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科目的协同教学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科目论文,文科综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浙江、江苏和吉林三省进行了“3+综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在试卷的命题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今年这一考试方式又将在原有几省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到全国其他的18个省市。面对综合科目考试如此发展态势,作为综合科目的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审视这一考试方式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快地适应高考改革的步伐。笔者就此从文科综合科目协同教学的角度作了一点浅显的思考,诚望行家赐教。
一、文科综合科目协同教学的理论依据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内在要素所构成的,整体和各要素部分之间在性能状态和变化发展上是相互影响的。当部分以无序的、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部分的性能就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系统论应运而生。而协同论是系统论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有序结构是通过怎样的组织方式形成的,即探讨系统与各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步和互补关系的形成规律,揭示系统进化的动力,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具体到学科教学来说,就是要揭示出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从知识的整体性上着眼,寻求知识教学的最佳目标。同时,要在服从整体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搞好相关各个学科知识的教学,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作为文科综合科目的协同教学,就是要把政、史、地三门学科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有机地整合相关的学科知识,达到知识的创新,实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文科综合科目协同教学的必要性
文科综合科目协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高考改革中的文科综合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强调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和地理各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目前而言,这种综合方式首先是单一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其次才是三门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随着形势的发展,综合方式也有可能更大型化。综观2000年的高考考卷,政、史、地三科及跨学科综合四部分的分值比例大体上为3∶3∶2∶2。虽然这种综合方式与近几年来高校保送生招生考试的命题方式、能力要求上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从今年的高考试题以及以往几年保送生的考题中体察到其中的一些发展趋势。
分析2000年文科综合卷的试题和几年来的保送生试题,具有以下几方面鲜明的特点:一是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整合。如通过一个材料设置多个问题,其中的客观题部分主要强调单一学科内的知识综合,但在涉及中日贸易大发展的第10和11题中也出现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综合。在主观题的六个大题中,前四题主要是单一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后两个大题则是两门学科以上的知识综合。无论是单一学科内的综合还是跨学科的综合,都要求考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地连接、融通和重组,使相关知识形成一个新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并以此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求考生对学科知识的重组和整合总是结合创设的情境来进行。这种情境以社会现实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所提供材料的社会性和生活化特点十分鲜明,旨在引导考生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科学的解决策略,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突出了试题的开放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如2000年高考中以台湾大地震、西部大开发、WTO、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等当年度的时政热点问题来设计考题,现实感强,充分反映了当今社会中我国的大政方针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等时代特征。三是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创新能力的开发。试题除涉及必要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外(涉及的概念和原理也没有要求作大幅的阐述),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多层面的思维能力,体现了能力要求的多层次性。如今年高考中的第36题关于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的分析、第37题关于美国插手中东事务原因的分析、第38题关于巴拿马政府在什么含义上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的说明,都要求考生具有思维的发散性和变通性,强调了对知识的再生能力,否则是难以圆满解答有关试题的。四是命题设问方式的多样性,强调了多角度、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同时,在解答要求上也有着归纳性和演绎性的区别。这一点在2000年的高考题中可以说是体现得最为充分的,贯穿于整张试卷的各个试题之中。
文科综合科目的协同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同时,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仅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是更侧重于相关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再生能力。创新能力包括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而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当然,教育必须为国家直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服务。再者,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已很难只用一门学科或者是几门学科的零散知识加以解决。因此,这种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试方式将是大势所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所积淀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于单一学科内知识的教学,注重于学生对教材局部知识的死记硬背,单纯以掌握教材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学业能力水平高低的标准。这种“单兵种分散式的作战方式”会严重地束缚学生思维时空的拓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也不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文科综合科目考试也正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出现的学生日益严重的文理知识偏科、人文精神弱化的现状,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批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所采取的有力措施。因此,过去那种割裂知识整体与局部联系的教学方式就迫切需要我们作出相应的变革,要求我们在知识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构建成有序的知识体系,使各种学科知识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文科综合科目协同教学的可能性
文科综合科目间多种特征的一致性使得协同教学具有了极大的可能性。
1.三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具有一致性
政、史、地三科大多属于人文科学,都强调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去研究自然、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共性和个性、存在问题和相应对策,从研究方法上都注重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2.三科在社会性特征上具有一致性
三科对学生在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强调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去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三科在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从思维方式、目标上看,三科都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能够进行知识整合的思维方式,能够运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同时,三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从时空上去多维思考客观事实)方面也具有一致的独特作用。从教育目标上看,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理解,要着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深刻地了解自然和社会,从而达到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4.三科在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要求上具有一致性
在教学中,三科均严格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三科都要求实行开放式教学,否则,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就会变得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也会失去其原有学科指导实际的意义。再者,它们的结合形式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如实地考察访问、录像专题放映、报告会、调查研究等。通常我们所说的“政史地不分家”就蕴涵着这一道理。
四、文科综合科目协同教学的构建
文科综合科目的协同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真正构建起合理、有效的教学机制,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以笔者之愚见,从现在开始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必要的努力。
1.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要树立和谐的合作观。协同教学的基础来自于教师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期以来的实施教育模式,对开展协同教学具有一定的阻碍。一方面,应试教育已造成了单一的学科教师间的竞争环境,往往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教师学业水平的高低,容易产生教师之间的一些隔阂;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中,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也存在着“老死不相往来”的问题。这种环境不利于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为此,需要学校在相应体制上作出一定的变革,更需要每一个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排除“文人相轻”的思想,树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观念。可以说,这也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敬业爱岗精神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是适应综合科目考试中生活化和社会性的要求所不可缺少的。综合科目的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洞察社会热点、焦点,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发展状况,而且也应该深刻地洞察这些社会热点、焦点与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点。为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需要时时关注多种媒体的各种新闻事件、专题报道,而且要时时思考有关教材知识的联系形式、联系角度和深入层次,同时还必须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所体现的现实性特点及其走向特征,掌握其中的规律性,在教学中设法为学生架起现实与学科知识间的桥梁,以利于教学中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避免对大量的时政性问题采取“大海捞针”式的题海战术。再次,综合科目教师要尽快熟悉相邻学科知识。虽然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科教师也有着不同教学职能的分工,但作为综合科目的教师如果没有对相邻知识的了解,也就不可能在协同教学中发现相关知识的结合点,在教学中就会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因此,综合科目教师要尽快改变对相邻学科内容“互不关注”的状况,既要提高本学科的教学业务素质,又要主动熟悉相邻学科的知识体系、重点内容,以及与本学科知识可能发生的结合点。只有这样,在综合科目的集体备课中才会有发言权,才可能激发出综合科目在教学中的闪光点。简言之,上述三个方面是进行协同教学的必要基础。
2.要建立起单一学科内的协同教学机制
所谓综合科目,首先是单一学科内的综合。从2000年高考的考题情况看,单一学科的综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达200多份,占总分的77%左右。不可否认,综合能力的考核是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但又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考核,而且在基础知识之上强调了学生对于单一学科和三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就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教学来说,更要强调每一单元内部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一学科内整体性的知识联系,同时还必须强调某一学科不同年级所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由此教师在对每个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运用同一或不同章节中的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也要考虑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从多角度展开分析。而我们平时的教学恰恰采取的是“单一兵种分散作战”的方式,注重的是单一年级单一学科教师的教学,通常这种教学任务由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教师来完成。以某一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去应对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要求,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缺陷,这种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弱化状态是能以担当起引导学生适应高考考题能力要求的重任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为此,应尽快建立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制度,把不同年级的同一学科教师可以集中或定期集中在一起,采取集体备课制。在这种备课制度中,教师之间既可以实行重要问题备课前、备课中的集体讨论,也可以是教学后的得失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同一学科教师间学科知识与理解能力的相互融合,使每一个教师能更准确地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师间在教学上的取长补短;也可以通过这种学科教师间的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共享,有效地打破单个教师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更深层次和更广阔地思考关联性知识教学的目标。
3.要建立起三科之间的协同教学机制
综合科目对知识和分析能力的要求,既可以体现在某两门学科之间的综合,如政治与历史、政治与地理、历史与地理间的综合,也可以是三门学科之间的综合。对于这种综合方式,如果仍然沿袭过去分科教学模式,采取单一学科备课,单一学科教学,单一学科命题,单一学科的考题评析,就会导致教学时间上的严重浪费、学生思维空间的狭窄和综合思维能力的低下。有关资料表明,文科综合科目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立意,以社会实际材料为素材,特别是要结合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其命题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各种学科相关知识来作出合理地分析说明,考核学生归纳性的思维能力;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来作出科学性的假设,考核学生演绎性的思维能力。这些问题的解答仅依据单一学科知识是难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实施三门学科之间的“多兵种集团式作战”,建立三学科定期的集体备课制度,使学科知识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为此,三科教师应寻求同类知识点的协同备课,达到同类知识的教学渗透和互补,从而最终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综合考题中出现的生活化、社会性倾向和对于创新能力的特殊要求,仅凭几个教师在课堂上的强行灌输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为此笔者认为,这种考试特点不仅需要教师之间的良好协同,更需要教师在充分发挥自我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和师生的协同,由此需要实行开放式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应该是多方面的:(1)教学内容的开放。即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地扩充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教材,密切结合社会热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关注教材内在知识体系,关注不同学科对于同一知识背景不同角度的思考,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2)教学形式的开放。即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小组讨论会”、“专题辩论会”、“思想交流会”、“时事报告会”和“专题性影像资料的展播”、“学生分析问题独到见解的展示”等形式,紧密地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展开有关问题的剖析,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训练。(3)教学过程的开放。把原有教师教的整个过程下放到学生身上去,在教师提供有关学习内容、要求、背景材料、参考资料等情境下,让学生自主地探寻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闪现创新性的思想,教师只在最后提供一个角度性、层次性或者是提纲式的引导性参考意见。(4)教学角度的开放。即可以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作为教学者,教师作为学习者,以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质疑,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进行知识和能力目标检测的命题设计,以此激发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面对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检测模式,我们综合科目的教师必须作出新的理性思考,采取新的教学对策,以便尽快地适应国家对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变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