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抗菌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饶勇

饶勇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医院儿科在2017年1~6月收治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红霉素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其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更有效、更经济、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肺炎支原体 (MP) 是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 ~ 30%[1]。近年来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儿科医务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课题。笔者对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儿科在2017年1~6月收治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的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红霉素治疗的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其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病原学检查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P肺炎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入院时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特点:支原体肺炎为儿科极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5岁以上高发,近年来出现低龄化趋势,发热、咳嗽症状明显,但感染中毒症状轻,咳嗽,为阵咳或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也无特征性改变,所以不能忽视X线检查;初期MP-IgM阴性,随着病情发展MP-IgM滴度逐渐增高,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病情严重者血沉CPR升高以及炎症指标升高。

 1.3治疗方法:⑴观察组首先采用乳酸红霉素 20 -30 mg/(kg· d),静滴, 热退后或者降低后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d),1次/d,连用3~5 d,待患儿发热、咳嗽症状缓解,肺部赛啰音消失后转换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1次/d,连用3 d,停服4 d,如此服用3个周期;⑵对照组给予乳酸红霉素(20~3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浓度不超过0.1%),疗程10~14 d。与此同时给予患儿平喘、补液、镇静等支持治疗[3]。

  1.4 疗效判定 痊愈:症状体征均正常,辅助检查2周内血象、胸片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基本缓解,但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病情好转,但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均未恢复正常;无效:2周症状无好转或加重。以痊愈加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 MP肺炎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病率,选用何种抗生素、何种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 、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胸片也无特征性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处于正常或略高于正常,且MP-IgM在MP感染后1周产生,部分患儿初始只表现发热,随着病情发展双肺听诊才出现湿罗音,一周时胸片表现肺纹理增粗,初期MP-IgM阴性,MP-IgM滴度逐渐增高,胸片出现片状大片高密度影,所以对患儿出现高热、咳嗽激烈,肺部体征不明显者,应注意进一步明确MP肺炎的诊断。

由于支原体肺炎的小龄化趋势,婴幼儿病例增多,口服药难以接受,依从性差。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碱性抗生素, 可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滞tRNA的正常移位,从而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菌浓度并能维持血清高浓度,较好地控制发热等症状。但红霉素有影响胃肠道功能副作用,长时间或剂量大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发生溶血、肾功能衰竭。阿奇霉素有其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在炎症细胞内浓度高于组织浓度,组织浓度为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6倍[4],半衰期68~72 h。药物抑菌浓度低,胃肠道与肝损害的不良反应较小,适合于序贯治疗中重度支原体肺炎,剂量为每日10 mg/kg,1次/d,静脉应用3~5 d后,可使组织中有效浓度维持10 d,随即改为序贯疗法,以达到足够疗程,防止复发。所以,在治疗中应首先应用红霉素控制症状,后应用组织浓度高的阿奇霉素进行序贯治疗,以达到最大药用功效,住院时间缩短,在避免了单用红霉素易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的同时降低了住院、药用费用。

总之,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 MP肺炎,无论从药代动力学还是从临床疗效来分析均为有效 、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Xu YC,Zhu LJ,Xu D,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childhood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Hangzhou [J]. World J Pediatr,2011,7 ( 3) : 240-244.

[2]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5094.

[3]孙秀足,洪萌,强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害[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48-149.

[4]袁 壮, 盛锦云.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8): 449453.

论文作者:饶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联合应用抗菌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饶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