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结构变化对中专课程改革的影响_职业能力论文

职业结构变化对中专课程改革的影响_职业能力论文

职业结构变动对技校课程改革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校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变动论文,结构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1世纪初我国职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所谓产业职业结构是指就业量在各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规律呈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随着工业化实现逐渐增加后又呈下降;第三产业则逐渐增加。从近年来的情况显示,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革命的产生,使得职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职业结构变动加快;传统生产部门职业劳动减少,而新兴工业部门职业劳动迅速增加;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职业劳动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中传统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职业向非工业化、知识密集型、高科技方向发展。传统体力劳动者在就业总量中直线下降,知识劳动者在就业总量中直线上升,即使传统的劳动者也不能仅凭体力和固定不变的技能从事劳动,其知识含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常更新才能从事劳动;基本的劳动能力趋于一致,有些职业的劳动内容虽有区别,但操作手段或技能却是相同的,即在线劳动增加。职业结构变化的这种趋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具有普遍性。就目前我国的情况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加入WTO后,经济和产业结构必将有重大调整。从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有关数字显示,到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与1999年相比,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第一产业减少了6.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零增长,第三产业增加36.1个百分点。以1999年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70586万人(逐年递增)为基数计算的话,“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平均每年新增约800万个就业机会(这是保守数字)。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是必然的。

我国在21世纪初的前五年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为:(1)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2)振兴装备制造业;(3)积极发展建筑业;(4)发展高技术产业;(5)发展面向生活消费的服务业和面向生产的服务业;(6)发展信息产业(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

综上所述,我国21世纪初产业职业结构变化趋势可概括为:

1.职业结构变化加快,职业岗位产生既有分化又有复合的现象,同时,涌现出许多新兴岗位;

2.职业分工日趋综合化,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多工种复合的需求日增;

3.从就业比重看,第一产业继续减少,第三产业则继续增加。就业增长点主要在第三产业;

4.职业结构变化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向运用信息技术方向发展。

如上变化趋势,为技工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目标性和方向性依据。

二、产业职业结构变化对课程的影响

课程是一定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技工学校课程改革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技工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改革必将涉及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

1.产业职业结构的变化与培养目标的调整。

当前技工学校培养目标:要把“三个面向”作为我国各类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升学两种准备;要紧紧围绕技工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拟定教育目标,突出服务经济建设这个“经济功能”。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到:

(1)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特征。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将适应社会需要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统一起来;二是顺应职业分工综合化趋势,培养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的复合型技工人才。这是产业职业结构变化对新一代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

(2)培养目标中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定位:掌握中级技能操作水平的应用型技工人才;二是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社会功能定位: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人才;三是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定位: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2.产业职业结构变化对当代技校生的素质提出新要求。

我们将技工学校教育目标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的素质,一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技校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作为未来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中级技工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突出五个方面:

(1)规范技校生行为方向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政治理论、政治态度、职业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及行为、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及行为等。

(2)引导技校生人生价值取向,提升社会责任感,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文化素质。包括:人文科学知识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3)反映技校生学习、劳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发展潜能、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

(4)影响技校生能力形成与发展及其使用效果的“情商”素质。包括: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意志品质和气质、学习动机和奋斗目标等。

(5)承担学习任务、承载劳动力的物质基础的身心素质。包括:体质、运动技能、生活习惯、体卫知识、心理学常识和心理健康水平等。

这五个方面的素质对培养合格的技校生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所占比重也有较大区别。

3.产业职业结构变化对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

根据技工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以及21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趋势,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应做出如下调整:

(1)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重组

我们知道,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无论创新型或组合型,都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持,这是因为高技术成果本身或来源于传统技术的系统组合,或者是高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同时,高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更离不开传统技术的支持。围绕这个思路,做好技工学校传统专业改造这篇文章。目前,技工学校多数专业设置一直沿用划分过细的单一工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也不适应职业分工的综合化趋势。随着高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企业中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将逐步被改造成为智能化的柔性生产系统,以适应面向市场,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小批量生产要求。这就对新一代技术工人从单一技能的操作者变为技术过程的调节者提出了客观现实的要求。因此,就必须改造传统的专业设置,将生产职能与工艺过程相近的传统工种重新组合成新的工种,逐渐变单一工种为大专业工种,增加专业内涵,以达到拓宽专业覆盖面,优化专业结构的目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更新观念,克服专业设置中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思想,按照工程大类或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专业重组;其次是按照“一专多能”的思路,将每个专业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改造重组后的专业特点是:①专业服务范围扩大;②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④学制以三年为宜。

(2)面向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开设新专业

“十五”期间,我国将有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产生,就职业不断涌现,知识劳动大量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中,既需要高素质的科技开发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技术熟练的实际操作人才,还需要大量改造传统中低技术产业的人才和大量中低技术操作人才。目前,应将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中低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技工学校的主要服务范围和对象。新专业的开设要瞄准这个市场,而新专业的超前性也是解决适应性的关键,我们认为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新专业要适应市场需要,要有较强的生命力;二是要有利于形成新的专业优势和新的专业特色;三是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有利于形成学校综合效益新的增长点。

(3)开设非学制教育专业

主要以单一工种或岗位培训为主。为再就业服务,为转岗(劳动力转移)服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工作。

4.技校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

此处我们重点讨论技工学校课程体系问题,它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1)构建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①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如:以人为本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市场的观念、整体优化的观念等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教育观念;

②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升学两种准备。

(2)课程体系的框架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国外先进课程理论与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其结构特点是把职业学校全部课程依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划分为“宽基础”和“活模块”。它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要面向职业群,根据一个或几个职业实际需要强化技能知识。我们将此作为主要的参考模式,构建技工学校课程体系。同时做到:把握方向,发展素质,注重实践,个性发展,适应市场,面向未来。

——把握方向,即注意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放在首位要有“阵地意识”。通过设置德育课,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向。

——发展素质,即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都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

——注重实践,即突出技工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拓宽实践教学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适应市场,即按照市场和职业群的需要,提高相关课程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经验)、专业技能(熟练性技能、智能化技能和创造性技能等)。

——个性发展,即为满足学生自身兴趣和爱好,设置一些专业性、拓展性和发展性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面向未来,即认真贯彻“三个面向”的要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外语课教学时数,并与职业要求相联系,为增强学生的文字处理和语言沟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开设信息技术课和计算机应用课,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三是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提升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

按照大工种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可由四个模块构成:

▲公共课模块:①德育课;②人文、社会知识课、自然科学课;③体育课;④外语课;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及信息技术课。

▲大类专业基础课模块:⑥由职业群而设置的共同基础理论课(由若干门课程组成);⑦通用基本技能训练课(基本功部分)。

▲专业方向课模块:⑧由单一职业或专业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⑨专业知识课(含专业理论和专业经验);⑩专业技能课(含专业培养目标应达到的技能和定向单位所需的特定技能训练)。

▲选修课模块:(11)专业性选修课(与所学专业职业岗位有关的课程);(12)拓展性选修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但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的课程);(13)发展性选修课(有助于个性发展的课程)。

(3)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适当加大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②要把课程体系与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相对应,灵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材建设同步,注重“特色”教材的开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新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材中,缓解教学内容滞后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④突出技工教育的特点,依据专业特点确定相应的实践教学时数(含实习和实验),一般不少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⑤顺应职业分工综合化趋势,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综合化专业目录,规范专业名称。

⑥正确处理中国特色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坚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制定技能考核的国际标准,使职业资格具有国际通用性。

标签:;  ;  ;  

职业结构变化对中专课程改革的影响_职业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