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铁军

李铁军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分析X线与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且经手术诊断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X线和螺旋CT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分别统计和计算两种影像诊断准确率和分型诊断漏诊情况。结果:X线检查准确诊断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含14例可疑诊断者),诊断准确率为73.33%,分型漏诊结果为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9例;CT扫描准确诊断8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89%,仅Ⅵ型漏诊1例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螺旋CT扫描更能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并对其进行准确分型,有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X线检查;CT检查;影像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83-02

胫骨平台骨折多因摔伤、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等间接或直接暴力伤所致。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关键负重结构,骨折后若未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临床多用常规X线检查进行诊断,但膝关节结构复杂,同时常规X线诊断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时难以全方位显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骨折特征,易出现漏诊现象,直接影响诊断与治疗效果[1]。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的逐渐应用与发展,能直观、清楚、多方位和立体显现骨折部位特征和分型,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式[2]。笔者回顾分析我院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探讨X线与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同时行X线与CT检查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外伤所致,均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以及畸形等临床表现,且经手术确定诊断。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中位年龄40.5岁;从骨折原因看,摔伤34例,高处坠落25例,交通事故29例,其他损伤2例。

1.2 一般方法

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与CT检查。

常规X线检查。扫描参数为电压49~65kV,电流100mA,25ms,常规正侧位片扫描。

螺旋CT扫描检查。扫描参数为层厚和层距均为0.5mm,容积扫描;应用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行图像重建,图像矩阵512×512,软组织窗宽和窗位分别是200~400Hu和30~50Hu,骨算法窗宽和窗位分别是1500~2500Hu和300~500Hu;扫描区域围绕膝关节,从股骨下段扫描到胫腓骨上段,均行横轴位扫描以及矢状位、冠状位和三维重建,将重建图像传输到后处理系统,用多方位重建、表面遮盖和容积重建等方法处理容积数据,获得CT影像图。

1.3 骨折分型

手术和影像诊断均以Arthur分型进行分类。6类胫骨平台骨折为:Ⅰ型是指单纯胫骨外踝劈裂骨折,Ⅱ型是指内侧平台骨折,Ⅲ型是指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Ⅳ型是指胫骨内外踝骨折,Ⅴ型是指外踝劈裂并发平台塌陷骨折,Ⅵ型是指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胫骨干或胫骨干骺骨折。

1.4 统计方法

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和计算两种影像诊断准确率和分型诊断漏诊情况,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X线检查准确诊断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含14例可疑诊断者),诊断准确率为73.33%;CT扫描准确诊断8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89%,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分型诊断漏诊情况

手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Arthur分型结果为: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8例,Ⅴ型12例,Ⅵ型36例。X线检查诊断的分型漏诊结果为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9例;CT扫描诊断仅Ⅵ型漏诊1例患者。

3.讨论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胫骨平台是膝关节不可或缺的负重结构,在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下易发生胫骨平台塌陷、压缩以及劈裂等,可并发内翻、外翻和旋转等改变,若未能正确复位并进行良好内固定,可能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或关节功能障碍[3]。高处坠落伤时足先着地,再向侧方倒下,力的传导由足沿胫骨向上,坠落的加速度使体重的力向下传导,共同作用于膝部,由于侧方倒地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当暴力直接打击膝内侧或外测时,使膝关节发生外翻或内翻,导致外侧或内侧平台骨折或韧带损伤。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骨折确定时间、骨折类型、局部软组织肿胀程度、是否发生骨片移位以及是否发生韧带损伤等,为提高疗效,必须及时全方位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其中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X线平片诊断胫骨平台骨折费用低,操作简单,可明确诊断多数患者。由于胫骨平台较深大,存在凹陷关节面,加之解剖结构重叠,X线平片有时不能清晰直观地显现胫骨平台骨折情况,特别是不典型的轻度裂缝骨折、凹陷骨折和未分离移位的踝间隆突骨折易导致漏诊情况的发生。

螺旋CT扫描耗时少,速度快,空间分辨度高,扫描厚度小,影像图能采集到丰富的信息,加之能进行后期处理,已成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手段,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正确的客观依据,进而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4]。疑伴有韧带损伤者,可酌情选用MRI检查。

本研究显示,X线扫描90例胫骨平台骨折可见骨片移位、平台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和平台塌陷等表现,但不能清晰显示结构重叠部分骨折线,无法清楚显示膝关节内状况。而CT扫描可见骨质连续性中断,能清晰显示骨片移位与碎裂骨折,且能见软组织肿胀,部分关节囊有积血和脂血症。

本研究显示,手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Arthur分型结果为: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8例,Ⅴ型12例,Ⅵ型36例。X线检查准确诊断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含14例可疑诊断者),诊断准确率为73.33%,分型漏诊结果为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9例;CT扫描准确诊断8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89%,仅Ⅵ型漏诊1例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X线检查比较,螺旋CT扫描更能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并对其进行准确分型,有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方方,金宏伟.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7):2653-2655.

[2]梁军,刘安民.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7):150-153.

[3]范德书,邹钟平,张庆秋,等.X线CT三维重建及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9):2536-2537.

[4]张龙,罗轶.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2):2040-2043.

论文作者:李铁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X线与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