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论文_孙秉一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论文_孙秉一

孙秉一 寿光现代中学 山东 寿光 262703

摘要:孟子的“仁政”理论是对孔子、子思“德治”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虽成熟的“仁政”理论出自孟子,但其受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影响是可以看到的,在上博简《从政》甲中有“不仁则无以行政”(第6-7简)己有“以仁行政”的思想提出,只是还没有形成“仁政”的思想体系。在此,我们结合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来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根基于他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又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孟子从对现实社会及历史经验的总结上认识到,民心向背决定了统治者的政治成败,认识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在人性论上,孟子坚决认为人性本善,他一生中讲的最多的就是性善论和仁政论。他所理解的性善,是人生而有之的性善;仁政,是尧舜之治,是他最为理想的政治画面。在孟子的思想中,性善和仁政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君王性善才会行仁政,只有仁政才是适合民众的政治方略,而暴政、法制都是违反人性的,是行不通的。

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行仁政的基础,当政者有爱民之心,不忍自己的民众受苦受难,这种恻隐之心是仁的基础,是人生来所固有的。如果统治者用这种“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天下就可以把握在自己的手心。在这里,孟子还将“不忍人之心”扩充到每个人的身上,他举出了当人“乍见孺子将入砖井”时都会自发的产生恻隐之心而去援救这样的例子来说明人性本善。人去救这个小孩,并不是为了交上孩子的父母,亦不是为了在乡党朋友中获得好的名誉,更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声,而完全是出于自发的一种行为,是人的良知使其如此,来不及考虑太多别的因素。由人有这种恻隐之心,孟子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他认为,人之有“仁、义、礼、智”“四端’夕,就如同人有“四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荀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荀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如果能循此修养之道,在个体则可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巍巍然立于天地之间!由内圣而外王,然后就可以为国君,行仁政而平治天下了。他的仁政学说就是“不忍人之心”的善心善德扩而充之的政治实践方案。

二、孟子的王道与仁政学说

王霸之辨是孟子思想中的主题辩论之一,其区分王霸的不同,是强调行王道的必要性,此也可以看作孟子学说最后期待的归宿。孟子区别王霸的标准在于统治者是“以德行仁”还是“以力假仁”?前者为王,后者为霸。孟子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受到了思孟学派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在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中,“德治”的主张随处可见。在治理国家中,主张的措施是德礼,而非刑政。按孟子的说法,就是要“以德行仁”,而非“以力假仁”。且在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中,特别强调为政者要有“德”。郭店简《尊德义》云:“尊德义,明乎民伦,可以为君”;“为古率民向方者,唯德可”。《五行》亦云:“有德则邦家兴”。可见思孟学派早期政治思想就是要行“王道”政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孟子在思孟学派早期政治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所处时代形势提出了“王霸之分”。孟子所处的时代,诸侯所行之政,在孟子看来皆为霸政。依据《孟子》文本来看孟子在“王霸之辨”基础上提出的王道仁政思想。孟子主张行“王道”,可以通过其一再追述“先王”的言论中看到。荀子曾经批判思孟学派为“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我们的确能在《孟子》中看到孟子在谈论治理国家时对“先王之道”的强调。

在《孟子》一书中,“先王”凡九现,孟子的“先王之道”应是指“尧舜之道”,孟子说:“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可见其“先王之道”与“尧舜之道”所指相同。子思对“尧舜之道”也是推崇备至,郭店简《唐虞之道》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点。孟子认为“尧舜之道”就是行仁政,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砖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认为仁政是平治天下的必须条件,古代圣王之所以能平治天下,就是因为其所施行的是仁政。

孟子言文王之事,来向齐宣王讲述仁政,虽然孟子所述之历史是否真实,应另当别论,但孟子为其仁政寻找历史根据的努力却足以可见。

孟子也曾同孔子、子思一样,游说诸侯,目的是建议诸侯国君施行仁政。孟子所处的时代王道衰微,战争频繁,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之下,各诸侯国都力图立于不败之地,希望能统一天下。战国的这种形势,在孟子看来,是有悖于“先王之道”的,他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此种政治,孟子认为是“霸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要做的是找到可以强国的策略,而且要使这种局面得以持久。而当时的政治现实在孟子看来,即使是表面上表现出“归服”,并不是内心的归服,所以这种归服不可能长久。要想做到让民众真正地心悦诚服地归服,就需要行仁政,此即是王道仁政。孟子分辨王霸的理由在此,就是要找到一种能让百姓持久地心悦诚服地归服的治国方式。孟子从历史上找到先王成功政治的原因是施行仁政。

孟子认为,自己理想的仁政,是最高层次的统治方式。他把性善和仁政美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认为在上者只要以善心对待民众,对民众行仁政就能达到“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的效果,民众的归顺之心如此迫切,那么统一天下还有何难?即便如此,要顺从人民的善性,使人民心悦诚服,就要将仁政一直进行下去。所以孟子曾提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在与齐宣王谈话时,更是把让齐国施行仁政的意图直陈于齐宣王,“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砖王之朝,耕者皆欲耕砖王之野,商贾皆欲藏砖王之市,行旅皆欲出砖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砖王。其若是,孰能御之?”。但孟子并非认为仅齐国有着施行仁政的大好时机,而是认为在当时其他国家也都可以实行仁政。

孟子对邹穆公说到:“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在讨论治理国家时,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行仁政,他的这种仁政思想是从性善论出发的,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编.儒家思孟学派论集[M].齐鲁书社,2008

论文作者:孙秉一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  ;  ;  ;  ;  ;  ;  ;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论文_孙秉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