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整复并夹板外固定治疗巴尔通骨折效果探究李雪刚论文_李雪刚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中心卫生院 620593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巴尔通骨折应用中医手法整复并夹板外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巴尔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8人,采用中医整复并夹板外加固治疗方法,对照组32人,使用常规骨折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医手法整复并夹板外加固治疗巴尔通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巴尔通骨折;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

早在1838年巴尔通氏骨折也称巴顿骨折就被提出,是指桡骨远端关节背侧缘与掌侧缘出现的骨折,并伴有桡腕关节脱位现象,该骨折特征是在桡骨远端有一个楔形桡骨骨块,在桡骨远端处背侧与掌侧出现脱裂,并与腕关节一起出现脱位。依据不同损伤原因,可将巴尔通骨折分为掌侧与背侧两种,前者更加常见,复位与固定治疗更加困难,需进行手术治疗。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巴尔通骨折患者使用中医手法整复并夹板固定治疗,现就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签方式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巴尔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人,采用常规骨折整复治疗方法,男28人,女4人,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34.5±2.1)岁;实验组组48人,采用中医整复并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男25人,女23人,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2.3)岁;所有患者中,23例为开放性骨折,57例为闭合性骨折,均因意外跌倒所致[1]。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骨折治疗,治疗前先进行X线拍片检查,依据骨折损伤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在X线检查后,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并外夹板固定治疗方法,结合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向前旋转患者前臂,以旋转至水平位置为准,手摸心会,由护理人员将患者骨折近端支撑住,医生手持骨折手臂旋转、牵引,反复拔伸,同时将桡偏侧与背侧骨块按紧,通过缓慢牵引产生尺偏。医生通过手摸、推神方式将患者骨折碎片抚平,能够将复位效果确定下来,对桡偏与掌侧偏斜角度更好掌握,整复以后行夹板外固定,将桡骨远端伸直,对直型骨折使用外加固方法,增强加固效果,固定骨折手腕掌尺曲度,然后固定处理[2]。

1.3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疗效判定标准应用Femandez,评价指标包含患者握力、骨折处关节旋转与弯曲灵敏度、活动是否有疼痛等,依据以上指标将治疗结果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骨折处没有畸形,活动无疼痛感,关节活动正常,握力恢复到85%以上为显效;骨折处未见畸形,有轻度关节疼痛,部分关节活动受限,握力恢复到70%以上为有效;关节重度损伤,有剧烈疼痛,握力恢复50%为一般;骨折处与周围关节剧烈且持续疼痛,腕关节活动能力丧失,无法正常工作与休息,握力恢复30%以上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15.0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检验计量数据,使用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使用Femandez评分体系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巴尔通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临床常见的复位标准是:先将患者下尺桡关节面与骨折关节面复位,将台阶样的分离或者脱位消除,然后及时将尺倾角与桡骨远端关节高度、掌倾角恢复正常[4]。关节功能恢复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如,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度以及掌倾角、桡骨长等,如果腕关节出现桡骨萎缩复位后非常容易继发关节炎,影响到腕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需要在整复时考虑到关节面平整度与桡骨高度恢复程度,需要与影像学的复位标准相契合,以没有出现腕关节异常与病变视为标准,还要保证尺骨与桡骨远端完整的乙型切迹,关节面骨折骨块分离至台阶3cm以下视为标准,桡骨可增加长度,12cm以下,保持16°掌倾角,背倾角控制在13°以下。需在治疗中严格依据上述标准,出现手腕畸形也可以慢慢痊愈,一般不会出现其他病症。桡腕关节背侧韧带出现损伤主要原因是腕关节向掌侧关节过度背伸造成的,前臂旋转过于严重,移至后位,这种固定方法具有稳定性,原理是骨折掌侧与腕部韧带相连接,使骨折及时复位。掌侧型骨折需要将掌屈为确定下来,然后才能使前臂旋转角度更加标准、有效。

使用特质夹板使患者过度背伸得以持续保持,还能及时将腕部与韧带节囊复位,将腕骨肌肉收缩的情况减少,夹板使用需牢固贴紧骨关节,防止骨关节移位,每隔4d调整一次夹板,对骨折移位情况密切观察,依据摄片复查病情,可配合服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进行之血化瘀治疗,能够尽快将肿块消除,促进滑膜粘连。固定期可指导患者锻炼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增加关节生理应力,促进骨折恢复[5]。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手法整复并夹板外固定治疗巴尔通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及时将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防止诱发关节脱位,使患者更快痊愈,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尹鹏展,王大鹏.手法整复并石膏外固定治疗巴尔通骨折[J].中医临床研究,2013(22):88-89.

[2]任德华.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Barton骨折65例[J].江苏中医药,2011,43(9):54-55.

[3]俞宁.巴尔通氏骨折的治疗及其创伤性关节炎的预防[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23(6):13.

[4]刘鼎权.中医手法并夹板外固定治疗巴尔通骨折6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91.

[5]王德军.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技巧与临床体会[J].中医药学报,2013,41(5):35-36.

论文作者:李雪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中医手法整复并夹板外固定治疗巴尔通骨折效果探究李雪刚论文_李雪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