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体内容分为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主要特征、民用建筑设计中运用防火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民用建筑中科学运用防火技术的策略这三部分。
关键词:防火技术;民用建筑设计;运用
0.引言
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会对民用建筑的防火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不强、忽视防排烟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不合理和电气防火技术不到位等因素,许多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运用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火灾隐患,很容易扩大火灾危害,因此,必须针对民用建筑的防火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建筑防火技术运用水平,促进民用建筑安全性的提高。
1.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主要特征
1.1人员无法及时疏散
高层民用建筑的层高一般都在十层以上,建筑高度也超过了24米。民用建筑的楼层高,这就意味着居住的人员也更多,很多住宅都没有比较宽敞的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楼道口就会聚集大量的毒烟,人们为了逃生都会互相推搡,争先恐后地奔向楼道口,导致火灾现场一片混乱,更不利于人群疏散了。因此,高层民用建筑一般都会设计水暖井、电缆井、排烟道和垃圾道等但是如果防火分隔不合理,那么就会导致火灾以更快的速度四处蔓延。因为楼层比较高,住在高层的人员很难立即跑出楼道,消防人员也无法再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再加上消防云梯的限制,上层居住人员更难得到解救,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
1.2火势容易蔓延
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而建筑物内没有做好防火分隔,火势就很容易蔓延。而且建筑物外墙大多是使用B2级材料,更加助长了火势的蔓延速度,再加上风力的作用,火势会向楼道的各个方向蔓延,导致火灾加重,造成跟多更多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1.3扑救难度大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设施十分简陋,消防云梯数量不够和消防高度都是消防工作的阻碍,而且利用水炮和水枪扑救高层建筑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在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时都会在周围设置裙房,这样就会阻碍消防人员登高救人,也无疑增加了救火工作的难度。此外,高层建筑是人员密集地区,周边停放了许多车辆,这也是阻碍消防救火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因素。
2.民用建筑设计中运用防火技术存在的不足
2.1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不强
材料是建筑工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对于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控制民用建筑火灾危害的关键之处。从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各类建筑材料的质量各有高低,同一类材料的价格也存在差异。有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可能会刻意忽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选择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导致民用建筑都是使用防火性能差的材料完成施工的,甚至还有易受热变形、会产生有毒气体的保温材料,这样就会加大火灾隐患。
2.2忽视防排烟设计
防排烟系统对于建筑防火至关重要,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气体,很容易导致人员中毒或者窒息,造成人员伤亡。据相关统计表明,因火灾烧伤致死的人数只有一小部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吸入毒气或者高温缺氧而窒息致死。因此,发挥出防排烟系统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火灾伤亡人数。但是有些高层民用建筑为减少生产成本,忽略了防排烟系统设计,或者选择的系统并不能满足安全需求,因而在发生火灾时无法排除烟气和毒气,导致建筑通道口烟气弥漫,空气无法流通,居住人员也因缺氧丧失了自救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筑防火设计不合理
有些早期的民用建筑因为受到当时的条件制约,可能没有考虑到建筑的防火性能需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刚开始有些建筑设计还是能够达到防火需求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的性能要求在不断提高,而且引起火灾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之前的防火设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有些建筑甚至会给防火救援工作带来阻碍。因此,设计师在做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确保民用建筑能够具备较高的防火性能。
2.4电气防火技术不到位
为了满足人们对民用建筑的功能需求,许多民用建筑都使用了一些电气设备。运用了电气设备以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民用建筑的电气设备安装都是在工程交付之前完成的,有些建筑忽视了电气防火设计,不过大多数都会引进先进技术完成电气防火设计。但许多早期的民用建筑,它们的电气设备都是后来安装的,在改造电气线路时没有考虑到防火的问题,防火技术运用不到位,再加上有些线路出现老化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检修电气设备,很容易发生电气火灾。
3.民用建筑中科学运用防火技术的策略
3.1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
民用建筑的建设和装修材料都要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因此,合理选择材料也是运用防火技术的一个要点。新型民用建筑应在设计环节把控材料的防火性能,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到防火性能,同时还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建筑材料的品牌、口碑、防火性能和价格等方面,然后选出最适合的建筑材料并运用于施工中。选择材料时不仅要考虑耐高温性能,还要考虑燃烧是否会产生有毒气体,尽量选择优质安全、低毒无害的建筑材料。对于旧式建筑也要评估它的防火性能,如果无法达到标准,就要更换装饰材料,对于基础材料也要做好防火阻燃处理,全方位保障民用建筑的安全性。
3.2做好建筑平面布局设计
合理的平面布局设计能够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对于民用建筑防火影响非常大。面对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布局设计对于设施的安全防火至关重要。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应对实际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对常见的火灾隐患进行讨论,然后制定出最为合理的防火布局方案,通过科学的方案设计保障民用建筑的防火能力。
3.3加强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的关键就在于把握火灾防范的要点,科学布置管道阻燃体和防火墙,设计好紧急疏散通道,以确保发生火灾时人们能够及时逃离现场。防火墙布置需要注意建筑内部拐角处的防火设计,因为拐角处本来是不适合做防火墙的,因此设计拐角防火墙时,要控制好两座墙之间的门窗边缘距离,至少要达到4米以上,如果无法达到这个要求,那么就要在拐角侧墙设置防火窗,两侧的门窗边缘边缘距离小于2米时也要设置防火窗。管道阻燃设置就是阻燃体的防火能力要超过楼板的耐火能力。一般阻燃体可以隔3层楼板进行设置,楼层较高的建筑就要在每一层都设置阻燃体。在设计疏散通道时,要确保消防电梯能在每一层停靠,并且在建筑的第一层设置直通出口,严格按照建筑消防规定做好疏散设置。
4.结语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要加强防火技术的运用,这既是提高建筑防火性能、减轻火灾隐患的途径,也是确保建筑安全性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把握建筑防火技术的要点,再结合民用建筑实际情况,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能力,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宋鹏. 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127-128.
[2]李董林.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 科技资讯,2010,17:94.
[3]农智.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S1:199-201.
[4]洪松.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182.
[5]郑刚.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12:267.
论文作者:宁海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