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董新军,刘巍,史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60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施工的广泛开展,电梯井道结构施工操作架的搭设方法与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施工方法中,电梯井道操作架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或采用钢板焊接钢平台分层吊装,搭设工艺繁琐,架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受工人操作水平影响较大、随主体结构逐层搭设或提升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并占用塔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目前施工水平、施工方法、施工经验以及结合工程实例的特点,总结出此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搭设繁琐、工人操作准确度不高、提升过程占用塔吊等安全、技术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电梯井道,自动提升,操作平台,型钢,防倾防坠、电动葫芦、远程遥控

1工程概况

华润中心项目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地处中山西路、中华大街、自强路、黎明街围合的地块,是华润置地万象城系列产品,定位为石家庄首席世界级城市综合体、石家庄城市中心新地标,是河北省重点开发工程。周边交通和市政设施成熟。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1万平米,建筑面积约51万平米。项目地下共4层;裙楼购物中心地上7层,局部8层;地上4栋超高层塔楼,分别为办公塔楼A(30层,建筑高度134.75米)、办公塔楼B(30层,建筑高度133.265米)、公寓塔楼C(37层,建筑高度132.265米)、公寓塔楼D(38层,建筑高度132.265米)。

2工艺原理

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是通过附着支承装置附着在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同步提升设备实现提升的电梯井防护施工平台。即沿电梯井内侧安装施工平台,并将其附在建筑物上,施工平台带有提升机构及提升动力设备,随着工程进展,施工平台沿建筑物逐层提升。

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工艺流程

底部操作平台搭设→底层框架组拼→底层框架吊装并与附墙支座连接固定→中层及上层框架组拼及分层吊装、连接固定→框架间连接固定、花纹钢板与爬梯安装→防倾、防坠装置安装固定→提升装置安装(电葫芦)→远程控制柜安装→设备检查与电器调试

3.2操作要点

3.2.1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组成部分

竖向主框架。竖向主框架由Φ48钢管和6.3#槽钢焊接而成。Φ48钢管用来制作主框架的横撑,它与附着支座上的防坠块相配合,起到防坠作用。6.3#槽钢背对焊接形成导轨,用来安装附墙支座的防倾导向装置,同时能保证架体在升降作业时的垂直运动。横杆、立杆和斜杆使主框架为整体单片式钢结构,横杆、立杆和斜杆可以将架体两排连接成刚性整体,同时确保架体有可靠的力学传递。

附墙支座。附墙支座全部用国标型钢焊接制作,其刚性系数为10,承载能力强。与墙面附着时使用T33的螺栓通过预留在建筑物上的预留孔将其固定在建筑物上,是整个电梯井防护施工平台的受力点。附墙支座直接使用自带的斜撑在建筑物边梁和剪力墙上受力。主要用来附着电梯井防护施工平台、悬挂动力系统、安装防倾装置,传递施工,升降工况载荷及防坠器冲击载荷传递的作用。

防倾装置(导轮导轨)。防倾装置可以防止电梯井防护平台内外倾翻 。使用时在每个附墙支座上设置一组防倾装置。导向架上的导轮与主框架上的导轨形成导轮导轨装置,在提升过程中,使架体滑移并起到防倾导用。

防坠装置。防坠落装置为摆针式结构,工作原理如下:防护平台提升时利用防坠装置重心与销孔不在同一竖向直线,且防坠装置由于重力倒向升降架轨道一侧,从而不妨碍架体提升。当升降架发生意外坠落时,防坠落装置由于支座角钢限位块不能向下摆动,使得架体停止向下运动。其安装在支座的头部,每个支座处一个。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主控制柜和分控制柜组成。主控制柜配有遥控器,可以远距离操作,实现架体不上人升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员安全。同时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进一步确保了整个拖动系统的安全性。分控制柜可以单独控制每个机位升降,大大的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提升设备。提升设备为电动葫芦提升机构,主要参数:额定起重量为5吨,链条长5.4米,单台净重约64Kg,电机功率500W,提升速度为15cm/min。

3.2.2 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安装

图1-自动提升平台安装完成示意图

3.2.2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提升

检查总控分控操作指令是否一致,同时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预紧提升装置;

检查所有支座、提升装置、翻板及障碍物清理情况,完成后组织检查和提升观察分工,准备提升;

提升到位后,松开葫芦链条;

总控箱空开置于断开状态,同时将自提式电梯井道施工平台的总线插头拔出;

撤除地面警戒。

4安全措施

4.1自动提升式电梯井防护施工平台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内容

平台安装:安装应保持水平,不得有抬头和低头现象

附墙支座: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着支座上;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两个或采用单螺母加弹簧垫圈;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C10

防坠落措施: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能起作用;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要分别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防倾覆装置:防倾覆装置中应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导向件,在防倾导向件的范围内应设置防倾覆导轨,且应与竖向主框架可靠连接,并具有防止竖向主框架倾斜的功能,其装置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应小于5㎜

防护设施:离墙部分应铺设严密,与墙体无间隙

5经济效益分析

针对本工程不同种类的电梯井道施工平台,从材料成本、人工费及机械费用等方面与传统钢管架电梯井道施工平台方法进行效益对比分析:

论文作者:董新军,刘巍,史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电梯井道自动提升平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董新军,刘巍,史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