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论文_冯蕾

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论文_冯蕾

中建西南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生态、环保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且成为新时代热点,绿色建筑随之衍生并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力量。绿色建筑技术被越发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建筑之中,以提升建筑节能环保性能。结合以往绿色建筑建设成效可见,要想强化建筑节能与环保性,应从建筑设计阶段入手,在建筑设计中深度融合现代绿色建筑技术,减少施工中的不利影响,提升建筑施工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实现建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向并行。

关键词:环保节能;绿色资源;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技术是低碳、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下新型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更是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主流趋势。尤其是建筑设计阶段应用该技术更可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从而实现成本的节约,同时减少建筑行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化工程建设。在建筑设计中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优化应用,并进行有效结合,不仅满足新时代生态环保的工程建设要求,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工程,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为住户提供更为绿色化、生态化、适宜化的生活环境,提升住户生活品质;此外,亦满足我国环保事业的要求,以绿色建筑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健康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

1.1 绿色建筑设计含义

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设计中充分顾及建筑施工、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与协调度,主要包括场地设计、节能设计、绿色规划,使用绿色工艺与材料,譬如,充分利用光能、风能等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具体而言,利用日照扩大建筑采光范围,使建筑内部获取更多光照与热量;利用风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可使建筑通风顺畅;另外,通过优化设计,对雨污进行有效的处理,或是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与周边建筑的和谐共融,在不破坏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打造绿色生态环保型建筑工程。纵观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见,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在建筑设计上,应秉持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此过程中,要想使绿色建筑设计转变为实际可行的图纸方案,除了依靠设计人员的创新性思维,还可充分应用BIM等现代化技术,结合“整体设计方法”,综合分析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各项要素,促使绿色建筑达到建设要求,从而为后期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引。

1.2 主要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要以提升建筑环保性、节能性为基准,围绕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这一中心进行方案设计,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协同性与高效性。

(1)环保、节能。

建筑是人们安身之所,在建设上应首先保障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上应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坚持将绿色建筑技术融入其中,打造绿色宜居空间;建筑工程是一项高消耗产业,这与当前节能环保型社会的构建归旨不符,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技术,可有效减少污染,降低能耗,通过对建筑朝向、通风等的优化设计,打造出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满足生态环保效益的绿色建筑。

(2)高效率

绿色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结合现代化绿色施工工艺,使用绿色节能材料,实现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可实现高效化的设计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水源等资源的节约,对绿色材料的有效利用,对普通材料的二次利用,对土地的科学合理规划等。

2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设设计中的作用

2.1 有效利用绿色资源,实现节能作用

绿色建筑技术包含对绿色资源、能源、材料及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上可在对能源、资源及节能技术优化利用与充分结合的前提下,同时基于绿色建筑建设要求科学应用光能、风能等能源,以达到良好的隔热保温保湿、采光通风、能源循环利用等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譬如,在设计上引入昼光照明技术,基于此,一方面降低电能消耗,另一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设计上还可大量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且这些能源属于清洁能源,不仅可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更可实现最佳的环保效果,同时降低因使用不可再生能源而产生的成本支出。

2.2 实现高效循环利用水资源的作用

建筑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较大,因此,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成为建设重点。鉴于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上,应加强多专业协同合作,开发应用雨水净化系统,设计雨水净化、水质监控一体化设备,通过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建筑工程中的绿地营造与养护上可应用喷灌、滴灌等技术,采集雨水在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而后用于植物灌溉,从而减少灌溉用水。水资源管理上可基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建构水资源循环管理体系,建设自动化节水系统,对建筑中的水资源应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在分析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优化节水及水资源应用循环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3 使建筑节地规划与周边环境设计相协调

建筑场地规划上结合周边环境及地下空间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借助绿色建筑技术科学规划室内外景观,既保障了建筑用地的合理性,又实现了与室内外环境的有机协调,同时契合于绿色建筑建设要求,符合冬暖夏凉的设计理念。

3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与优化策略

3.1 前期规划阶段技术的优化设计

在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时,作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详细分析规划位置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特征,通过计算机技术优化设计空间布局和朝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同时对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其次在进行工程规划过程中,选择的地址要与附近环境、建筑物的情况相互协调,将太阳辐射面积适当加大,确保建筑室内有充足的太阳能照射进来,很大程度提高建筑室内的温度。最后要详细认真的规划设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体型,与建筑所处的环境相结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模拟方法进行建筑设计,对建筑阴影部分的分布状况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成本、能源消耗的最低化,实现低碳节能环保。

3.2 建筑工程项目形态与节能设计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出来的形态既要能够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还要体现绿色建筑设计。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建筑工程的需要和要求也在持续提高,所以做好形态和节能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其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设计效果,保证其与绿色建筑有效结合,这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确保后期施工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此外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3 采光遮阳设计的优化结合

建筑设计中,要想实现节能环保的要求,白天不需要很多人工进行照明,在建筑内部应该大面积的借用采光,设置采光通风天窗和玻璃幕墙,这种做法就可以保证候车厅有比较强的采光,可以很好的满足日间自然光均匀的亮度。其次对于候车厅,在不同位置的环境平均辐射温度应该超过27℃,进而就可以保证整个候车厅的温度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舒适度范围内,促使空调的能源消耗大大降低。对于此现状在火车站天窗和玻璃幕墙中应该设置遮阳设施,合理应用百叶遮阳,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太阳光对室内建筑的辐射,对夏天室内温度比较高的情况进行改善,促使空调能源消耗量得到大大降低。

4 结语

综上,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并根据建筑要求进行优化与结合,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与新工艺,治疗当前“城市病”,为人们打造绿色宜居空间的同时,提升建筑的节能性、高效性与环保性,使其与环境协调共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张书娜,赵杰峰,时瑞国.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居业,2016(12):81-82.

[2]祝小洁,王洋.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7(19):345.

[3]崔远晖.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智能城市,2018,3(09):66-67.

论文作者:冯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试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论文_冯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