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我国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格是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是各种生产资料配置的基础工具,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和社会稳定的政策载体。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价格体制改革密不可分,价格改革的思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发展历程,找出当前价格改革存在的新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价格改革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总体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以带动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具体分析这五个阶段[1] 可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价格改革的轨迹。
(一)第一阶段:改革准备阶段(1979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完善计划价格体制,改革重点是调整价格结构,改革思路是价格的形成遵循调放结合,以调为主。与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展开相适应,价格改革以国家有计划地调整价格结构为主要改革方式,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价格为重点,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同时调整了煤炭、化肥、水泥等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在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中央对地方下放部分价格管理权限,分三批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和部分农产品价格,对部分机电产品试行浮动价,允许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自主灵活定价,对部分生产资料产品实行“双轨制”价格。
(二)第二阶段:改革初始阶段(1984年底至1988年)。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实行混合价格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明显加强,改革重点是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思路是价格的形成遵循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思想。国家在放开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大多数城市耐用消费品、生产资料的价格管制,对工业生产资料全面实施价格“双轨制”,鼓励逐步形成市场价格,形成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形成和价格管理的新格局。
(三)第三阶段:改革调整阶段(1989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价格改革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中央决定实行“价格闯关”。由于闯关过程中通货膨胀严重,全国出现抢购风和挤兑风潮,中央决定放慢价格改革的速度,以整顿经济秩序为主。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和改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这一阶段我国初步建立和健全了价格总水平的监测和调控体系及某些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同时在通货膨胀受到明显抑制、市场趋于平稳的情况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了5大类20多个系列的产品价格。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逐步放开了长期管制的商品价格,初步形成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价格调控体系。
(四)第四阶段:改革巩固阶段(1992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并居主导地位,价格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积地放开一批商品劳务的价格。对粮食、生产资料等重点产品的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对大部分工业生产资料实现单一市场价。同时逐步把价格改革引入城市公共交通、房租、自来水、民用燃料、教育、医疗等领域,促进公用事业的发展,从而确立了市场形成价格的主体地位。在价格宏观调控基础上,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建立中观调控体系并加强法制建设,在此阶段我国开始探索要素价格改革,这也标志着我国价格改革从狭义改革转向广义改革。
(五)第五阶段:改革深化阶段(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的基础性改革,以价格改革带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竞争性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垄断行业产品的价格形成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管理侧重在总量调节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结构调节,调节手段由直接调节转变为间接调节。在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的背景下,价格管理的范围逐步由单纯的国内价格管理转为国内外价格的统一调控。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新特点决定新一轮改革不是针对某种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而是政府作为价格制定和监管主体如何实现职能的根本转变。这一阶段是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的过程,也是不同市场主体在价格形成中合理博弈的过程,以及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协调价格。
二、现阶段我国价格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一)竞争性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完全反映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对已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竞争性产品市场,不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利于形成成熟的企业主体。[2]
(二)对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形成缺乏有效监管。这使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形成不仅不反映产品成本,还成为社会分配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三)价格改革没有完全覆盖生产资料领域。特别是生产性资源产品价格不反映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和不可持续。
(四)对市场价格形成有影响力的不同层次市场主体之间的行为目标不一致,导致对均衡价格的偏离问题没有引起合理的关注。
(五)少数利益集团利用媒体等手段对居民造成虚假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某些产品价格不合理,偏离均衡价格问题的现象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六)对国际价格变化反应迟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价格形成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也受全球供求的影响,而我国价格监管部门和企业对国际价格的变化反应迟缓,容易造成国家或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现阶段价格改革新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达到均衡价格的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对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竞争性产品主要实行监管责任,而不直接参与价格制定,监管手段主要是法律监管、行业自律等。但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福利政策等却不能为竞争性行业提供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如,国家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获得贷款方面的待遇不同,客观上造成国有企业的发展更加容易,在市场价格形成上的主导权更明显。
(二)政府对垄断行业价格监管不到位。我国垄断行业产品的价格主要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而不是由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对垄断行业产品定价的前提应是政府完全认知产品成本收益分析、产业未来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的国际先进水平等,而对于不参与具体生产过程的政府而言,完全了解这些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三)中央政府价格调控政策被层层弱化。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方面的划分,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价格调控监管主体之间出现利益上的不一致。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以价格为手段提高地方财政税收以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导致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动力不足。
(四)各级政府对现阶段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新问题不重视。一是某些利益集团利用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制造不真实的价格变动预期,给价格监管带来困难。二是我国的价格监管部门对国内外价格联动关系关注不够,调节方式缺乏。
四、当前价格改革的新思路
(一)价格改革的重点是如何纠正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失灵。政府间合理划分事权、财权,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运行,其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及维护公平市场环境,这种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价格改革最根本的前提。解决由于政府间利益不一致导致的价格扭曲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不再为政绩或本地区发展而扭曲价格以增加税收。这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重新划分事权财权,重新定位政府职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间财权和事权分配上严重不均衡,2005年财政总支出的74%集中在省以下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直接财政收入却只有47.8%,迫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将发展地方经济获取更多税收放到首要地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双重刺激下,无论中央政府如何调节,地方政府总有直接参与市场价格形成的冲动,所以中央调控政策很难被落实,对能够形成地方财政收入的产品和要素也很难实现市场均衡价格。
(二)价格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培育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提供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事实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一直处于不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这体现在融资、税收及政策支持等方面。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来看,民营企业的充分发展不仅可实现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还可提高市场竞争水平,更有利于形成反映市场真实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均衡价格。
(三)价格改革的重点领域是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和垄断行业价格改革。要素市场价格和垄断行业产品市场价格由政府直接制定并不具有必然的优势,由市场形成价格会更加反映真实的市场信息。只有通过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才能比较客观、具体和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比较科学地决定要素的聚集程度。垄断行业的价格改革必须伴随垄断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垄断行业价格改革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但在对要素市场和垄断行业产品进行价格改革的同时要注意改革的方式、程度和进程,因为资源产品不仅关系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更关系未来的经济安全,所以要逐步改革,在改革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渐进式改革。
(四)价格改革要伴随财政、货币、收入、福利等配套措施的改革。为防止由于价格改革带来生产成本上升,造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我国价格改革要协调其他宏观政策共同改革。目前,要素市场等价格改革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需要紧缩的货币政策予以抵消,而由于价格改革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特别是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需要国家财政给予适度补贴。从这两方面看,现阶段是我国价格改革最好的时机,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而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抑制通货膨胀,2008年我国政府提出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个时候实施价格改革会帮助我国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把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五)价格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种产品的价格形成已不只与本国经济主体有关,而是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的价格形成已不仅仅是经济事件,而包含很多国际政治因素。我国的价格主管部门不能只停留在建立预警机制等经济手段上,而要研究我国与主要影响国之间的利益切合点,利用外交等多种手段把重要商品价格的制定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