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论文_尚旭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论文_尚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的环境也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不但刺激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该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简要的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技术创新;特点

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当中,每项施工工作都需要根据其工程的性质以及特点进行单独的施工,因此,施工组织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败。总而言之,土建工程具有较强的固定性、流动性、综合性、协作性以及多样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其中规定性是指施工的地点相对的固定,施工地点在被选定后,就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流动性是指土建工程中施工队伍以及施工人员的流动。多样性是指对于不同的工程来说,其建筑的类型,施工的设施以及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等一系列都具有差异性。而协作性和差异性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进行中,需要许多家不同的工作单位,其中要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材料设备的供应商等来进行协调的配合。来能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另外,每个土建工程的施工都会涉及到较多的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使得工程施工十分的复杂,工程的投资量较大。

2土建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2.1 桩基施工技术

桩基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技术高低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设计桩基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承载力以及沉降度来进行设计工作的,尤其是桩基的沉降技术,计算桩基抗压力应该是根据竖向和横向的压力来计算的,然后再根据桩基的复合受力以及水平荷载功能来确定桩基施工。可是,在实际的桩基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往往都不是按照相关的规律来进行桩基设计的,这就导致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致使建筑工程施工不能够顺利的进行。

2.2 防渗漏工程

在对建筑的屋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都不符合标准和规范,施工技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在对建筑物进行屋面防渗漏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在施工时不够仔细认真,常有偷工漏工的情况发生,这就导致了建筑物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3 混凝土裂缝方面

混凝土作为一种现代化建筑施工的新型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我国目前的混凝土技术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人们对于混凝土所出现的裂缝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表面裂缝、深层裂缝以及贯穿裂缝是当前混凝土裂缝的主要问题。混凝土的结构承受能力和耐久性不强是造成这些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若对墙体进行大强度的施工就极易造成深层裂缝以及贯穿裂缝、沉陷裂缝、温差缝隙、干缩裂缝以及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等是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种类。对混凝土的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应该针对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来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有效的避免混凝土产省裂缝,保以此来保混凝土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3.1绿色工程施工技术

3.1.1太阳能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往往采用的是材料以及设备的搭配使用,这常常导致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资源的大规模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施工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以及杂物,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增加处理废物的输出。节能建筑设计的使用,可以改善工艺以及材料的最大使用力,以低碳和节能减废的形式运用到工程规划中。

由于我国地域跨度大,区域内的温差也较大对于一些冬季寒冷的地区,建筑取暖设备的使用是必要要求,从我国的资源来看,太阳能的利用是可行的,并且与我国的现阶段国情相符合。而我国新型建筑节能是将散热、太阳能收集以及遮阳一体化,为建筑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热能,这是工民建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在楼顶的太阳能系统收集太阳能,可以将其转换成电能,为建筑内部生活和工作提供电力供应和热水。

3.1.2新型绿色材料与技术

新型节能材料的运用也是技能技术运用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设计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能够极大地促进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节能环保材料也不断进行着优化升级,逐渐成为工民建施工节能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节能材料的应用性还不够强,材料的性能与国外的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多数节能材料还是购买于国外。这样情况下,工程建筑造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研发节能新材料是我国现在节能技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成为了降低成本的关键点。随着国家对能源的逐步重视,我国正逐步增大对于新型材料的开发的力度,加大新型材料研制工作,并不断在取得较大的成绩。

3.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旋挖工艺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近年来,旋挖工艺已经被大规模的投入到使用当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可以得出,他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为因素带给施工质量的影响。这样既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多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旋挖工艺,并对其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促使该工艺日渐成熟,更好的为工程施工做出贡献。

3.3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1)先张法施工

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前,需要进行的新型预应力钢筋张拉的施工方法。在进行混凝土构建的浇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新型的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工作,随后再将张拉后的钢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者钢模上,最后一步在进行真正的浇筑,在浇筑时,可以适当的借助新型的预应力钢与混凝土两者之间产生的粘结力加强混凝土的强度,由此产生新型的预应力的效果。

(2)后张法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实现进行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接着在进行新型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混凝土构件进行张拉孔道的应预留,在当混凝土达到一定的轻度后,再将钢筋拉近孔道,在新型的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张拉机具,在构件的端部锚固好新型预应力钢筋,最后一步就可以进行孔道的灌浆施工。

结束语:土建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实现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完善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施工建筑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子华.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06).

[2]刘书娟,孙亚静,刘红新.浅谈冬季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措施[J].科技资讯.2008(17).

[3]阎铭.论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4]浦林华.土建工程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6):127-127.

论文作者:尚旭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7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论文_尚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