”的作文训练体系有着内在的关联。新《大纲》则要求初中生“能写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明显突出了记叙文的训练重点,而相应地降低了议论文的训练要求。这一变化在1996年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已有相应的体现,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2)建立科学的作文观,坚持新教材作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训练主线。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作文中日益严重的童稚化和虚假倾向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警觉。而究其原因,无论是作文中的童稚化还是虚假倾向,病根都集中在某些错误的作文观念上。在许多学生的印象里,“作文”就是“做”文,要写好人好事,要说“应该”说的话,而不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于是“做”起文来,不是胡编滥造、虚情假意,就是扭扭捏捏、矫揉造作,而绝无自己的个性特色可言。新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为编写思想、体现在作文训练上,就是以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我手写我口”的作文观念。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在作文观念上突破创新、回归生活,要适应1996年中考作文“重视能力、贴近生活”这一新的导向将是很难做到的。

(3)破除作文教学中某些消极的“程式”指导,坚持科学、扎实、有序的训练体系,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近些年,中学作文教学有一种将某些文体或某类文题的写作“程式化”的趋势。即归纳出一些十分机械、刻板的条条框框,以供学生临考时“如法炮制”,而不是从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上狠下功夫,因而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另一种不好的趋势是,由于目前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分手段还不十分完善,作文成绩难以拉开档次,致使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甚而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态度。临考时,一着急便找来大量的“优秀作文”让考生“博闻强记”,以应“急需”。我们认为,这些不良倾向都是应试教育的表现。反观1996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考查方法,都在努力追求一种能检测出学生写作素质的新思路。而从培养人材、培养能力的角度看,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还是应该以研究为文之道为本,真正琢磨出一些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切实、有效的规律性的东西来,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全文完)

标签:;  ;  ;  

初中语文试题与初中语文教学(续)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