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和异丙酚麻醉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论文_阿布都沙拉木·艾斯艾提 马龙

七氟烷和异丙酚麻醉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论文_阿布都沙拉木·艾斯艾提 马龙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七氟烷和异丙酚麻醉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影响的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使用七氟烷进行手术麻醉维持,异丙酚组患者则使用异丙酚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肺功能情况。结果:七氟烷组患者的T3节点的A-aDO2要明显高于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T2、T3节点的RI要高于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T1、T2、T3节点Qs/Qt要高于异丙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异丙酚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情况要小于使用七氟烷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患者的肺功能能够保持在更好的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七氟烷;异丙酚;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肺功能;肺癌;

随着社会工业发展和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临床中肺癌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肺癌已经逐渐成为临床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癌症。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肺癌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容易出现多种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1]。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的麻醉药物的使用也会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造成影响,本次研究就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异丙酚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3.12±5.12)岁;七氟烷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4.52±4.12)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七氟烷组

七氟烷组患者在手术前并不进行相应的给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的临床手术方案,手术前三十分钟给予患者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去氮给氧措施,之后在给予患者0.25mg/kg的依托咪酯、0.5μg/kg的舒芬太尼和0.5mg/kg的阿曲库铵,对患者进行静脉诱导麻醉工作。之后给予患者七氟烷维持麻醉;拔管前五分钟要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患者8mg的地塞米松以及4mg的昂丹司,以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的几率同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0.05mg/kg的新斯的明和0.01mg/kg的阿托品,以预防患者术后服用肌松药物的残留效果。

1.2.2异丙酚组

异丙酚组手术前后情况与七氟烷组相同,但是异丙酚组患者在手术中要给予患者异丙酚进行维持麻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率Qs/Qt)进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时间点:T0——麻醉诱导前即刻;T1——单肺通气开始前即刻;T2——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3——手术关胸后即刻;T4——术后24小时。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七氟烷组患者T0节点A-aDO2为(23.56±1.85)mmHg,异丙酚组患者为(23.65±1.79)mmHg,t=0.192,p=0.848;七氟烷组患者T1节点A-aDO2为(212.57±28.15)mmHg,异丙酚组患者为(209.56±26.78)mmHg,t=0.424,p=0.673;七氟烷组患者T2阶段A-aDO2为(425.85±43.12)mmHg,异丙酚组患者为(421.85±48.15)mmHg,t=0.339,p=0.736;七氟烷组患者T3节点A-aDO2为(245.96±35.78)mmHg,异丙酚组患者为(220.12±32.78)mmHg,t=2.917,p=0.005;七氟烷组患者T4节点A-aDO2为(26.36±2.23)mmHg,异丙酚组患者为(25.98±1.58)mmHg,t=0.762,p=0.449。

七氟烷组患者T0节点RI为(0.28±0.04),异丙酚组患者为(0.27±0.04),t=0.968,p=0.337;七氟烷组患者T1节点RI为(0.53±0.12),异丙酚组患者为(0.52±0.13),t=1.995,p=0.051;七氟烷组患者T2阶段RI为(2.05±0.55),异丙酚组患者为(1.73±0.25),t=2.901,p=0.005;七氟烷组患者T3节点RI为(0.85±0.15),异丙酚组患者为(0.70±0.11),t=4.417,p=0.000;七氟烷组患者T4节点RI为(0.35±0.08),异丙酚组患者为(0.36±0.07),t=0.637,p=0.527。

七氟烷组患者T0节点Qs/Qt为(9.11±1.81)%,异丙酚组患者为(8.89±1.79)%,t=0.473,p=0.638;七氟烷组患者T1节点Qs/Qt为(12.89±1.85)%,异丙酚组患者为(11.12±1.98)%,t=3.578,p=0.000;七氟烷组患者T2节点Qs/Qt为(24.85±3.48)%,异丙酚组患者为(20.78±2.99)%,t=4.859,p=0.000;七氟烷组患者T3节点Qs/Qt为(15.36±2.11)%,异丙酚组患者为(13.36±1.85)%,t=3.904,p=0.000;七氟烷组患者T4节点Qs/Qt为(9.65±2.22)%,异丙酚组患者为(9.55±3.12)%,t=0.143,p=0.887。

七氟烷组患者的T3节点的A-aDO2要明显高于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T2、T3节点的RI要高于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T1、T2、T3节点Qs/Qt要高于异丙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癌是目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癌症,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该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开阔以及手术操作不受限制的特点,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受过过程中会采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对患者进行单肺通气,往往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2]。

七氟烷和异丙酚都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麻醉药物,相关研究显示其在临床中的使用会对患者的围手术期的肺功能有所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预后情况受到影响,但是目前临床中对于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尚没有较为统一的结论[3]。A-aDO2和RI是临床中反应患者肺弥散功能的重要指标,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患者的肺损伤情况,数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肺损伤越为严重,该两项数据能够作为临床中评估患者肺功能情况的数据;而Qs/Qt则是有功能性分流和解剖分流所组成,功能性分流是由于患者的V/Q比例出现失调所导致的,而解剖分流则是由于患者的肺动脉血流由于解剖缺陷直接进入了患者的肺静脉系所引起的,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单肺通气会导致患者的V/Q出现改变,进而引起患者Qs/Qt增加,PaO2下降;以上数据的变化直接反应了在临床治疗中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情况[4]。在本次研究中,七氟烷组患者的T3节点的A-aDO2要明显高于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T2、T3节点的RI要高于异丙酚组,七氟烷组患者T1、T2、T3节点Qs/Qt要高于异丙酚组,显示使用异丙酚维持患者的麻醉情况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要明显小于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

综上所述,在临床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异丙酚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情况要小于使用七氟烷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患者的肺功能能够保持在更好的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铭岳.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9):47-48.

[2]单玉兰, 陈为国, 周晓林. 七氟醚与异丙酚对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7, 37(1):10-13.

[3]唐玉茹, 李会, 帅训军, et al. 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20):120-124.

[4]武健, 王雯珺. 不同麻醉方式对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10):1630-1633.

论文作者:阿布都沙拉木·艾斯艾提 马龙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七氟烷和异丙酚麻醉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论文_阿布都沙拉木·艾斯艾提 马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