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创新小学 辽宁 营口 1150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课,也随之踏入了基础学科的行列,走进了学校。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切实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信息课要抓住以下几点: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多实践,提高技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高 信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现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应该从理论上充实,在课堂教学上把握,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也不是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而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工具的教育。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下面我具体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
1.精心设计导入,增强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合理安排新内容教学过程,抓好基础教学。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其教学结构就是以老师为中心,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我认为,在教学中老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本课时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这个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2)利用技能竞赛来强化能力的培养:争强好胜,使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比如,因此,对于文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我组织了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2.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可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1)要有适当难度;(2)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3)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总之,要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的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长足的进步,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多实践,提高技能
当教师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演示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理解的时候,能不能让学生将这一比较模糊的概念转变成自己思维体系中固有的、较清晰的认识,能不能使学生对这一比较陌生的知识逐渐熟悉起来,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实践,从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有部分学生当老师讲解时非常清楚操作的步骤,但是自己一上机操作,各种各样的问题就相继出现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会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精要,尽量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我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就应该加大课堂教学力度,认真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融入情感,了解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持久性学习的习惯。长此以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将会得到升华,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论文作者:邢添翼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这一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