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麦赤霉病的症候和预报办法论文_白雪

简论小麦赤霉病的症候和预报办法论文_白雪

河南省唐河县农业农村局

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我国小麦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冬麦约占80%, 总产量1亿吨。全世界正式记载的小麦病害约200种,我国发生较重的麦作病害有20余种,其中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危害严重。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几乎每两三年就有一次中度或大的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病面积超过6000公顷。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由多种镰刀菌侵染而引起的。赤霉病的流行程度受菌量、品种,以及小麦扬花灌浆期间的气候条件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湿度,影响尤其严重。通过观察和实验表明,环境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温度对病情影响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是气候湿润多雨的地方。在我国20 世纪 70 年代,小麦赤霉病主要分布在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在我国小麦赤霉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发生,在东北春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发生较为严重,尤其在华南冬麦区和长江上游冬麦区经常发生。

小麦发生赤霉病后,一般减产 10%到20%,严重时则减产80%或90%,甚至颗粒无收。赤霉病不仅造成产量损失,如果留作种用,则出苗差,麦苗瘦弱,出粉率降低,病麦粒中含有的致呕毒素及类雌性毒素,还可以引起人畜等急性中毒,甚至发生呕吐、腹痛、昏晕等症状,进一步影响人畜的健康。

小麦赤霉病从幼苗到穗期均可发生,造成穗腐、苗枯、和茎秆基腐等不同症状,其中穗腐危害性最大,其次秆腐,苗腐发生不普遍。小麦抽穗至成熟均可发生穗腐,尤以乳熟期至蜡熟期更为明显。穗腐发生初期,病菌侵染个别小穗的个别小花,小穗和颖壳上出现水渍或淡褐色病斑,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小穗,呈桔黄色。一般每穗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当病斑扩展到穗轴或穗颈时,部分小穗便变黄枯死。在潮湿条件下,后期病穗上可产生紫黑色小颗粒,即为病菌的子囊壳。

由赤霉病引起的小麦苗枯,是由种子或土壤病残体带菌引起,病苗芽鞘变褐腐烂,多在出土前后死亡。基腐,又称脚腐,多发生于早春,病菌侵入茎基部或根颈部,如条件适宜,病菌可继续侵入幼茎及幼小的鳞状叶等部位。病部呈褐色腐烂状,并产生粉红色霉层,后期引起植株枯萎死亡。

引起麦类赤霉病穗腐的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来自土表作物残体上的子囊孢子。田间残体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产生的子囊壳成熟后,吸水破裂,所含的子囊孢子放射到空气中(一般达 3-5 厘米高度),经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花丝侵入小穗内部,经过一定潜育期,在受病小穗上出现淡褐色病斑,在高湿条件下很快产生粉红色或桔橙色霉状物,即菌丝及分生孢子。

小麦受第二次侵染是由空气传带的分生孢子所引起的,因这种孢子可传播很远的距离。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具有相同的侵染力。但田间没有明显发病中心。

引起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侵染以开花期的一次侵染为主,分生孢子再侵染,一般只会起到加重病害严重程度的作用。因为子囊孢子通常很迟才形成,以致不能作第二次侵染的接种体,但可以保存在寄主残余物上侵染种子。

麦收以后,小麦赤霉病病菌主要寄生于水稻、玉米等作物及水生绿肥或植株残体上,以残体在水田土壤中腐生越夏和过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病株上的病菌在秋播时的存活率可达 90%以上,播后如土壤环境条件适宜,可引起苗腐。稻桩及玉米等作物残体上子囊壳发生量主要决定于土表湿度及土壤中越夏和过冬的菌量。

在玉米、小麦轮作地区,带菌的玉米秆残体是小麦赤霉病病菌的主要越冬基物。冬前已形成的子囊壳对来年发病作用不大,起作用大的主要是春季形成的子囊壳。子囊壳的形成、子囊孢子的形成与赤霉病的发生是一致的。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期、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生育期相互配合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流行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三者配合的程度。

气候因素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在前期主要是影响基物上接种体的产生,后期则主要影响病原菌的侵入、扩展和发病。气温不是决定病害流行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才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日照时数。小麦抽穗期以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如果多雨、高温,穗腐就严重。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

小麦赤霉病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地面菌源有一定的中心效应,菌源量大,病害加重,因此有充足菌源的重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重。空中孢子出现早于地面发病10-20 天。一般孢子出现期在小麦抽穗期以前,为穗期侵染提供了菌源条件。一般在病害大流行年份,空中孢子出现早,数量也相对多。另外,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菌量,如果种子带菌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病苗和烂种率就高。土壤带菌量则与茎基腐发生轻重有一定关系。在我国北方麦区,菌源量较多,一般不是流行的限制因素。

小麦的品种对小麦的赤霉病抗病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的品种,特别是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较差。我国育种工作者在抗小麦赤霉病育种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曾选育出苏麦3号、扬麦4号、华麦6号、宁7840、万年2号等抗病品种。从机制来看,抗病品种主要是抗扩展能力较强,发病后往往局限在受侵染小穗及其周围,扩展较慢,严重度较低;而感病品种则扩展较快,发病后常造成多个小穗或全穗枯死。同样条件下,生育期长的品种感染赤霉病重于生育期短的品种,长芒品种重于短芒品种。

另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施用氮肥过多、过迟,小麦生长衰弱或徒长甚至倒伏的麦田小麦赤霉病病重;经常积水的麦田发病更重。反之,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排水通畅的麦田病轻。

如果能对农作物的病害做出准确预报,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就能使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国内外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侧重以病原菌为主的测报方法。目前国内外又分为 3 种方法,即捕捉麦田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飞散数量、调查田间麦桩子囊壳的成熟度、麦桩带菌率的多少。但大多采用的是捕捉麦田赤霉病菌子囊孢子数来预测病情,并主要用于中、短期测报,目前这种方法比较准确,波动性小,较稳定。

侧重发病期间及前期气象因子为主的测报方法。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它的流行程度年际间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的变化。采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利用气候因素建立预测方程,对赤霉病发生程度进行预测。

运用气象因素结合菌量等的预测方法。菌量与气象条件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预测,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从预测结果来看,准确率都较高。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受 4 月上旬麦桩子囊壳枝带菌率、3 月上中旬雨日数、3 月中旬降水量、1 月份和 2 月份平均气温显著影响。

论文作者:白雪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简论小麦赤霉病的症候和预报办法论文_白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