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建设论文,使命论文,社会主义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纪念十月革命,应当认真地思考一下,十月革命以及9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来得及解决,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具体制度,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长期稳定的发展。而十月革命后,苏联及社会主义各国对制度建设长期不够重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制度不健全,习惯于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党内斗争、群众运动、制定和推行时效性很强的方针政策等方式解决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可能在一个时期能够集中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但是由于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运动的周期性等原因,不仅这些具体问题容易出现反复,而且一些根本性、基础性制度建设问题却难以解决,长此以往,必然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巩固和完善及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要使命。
一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无产阶级专政在俄国的具体实现形式,即政治体制如何,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是列宁所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宁经过历史的考察和深刻的思考,起草了著名的《国家与革命》,从根本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未来的新型国家不应该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而应该是“巴黎公社式”的。“巴黎公社式”的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民主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巴黎公社委员,在此基础上组成公社的领导机关;实行“议行合一”,巴黎公社委员会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它自身又是最高行政机关,即承担了议会和政府的双重职责,巴黎公社委员会下设一些专门的委员会,具体管理公社的事务,承担政府各部的职责,委员一身二任,既作为“议员”参与立法,又作为政府部门负责人参加各个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实行充分的民主制,所有的委员一律平等,巴黎公社委员会没有固定的常设主席,每次委员会会议设会议主席(召集人),由各委员轮流担任;巴黎公社委员会及其所有的委员都要接受选民的监督,随时向选区的选民报告委员会及个人的工作情况,选民有权随时罢免选出的委员;委员一律实行低薪制,生活简朴,深入民众,不享有任何特权。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模式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充分肯定。
列宁在设计俄国新型国家政治体制的时候,既借鉴了巴黎公社的模式,又结合了俄国自身的特点。然而,旧俄国留给新政权的政治遗产并不丰厚。旧俄国长期由沙皇专制政权统治,始终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但也没有有效地推进这一历史进程。值得新型国家借鉴的只有1905年革命中由广大革命群众所创建的苏维埃(主要指代表会议)这种组织形式。这样,从列宁的指导思想和十月革命后的实践来看,新型国家的政治体制,即无产阶级专政在俄国的具体实现形式,基本上是巴黎公社模式+作为俄国具体国情的苏维埃。这种政治体制对于巩固红色政权,推动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上,是行之有效的,其历史地位和贡献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它毕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不少方面还需要发展和完善,尤其是一些具体制度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建立和健全。但可惜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解决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往往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党内斗争、群众运动、制定和推行时效性很强的方针政策等方式。对此不能完全否定,但问题是其中一些好的方针政策、好的做法没有上升为稳定的制度,而一些当时就不十分妥当的方针政策、具体做法,或者当时行之有效而因时代变迁、情况变化失去功效的方针政策、具体做法,却长期没有得到纠正,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东西加以固定化、模式化,长期固守。这就使原本并不十分完善的政治体制反而更加僵化,难以改革和完善。一些具体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越来越严重。
其一,政治体制中合理分权和监督制约的具体制度不健全,导致权力配置的失衡和过分集权,容易出现重大决策失误而难以纠正。如上所述,苏联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巴黎公社和苏维埃的基础之上,但巴黎公社所管理的仅仅是一个大城市,而且时间也很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立法权和司法权如何合理分权的问题,并未充分暴露出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在苏联,红色政权管理的是一个大国,时间也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苏维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类似巴黎公社委员会的立法机关,不可能长期履行类似巴黎公社那样的行政管理权,所以,成立了人民委员会作为苏维埃的执行机关来履行政府的职责。长期实践的结果,人民委员会的行政权不断扩大和强化,而苏维埃的权力逐渐缩小和淡化,乃至成为后来人们所说的“橡皮图章”。与此相联系,立法机关对于行政机关的监督制约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保证而无法实施。政府因这种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位,则容易出现重大决策失误。这样,巴黎公社的精神和原则实际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苏维埃权力的缩小和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选民对于政府的监督制约权利的弱化。
其二,在共产党一党长期单独执政条件下,对于如何处理党政、党和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缺乏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巴黎公社时期,尚未出现正式的政党,只有一些党派存在和活动,其有些代表人物也被选入巴黎公社委员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巴黎公社委员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多党派合作的体制。苏俄初期,也曾有多党存在和活动,其有些代表人物也曾被选入苏维埃乃至政府部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局面。但后来由于政见分歧,一些党派对红色政权采取了敌视态度而被红色政权取缔。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就成为惟一存在、单独执政的政党。这是巴黎公社所没有遇到的新问题,也是迄今为止西方政治体制中所没有的一种政治现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由此而带来的执政党地位、权力与功能、党政以及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就成为苏联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处理这些问题始终缺乏深刻的思考以及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基本上是任其自然发展。列宁时期,党作为执政党,直接对苏维埃和政府发挥领导功能并不非常突出,而是列宁等党的领袖和骨干力量通过民主选举进入苏维埃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国家的事务发挥领导作用。到了斯大林时期,党作为执政党,才逐渐对苏维埃和政府发挥直接的领导功能,发号施令。执政政党的权力及其执政功能才不断的扩大,并逐步建立了一套高居于政府之上的、与政府机构相重叠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这一模式,也产生了同样的弊端。
其三,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具体制度建设没有跟上,致使个人高度集权,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重视党内民主问题,为了防止个人集权,在党内制度安排上只设立了政治局、组织局等机构,而没有设立中央主席的职位。列宁本人是公认的党的领袖,但在党内的职位也仅仅是政治局委员,党的重大决策都由政治局集体讨论决定。当时党内设有总书记一职,由斯大林担任,但他不是后来意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而是具体管理党内事务的负责人。列宁逝世后,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斯大林个人的权力伴随着总书记地位的提升而不断扩大,党内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的好传统也因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而被淡化、抛弃。而苏联共产党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具体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个问题,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后来总书记独揽大权的现象。列宁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是同中央委员会平级平权的,即同中央委员会一起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直接对代表大会负责,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监督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但斯大林时期,将监察委员会改为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工作,从而使其弱化乃至失去了对中央委员会及其主要领导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也助长了党内个人集权的现象。此外,斯大林时期,党的代表大会不能像列宁时期那样按时召开,使党内民主缺少具体制度和操作程序的保证,难以落在实处。
其四,干部任期制的缺位和考核任用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终身制和任人唯亲、领导僵化、干部腐败等现象的出现。十月革命后,包括列宁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的干部都相当年轻,列宁去世时不过54岁,担任最高领导职位也不过6年,所以没有来得及制定完善的任期制和退休制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关系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常轮替、国家政治体制正常运转的大问题,不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周密的制度安排。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年轻的时候不去推进这一工作,当他们年事渐高时就更难推进了。正是由于从苏联到社会主义各国,干部任期制和退休制的缺位,几乎都形成了最高领导人的终身制。而终身制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常轮替、国家政治体制正常运转,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声誉,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这里不需要赘述。与此同时,干部的考核任用制度长期不健全,干部的任免、升迁主要由最高领导人和各级组织的一把手说了算,直接造成任人唯亲、裙带作风、家长制、腐败等不正常的现象,使干部严重脱离群众。
其五,实现人民民主的具体制度和可操作性措施不健全,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列宁曾经说过,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百万倍,这是从民主的本质属性来说的。但由于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后,仍然长期以人民的忠实代表自居,认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拥护共产党,共产党长期执政,其代表人物担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就忽略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表达和选择的权利,以及相关的具体制度建设。反映在选举制度上,长期实行的是指定候选人、等额选举,选民没有选择的余地,选举变成了徒有其名的“走过场”。这样,各级官员实际上是由上级决定的,而并非由选民选出。因此,他们为人做事向来是惟上而不惟下,主要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选民负责。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而言,这本来是不应该的。
上述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各项相关具体制度的缺位或者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各项具体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重要使命。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①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以及严格的界定性和公开性,对干部具有明显的约束力,对人民民主以及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具有保障作用,归根到底,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二
十月革命以后,由于国内外环境的险恶,共产党不得不把工作重心放在政权的巩固及其相关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党内斗争和各项政治建设方面。当这些工作初见成效、政局基本稳定之后,又开始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而难免忽视或无暇顾及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建设问题。因此,在社会建设方面,尤其是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对社会结构、阶级与阶层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相应的制度规范。由于新政权的建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和新旧统治阶级的更替,所以在一段时期内,阶级斗争会比较剧烈。随着新政权的巩固,所有制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阶级状况会出现很大的变化,阶级斗争尽管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总体上已趋于平缓。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当时的阶级斗争状况判断不够准确,在处理相关的社会问题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问题,甚至把这种阶级斗争扩大化引入党内斗争,从而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致使社会割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人为地增加了社会建设的困难与障碍。在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推进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也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斯大林所说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格局被打破,传统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人数在减少。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新的阶层,例如私人企业主、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金融等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白领阶层开始出现,并迅猛发展。这就使传统的阶级政策和社会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也使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选择。然而,社会主义各国对此都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相应的制度规范。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中国共产党重视从新阶层当中发展党员,并广泛联系、团结各新阶层的社会成员,这无疑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但与此相关的具体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其二,严格的户籍管理和计划供应体制使城乡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不断扩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居住管理制度。即依照公民的生产方式和常年居住地,把全国的户籍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类型。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并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被登记为农业户口,而长期从事工商业、主要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被登记为非农业户口,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临时性的工作性质和居住地的确认,而是一种永久性的身份的划分。公民一旦被确认为某种身份,几乎终身难以改变。其子孙后代从生下来也都属于这种身份,尤其是农业户口,基本上不能转变为非农业户口,除非通过招工、招干、高考等个别渠道才能使少数人获得“农转非”的宝贵机会。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对匮乏,国家不得不实行计划供应体制。计划供应的对象仅限于非农业户口的居民,而广大农业户口的居民即农民却不在计划供应之列。这就人为地扩大了城乡差别,加剧了工农矛盾,削弱了工农联盟,割裂了社会。同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不仅严格地限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这样,人们就无法自由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选择适宜自己居住的地点,其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无疑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无疑也同消灭三大差别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背道而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计划供应体制已不复存在,影响正常的城乡交往和人员流动的旧体制也开始松动。在中国,每年近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再加上各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每年全国流动人口都超过一亿人。他们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保障与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地位与作用已无可替代。但由于旧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限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住房、文化教育等方面还受到不公平待遇。因此,改革旧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启动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求从制度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不能不看到长期形成的这套管理体制不是朝夕就能改变的,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其三,工、青、妇等组织的官方化和行政部门化,以及社会单位化,使社会失去了自身的调节功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革命时期是共产党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活动乃至武装起义的得力助手。与此同时,它们作为相关民众的代表,为了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同反动政府、资本家以及欺压、剥削民众的势力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其中包括代表工人同资本家进行谈判,组织工人进行罢工和游行示威等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共产党的信赖。革命胜利后,生产资料公有制了,作为工厂主的资本家及其它的斗争对象也不存在了,那么,工、青、妇究竟代表谁的利益,与谁斗争,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换句话说,它们的地位和功能需要重新进行定位,其活动方式、组织领导体制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也应该随之跟上。但不管怎么样变化,它们代表和维护相关领域群众的利益,充当共产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这一点不能改变。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组织定位及其制度安排出现了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工、青、妇等组织实际上已经官方化和行政部门化。在国家层面,它们是被正式承认的、纳入正式国家编制的半官方机构,其功能是协助党和政府工作,促进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社会即企事业单位层面,它们仅仅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职工福利和业余文化生活组织者而存在和活动。也就是说,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它们都难以充当相关领域人民群众的代表,也很难发挥维护这些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功能。同时,社会主义国家非政府组织包括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普遍缺位。这样,在政府各部门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就缺乏一个有效的缓冲机制,执政党和各级政府不得不直接面对各种社会矛盾,难有回旋余地,稍有不慎,就会使一些社会矛盾甚至于较小的矛盾演变为较大的社会冲突和群体性的事件。从长远来看,工、青、妇等组织的地位及其功能应进行历史性的转换,即由现在的官方化、行政部门化的半官方组织转变为真正的民间组织。其功能既要协助党和政府工作,促进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但是更重要的是作为各相关领域人民群众的代表努力维护其切身利益。它们既要同外资企业主和私营企业主进行谈判交涉,以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交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群众所面临的困难、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促使立法和行政部门制定或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各相关领域群众的合法权益。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单位化的现象也弱化了社会自身的调节功能和缓冲机制。企事业单位具有二元化的功能,一方面是作为一个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特定领域的生产和社会活动,包括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党的基层组织的载体以及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的贯彻执行者,即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基层政权的功能与特征。企事业单位的成员同单位之间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他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同单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由单位来进行管理。单位在其成员与政府之间,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发挥怎样的功能呢?毫无疑问,理论上它们应该发挥双重的功能:一方面要发挥执政党基层组织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贯彻落实者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是单位职工的代表,应该努力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长期以来,它们前者的功能不断强化,而后者的功能则不断弱化。这样,各单位职工的困难和合理诉求向上表达的渠道往往不畅通,一旦困难加重、矛盾激化,职工就会越过各级单位直接找各级政府部门直至中央党政机关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上访事件。如果单位的角色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强化它们作为单位职工代表维护其权益的功能。在保证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前提下,能够更多地反映这些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单位的矛盾、职工的困难,提出一些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所应采取的措施,那么,单位在群众和政府之间就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从而大大地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解决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社会建设、促进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强调要重点加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注重围绕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部署。这无疑为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标签:苏维埃论文; 十月革命论文; 制度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政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列宁论文; 时政论文; 巴黎公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