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运输市场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规律论文,理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创新理论与市场扩散
自从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理论以后, 创新便作为一门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学说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由此对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创新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熊彼特认为,由企业家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组,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这便是创新。他将创新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即引进新产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以及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二战以后,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或称制度创新)这两条主线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推动了创新理论的发展。
通过创新以及创新扩散,可以打破经济在低层次上的均衡状态,并逐渐进入更高层次的均衡水平。而推动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则是企业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技术创新是创新的主要方面,它体现了企业的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而非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为追求更高利益而进行的制度、组织、管理以及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在产品(或一定质量的服务)生命周期的中期,非技术创新扮演着主要角色。在这一阶段,新产品(服务)技术的创新已经扩散,企业间的技术优势已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进行非技术的创新。非技术创新也是延长产品(服务)生命的一种途径。
一项创新是在“技术推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新的发明创新会刺激新的市场需求。
创新过程具有S曲线的特征(如图1所示)。从创新技术角度看,它反映出创新技术在诞生-成熟-落伍的变化过程中,其技术能力(相对新技术含量)随时间呈S曲线变化的规律。即:
图1 创新的S曲线
技术能力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技术诞生期(变化较缓慢,一项技术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需要时间);技术成熟期(技术的完善及价值被证实,促使技术能力的加速增长);技术落伍期(一项技术进入晚期,已受到其他新技术的挑战,技术变得相对陈旧,故技术能力发展缓慢)。
从创新的市场角度看,S 曲线反映出创新特征的是创新的市场扩散,即反映市场接受创新产品(服务)的变化规律。创新市场的扩散速度随时间的推移从怀疑-接受-大量的需求-市场趋于饱和(或面临新的创新挑战)-逐步被新的创新所取代(指S 曲线以后的虚线段)而发生变化。
二、应用创新理论对我国运输市场变化的研究
交通运输生产是提供一种实现空间位移的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输市场逐步建立,运输竞争日益激烈。运输市场的竞争从宏观上表现在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微观上则反映在运输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对运输市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着重于采用创新理论对宏观运输市场变化的规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在人类文明史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新的运输方式不断出现,这对人类运输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五种运输方式在运输市场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时又为争夺运输市场份额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各种运输方式为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在注意发挥自己的运输特长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以及借助于其他运输方式创新的扩散,进行模仿创新,以使自己的方式更趋完善,更适应运输市场的需求。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创新以及创新扩散促使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着各种运输方式所承担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的变化。通过对我国解放后各种运输方式所承担的运量(周转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借助于创新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运输规律。由此可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运输理论。
1.我国运输市场变化规律的统计与分析
经对我国从1957年至1994年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输量和客货运输周转量进行统计(资料来源:1995年中国交通年鉴),排除一些明显的偏差干扰,可以绘制出相应的可供进一步分析的曲线图(如图2至图7所示)。
图2 客运量变化曲线
图3 客运量市场份额曲线(公路、铁路、水路)
图4 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曲线
图5 货运量变化曲线
图6 货运量市场份额曲线
图7 货运周转量市场份额曲线
1)客运量变化曲线
1957年至1965年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受大跃进等因素影响,使数据发生上扬异变;1990年至1993年则发生下跌异变。在经济长波变化分析时,这些异变称之为“噪音”干扰,趋势分析时可以忽略,经过消偏处理,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变化曲线呈图2状。注意, 为明显起见,各曲线的纵向坐标单位是不同的。经观察,图中各曲线符合S 曲线的变化特征。
2)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曲线
按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或客运周转量)占总客运量(总客运周转量)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绘制出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曲线,上限L=100(%)。与图2对应,在1957年~1965年间, 铁路和公路曲线发生异变,消偏后,客运量曲线走势见图3, 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曲线见图4。各图中的公路变化曲线呈S曲线状,而铁路和水路则进入衰退期,呈下降趋势。
3)货运量变化曲线
货运量变化曲线中的异变的振幅和周期较短,出现在1986年~1991年间。经消偏后,变化曲线见图5。 注意各曲线的纵向坐标单位的不同。图中各曲线呈S曲线的局部线段。
4)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市场份额曲线
货运量市场份额曲线在1978年以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自1978年~1980年间发生骤变(这不同于上面的异变,没有回跌过程),在达到新的位势后,又趋于稳定(见图6)。
货运周转量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在1970年(公路1978年)以前表现不明显;此后,也存在位势的改变,但整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变过程(铁路和水路从1970年至1980年,公路则从1978年至1988年)。该过程结束后,市场份额又趋于一个新的稳定位势(见图7)。 各图中的有些曲线为S曲线前段,有些则已进入衰退期。
2.我国运输市场变化规律的理论研究
采用创新理论对以上统计图表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理论观点:
1)运输创新影响滞后理论
一种运输方式的创新在其诞生后有一个被人们接受的较长发展成熟过程(即S曲线中诞生期)。在这一过程中, 新的运输方式(或技术创新对原有方式的革新)对现有的运输市场结构不会带来明显影响,也不会造成人们对运输方式取向有明显改变。但随着不断的成熟或其优越性被人们所认同,则往往会改变人们对运输方式的取向。运输方式取向的改变反映出从运输客体(即为之服务的对象)对创新过程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滞后时间取决于这种方式原先的市场占有份额。原先份额较大的,可滞后6~8年,份额较小的,则需10多年时间。运输方式取向体现的创新不同于新的运输方式诞生所反映的技术创新,后者是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前者则是人们运用运输方式的能力的变化。
在新的运输方式(或创新技术)走向成熟后,创新的扩散伴随着出现,特别是参与竞争的其他运输方式逐渐处于劣势时(即走向落伍期),这种创新扩散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导致这种运输方式(技术)所创造的运量明显上升。
实证:图2中反映出,虽然公路旅客运输于1978年进入成熟期, 但铁路和水路旅客运输分别于1984年、1986年以后,才由成熟期转向衰退期。货物运输取向的变化同样如此(图5),公路货运于1977 年开始出现强劲的上升趋势,而铁路的黄金时代似乎维持到1993年才稍有衰退的迹象。
2)运输市场均衡理论
宏观运输市场份额表现为从一种低层次上的均衡,经过创新,打破均衡,再通过创新的市场扩散,趋向于一个新层次上的均衡。
宏观运输市场均衡的形成与打破反映出运输系统经历稳定-不稳定-新的稳定的系统动态变化的规律。在整个运输市场变化过程中,客运市场的变化与货运市场的变化规律有明显不同。客运市场的均衡时间相对于市场重组(非均衡)时间而言是短暂的,而货运市场规律正好相反,均衡时间大于重组时间。
实证: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客运市场曾于50、60年代出现过8 年左右的均衡,但此后至今,这种均衡势态尚不明显。而图6、图7所反映的货运市场情况正好相反,货运量的市场重组只有短暂的2~3年,货运周转量的市场重组约花费了10年左右时间,与客运相比,均衡时间还是短的。
3)客运量与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平行同趋理论
在旅客运输中,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所占市场份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几乎是平行的。
这一理论正好证明,各种运输方式在承担客运服务时,确实存在各自的合理运输距离。周转量的变化不是由于运距的改变,而是运量的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货运量与货运周转量的市场变化趋势虽然也是一致的,但却不存在平趋现象。
实证:对图3、图4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只要我们把图3 和图4重叠,便能明显看出这种几乎平行的变化趋势。 特别是公路和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的变化的平趋现象尤为明显。
三、上述理论的实际意义
采用创新理论对运输市场进行研究,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一些很有意义的分析宏观运输市场变化的理论。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我们的实际运输问题,指导运输政策、策略的制定,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然而,这些宏观运输市场理论至少在以下方面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1.政府的运输主管部门及运输行业协会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2.大型运输企业评价其他运输方式所造成的运输市场竞争的影响。
3.运输企业进行运输服务市场的调查,了解市场取向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4.在同行业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创新中,如何注意创新的扩散作用,如何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对创新的模仿,使企业能处在激烈竞争的运输市场的有利地位。
运输创新理论以及由此深入的对运输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有意义的成果。目前,这只是刚刚开始,笔者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能引起更多的同行兴趣,使这项研究能不断地深入,并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