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志正,外体直”对现代体育教学启示论文_范凯斌

“内志正,外体直”对现代体育教学启示论文_范凯斌

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 浙江杭州 310023

中华射艺是取各领域的射文化综合而成的一门独特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秉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其中,“内志正,外体直”不仅是中华射艺的重要技术要领,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因此,实施有效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受益终身。

一、“体外直”与运动技能传授

在传统射箭的动作过程中,“体直”无处不在,古人云:“勿缩颈、勿露臂、勿弯腰、勿前探、勿挺胸(《射史》卷之八)。”亦云:“身端体直,用力平和,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清代射艺丛书》,李塨《学射录》)。”可见,“体直”对射箭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彭林、韩冰雪(2016)研究指出:“执弦”时,“外体直,身体自然直立(脊柱不可僵硬,呈自然态),如苍松根植山岩,泰山立于大地,脚下生根,沉稳山立。”“挟矢”、“正筈”时,“头容正直,身体正直,弓不晃动”。

“体直”是传统射箭的动作要领,主要以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体直”运动效率高,导致能量节省化。这主要是由于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倘若弯曲必然导致做无用功;其次,“体直”说明身体稳定性高。传统射箭的全过程均要求身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二、“内志正”与心理训练

《西江月-射箭》里的“射贵型端志正”,是射箭的宗旨。这要求射手要求射手在体味雅乐神髓的过程中,调整心志和形体,做到内外和谐,凝神静气,飞矢中的(徐开才,2004)。徐开才(2015)论及射艺基本技术的第一条即为“静心”,指出:“起射之前,射者必须聚精会神,努力排除心中的杂念,在思想安静、意念集中的基础上出现的清醒、保持意念专一、轻松舒适的一种心理境界。”《清代射艺丛书》中讲:“志能中正,气自和平。”唐•王琚《教射经》指出: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盖心一不治,则射无中理。可见,“内志正”是射箭的至要前提。

三、当代大学生加强“内志正,外体直”教化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少数确实存在“內志”不正,“外体”不直的诸多问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民族的精英。如何通过恰当的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体育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内志正,外体直”,首先要做到“内志正”。当代大学生存在价值观的迷失问题。禄蕤(2016)指出:最近几年,出现了众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大学生犯罪案件,“马加爵”、“药家鑫”、还有医学研究生投毒杀同学的案件等,有效防止和降低大学校园违法犯罪行为是目前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委员(2014)认为,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无论对学生个人、家庭还是学校,可以量化的分数、收入或者就业率成为对教育的主要判断标准。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判断是非标准、善恶观念、荣辱观念。

“内志正,外体直”,其次要做到“外体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直主要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语言。方年根、戴黎桐(2017)研究认为:在“公德意识缺失”、“遇事不满语言粗俗”、“情侣恋爱过分亲昵”、“不分场合穿着随便”、“衣着打扮奇形怪异”等方面问题较为严重。

“内志正,外体直”,最关键的是做人不仅要“内志正”,还要“外体直”,即诚信。全球大学生同样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人民日报》(2015年07月27日)撰文指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多所高中被曝出学生课业论文AI写作丑闻,…,或是充当枪手。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当地的论文AI写作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商业构架与运营模式,…,以帮助某些成绩不佳的学生顺利通过,甚至保证AI写作的论文能通过学校的“剽窃检查”。无独有偶,英国教育界近期也被媒体曝光考场作弊现象普遍,…,口口声声表示“绝无抄袭风险”。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另一部分是“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内志正、外体直的核心要义是学校体育的目标更为具体化,首先要培养大学生一定要正派,做好人、做一个诚信的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遵守竞赛规则,不要凭借不良手段获取比赛的胜利,更不能以伤害对手的身体谋取胜利。当今大学生体育竞赛此类丑闻屡见不鲜。在分年龄组别的比赛,以大打小,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比赛的局面层出不穷;还有高考体育加分测试,聘请专业运动员代考;贿赂裁判获得多次考试机会或者直接改成绩的现象,等等。不可否认,通过这些捷径能够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体育比赛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修身做人才是一辈子的大事。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更具体的直观作用。首先,体育老师本人需要“身正”,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动作示范,保护和帮助,错误动作的纠正,都是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过程中完成的。体育教师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对学生的影响至为深刻。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形象,做到器宇轩昂,文质彬彬,注重礼仪。中国古代射箭尤其重视礼仪。比如“立容”,《容经》云:“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意思是:“端正脸庞目视前方,双肩放平背部自然挺直,双手相合臂如抱鼓状.收敛表情整理帽缨.腿脚并拢,肢体不摇动,这叫做“经立”,微微倾斜的叫“共立”,上身弯折如磬背般的,叫“肃立”,弯腰弯到玉佩垂到地上的,叫做“卑立”。”礼记开篇有云:“毋不敬。”敬人、敬事、敬物是礼的基本要求。我们只有对周围一切充满敬意的时候,我们的举止就会适度,就会身正。体育老师首先要做到谦谦君子,不要目空一切,更不要邋里邋遢,行为轻佻。被人误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甚至是无耻之徒。

参考文献

[1]徐开才.射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彭林、韩冰雪.礼射初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3]禄蕤.预防大学生犯罪对策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6.

[4]王文硕、孔大为.预防大学生犯罪:学会“做人”是关键[N].人民公安报,2014.

[5]方年根、戴黎桐.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3):108-111.

作者简介

范凯斌(1975-05),男,汉族,籍贯:江西临川,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

论文作者:范凯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内志正,外体直”对现代体育教学启示论文_范凯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