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郑燕萍1,刘鹏2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郑燕萍1,刘鹏2

1.41030519791025XXXX 河南洛阳 471000;2.41030519891115XXXX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排水管道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为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在相关施工中严格执行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基于此,文章从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特点出发,探寻了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道路建设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建设的好坏关系着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作为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确保道路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文章主要围绕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一、排水管道施工的概念

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是在污水排放量较大的道路两边开挖沟槽,在沟槽内部根据污水各个来源铺设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后对沟槽进行填埋。 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目的是要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之后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避免因排水不畅对工程质量和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在管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各项工作做到事无巨细,确保各个管道与道路准确连通,提高城市排水效果。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管施工要点

(一)钢板桩安装要点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施工中,钢板桩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在排水管安装前布设钢板桩,能明确排水管道在地层中的实际分布位置,通过钢板桩的围护作用保护管道免受地层压力。通常来说,钢板桩常应用到深度较深的排水管道施工中。

(二)地下水位要点

在排水管道安装时,地下水位对排水管道的安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地下水会处于排水管道内,因此,排水管道施工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埋层较深的排水管道极易受到地层深处地下水的侵袭。因此在进行排水管道安装时,施工人员通常会确认地层中的实际地下水位,然后利用相应的降水设施将地下水位降至距排水管道下部一定距离处。所采取的降水方法以井点降水法最为常用,从而使地层中的地下水位降至施工标准线以下,进而保障排水管道的顺利安装。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管施工关键技术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直接联系,因此须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方法,并确保施工人员能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企业应设立专员对排水管道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巡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以确保排水管道施工顺利进行。

(二)落实质量审批措施

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落实质量审批措施,建立必要的质量审查机制,有效规范排水管道的质量。质量审查机制的审查内容应包括对图纸合理性,原材料质量,测绘人员及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审查。当排水管道施工发生变更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四、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一)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准备

在进行排水管道正式施工之前需要首先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图纸进行详细地了解与掌握,确定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为了避免设计图纸与实际的排水管道施工存在一定出入致使工程埋下不良隐患,所以需要严格进行图纸会审[1],通过核实图纸中的疏漏以及具体工程量的方式来确保设计图纸的精确与科学。完成图纸的会审工作之后还需根据实际施工中管道长度以及管道铺设及检查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细致核查,并通过标记的方式,为施工后期的核对提供有力保证。

(二)市政排水管道开挖技术要点

作为排水管道施工中的第一道程序,其对于后续施工的有序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避免在管道开挖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在开挖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下程序:合理选择管沟的位置,根据周围的地质状况、土层结构、地下水走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通过以上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开挖方案、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在分析边坡环境时,需要周围的环境合理地排除边坡支护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

(三)市政排水管道沟底的技术处理要点

开挖排水管道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管道沟底存在粒径较大的石块进行清理,避免因为石块之间留有缝隙而导致管道受到不均衡的作用力从而发生坍塌。同时沟底还需要进行操平处理,对于沟底中比较松软的土质,可以通过排水法、土层替换法以及夯实法进行整平,指导土质的硬度符合标准要求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四)市政排水管道安装要点

在对基准管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地基具有的承载能力进行验证,如果检测发现地基没有足够承载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铺设砂层的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砂层材料的选取以粒径在 2cm 之下为最佳[2],然后将砂石堆叠到 30cm,并利用夯实法对砂层进行夯实。并通过人工挖掘的施工方式处理管道垫层,然后向下再将管道与垫层相互接触的位置进行适当挖掘,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基准管安装保留施工基础,然后挖出的土层还可以回填至管道两侧。根据有关规范合理挑选基准管,并根据中心高以及中心轴线的有关标准,将误差控制到 30mm 之内。在基准管安装过程当中,要确保安装的误差保持最小。但是由于基准管安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准管的中线发生偏移,所以当完成基准管的安装工作之后,需要对中线进行校验,从而降低基准管中线产生的误差。完成基准管的安装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安装,其主要包括后续的管道开挖以及通过履带式起重机将基准管插口以及管道承口进行连接。

(五)排水管道闭水实验

排水管道完成施工之后还需要通过闭水实验的方式检测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与效果。在开展闭水实验之前,作业人员需要率先检查预留孔位、管道外观质量以及管道沟槽等部位,当确认预留孔以及沟槽中不存在积水时,再对封堵板的承载性能进行检验。在试水过程当中,需要依据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进行试验,有效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当上游管道出现较大压力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分段试验的方式进行闭水实验。

(六)土方处理与回填

当完成排水管道的闭水实验,并验证管道疏通性良好,同时管道连接部位不发生漏水情况以及必要的检验工作都已完毕的情况之下,最后进行土方回填工作。排水管道投入使用过程当中由于松软土质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沉陷问题,所以在进行土方回填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排水管道中存在的杂质进行仔细清理,并严格控制粒径过大的土质在回填过程中影响土质的效果,同时需要对土质的含水率进行严格控制,并采用均匀摊铺的方式保证土料的均匀性。

结论:

总而言之,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使市政道路施工的压力与日俱增,也使人们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排水管道施工作为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做为重点工程高度重视,企业不仅要加强关键技术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运用,提高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还要对排水管道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规范,以此提高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功能的发挥,推动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宏伟.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资讯,2016(01):45-46.

[2]曹庆.关于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4):221-222.

论文作者:郑燕萍1,刘鹏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郑燕萍1,刘鹏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