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土地资源作为我国最珍贵的土壤资源,保护黑土资源不仅关系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也与经济转型密切相关。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黑土地在开发垦殖过程中,受到了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的破坏,使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不断下降。现通过分析黑土地流失的危害以及影响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保护黑土资源。
关键词: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一、分析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的现状
现阶段,黑土地的水土保持形势不容乐观。黑土地由于自身土质疏松,肥力高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但是近些年来,黑土地的水土保持技术效率不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地力锐减,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另外,黑土地的保水、保肥以及通气性等理化性状日趋恶化,沙化,盐碱化情况加剧,泥沙淤积,使黑土地的抗御旱涝能力降低,可耕性越来越差。还有,黑土地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后备可垦荒地资源越老越匮乏,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分析影响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环境条件
影响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下降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因素、土壤因素以及气候因素。首先,因为我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丘陵漫岗较多,地形开阔,地势比较起伏,坡面较宽较长,如遇暴雨或是大风时节,就会水蚀或风蚀表面黑土层,造成泥沙沉积,产生水土流失。另外,黑土地的土壤本身具有土质疏松,透水性差以及抗冲性,抗蚀性较差的特点,极易被强降雨水冲蚀,使大面积的黑土区存在面蚀和沟蚀现象。还有,黑土区春季多大风,夏季降大雨,冬季漫长,积雪量大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当前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大趋势,更加剧了土质下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
(二)人为活动因素
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下降也与不合理科学的人为活动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在发挥黑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中,对黑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过度开垦利用土地,忽视了轮作养地,种植制度不合理,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加速黑土地的退化。另一方面,农民在黑土地上进行农作物种植活动中,为了促进粮食产量的稳产增产而采取多加施肥,加剧土壤有机养分的消耗,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忽视大小型农业机械合理配置作业等,使土壤耕地质量变差,蓄水能力降低,水土保持技术效率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
(一)开展黑土地保护和立法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对黑土地的保护意识较差,缺乏对黑土地的科学规划和长效机制,致使黑土地的面积萎缩,土质下降。在保护黑土地水土保护问题上,就要立法先行,积极开展黑土地水土保护和立法工作,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对土地承包者,经营者的法律约束,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护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使其依法规范用地,保护黑土地。另外,要进一步提高对黑土地水土保护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黑土地水土保护专项基金,实施耕地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以此增强地力,改善土质,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退耕还林,建设农田防护林
为了有效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就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以往乱开垦土地资源而进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行为,使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多,保护黑土地生态环境,对于不合规定的开垦黑土地行为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并且将不具备固耕条件的轮歇地、生态脆弱地区的陡坡耕地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以此实现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增加绿植面积,保护珍贵的黑土资源,抑制黑土地水土流失危害的发生,逐渐恢复黑土地耕地功能。另外,还要建造黑土地农田防护林和护沟林,加强黑土地农田水土的抗冲性和抗蚀性,提高黑土地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提高农耕技术水平,改善黑土地土壤质量
面对我国黑土地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问题,就要通过提高农耕技术水平,增施有机物料来改善黑土地的土壤质量,以此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首先就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土壤有机质补偿方式,大力推行土壤培肥实用技术,并在农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下,在黑土地上合理施用化肥品种,数量等,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黑土地的蓄水能力。另外,在农耕过程中,要将大小型农业机械相结合施用,增强土壤耕地质量。
四、结语
当前,虽然我国的黑土地水土保持方面仍然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土质变薄、土壤养分减少,肥力下降以及理化状态日趋恶化等问题,但是只要加强对黑土地水土保护的重视,积极开展黑土地保护和立法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各种耕地补贴政策,并且退耕还林,建设农田防护林,还要提高农耕技术水平,合理施用化肥,科学配置实用大小型农用机械,就可以改善黑土地的土壤质量,提高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彦辉,孙玉杰,惠琳 黑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 优化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33(2):121-122.
[2]丁莉,隋晓红,张荣玲.哈尔滨市呼兰区水土流失 现状及治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12):930-931.
[3]高书伟,逄锦忠,宋晓红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 及防治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7):493-494.
论文作者:冯雨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黑土地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土壤论文; 效率论文; 黑土论文; 技术论文; 耕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