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人才培养新观念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跨世纪论文,新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面对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中心任务。因而,高校必须面向未来,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成长寻找新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21世纪对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1)具有进取、创新精神;(2)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时代责任感;(3)具有明确的奋斗方向;(4)具有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5)具有较强的容纳、吸收知识的能力;(6)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较深的专业知识、较广泛的交叉学科前沿知识;(7)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精神。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一 人文素质教育——学会做人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面对科技高度发展和知识广泛应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又被人当作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无节制地用作向自然索取的工具,为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灾害所发出的深刻反思。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危机、道德伦理的滑坡所带来的困境成为科学巨子以及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回归自然、呼唤人文精神,在21世纪逐渐成为主导的倾向。尤其高校在担负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任务时,应确定的首要任务是教他们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距世纪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学会做人”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我们通过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或许能找到其中的答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学会做人。它是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人文精神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它需要通过对人文知识、人文科学的学习和熏陶后内化而形成。人文科学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要做道德高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进行教育中,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和核心作用。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文理交凡互相渗透,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学艺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人生修养、语文基础等,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互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伦理观念,培养人文精神;并且可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人类,关怀人与社会,关心未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做精神文明的人。
二 终身教育——学会生存与发展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呈指数性增加。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仅仅在宇宙空间技术领域中,就出现了12000多种过去不曾有过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科学发现、发明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在美国,电话普及用了75年,电视机用了30年,而计算机仅用了10年。与此同时,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大大加快,20世纪初为30年,50年代后为15年,70年代至今,缩短为5年。过去学者的知识在校时可获得80%,工作后再学20%;如今,90%的知识需要靠工作后再受教育而获得。最近,复旦大学电光源系对毕业生搞了一次跟踪调查,毕业生中,有80%的人觉得自己的知识陈旧、不够用,缺乏新知识、新技能,迫切希望学校、社会提供学习条件,以便经常更新知识。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日新月异,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程序、新的产品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也将面临此类问题,国家将对4000个工种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目前我国还面临着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和企业的优化重组,为适应这充满竞争的生存环境和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中需要适应岗位和再次选择职业的可能成为现实。因此,为了适应知识、工艺、产品更新换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今后,学习将成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将贯穿人的生命的始终,终身教育成为现代人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教育制度为个人提供终生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使其进行系统性学习以适应变迁需求,达成自我实现目标,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与动机。终身教育包括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形态。实施终身教育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一种是回到大学学习第二专业;一种是企业或研究机构自己培训;一种是社会业余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中回归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形式的蓬勃兴起,为终身教育开辟了良好的学习途径。政府应更加支持、关注教育机构所实施的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教育机构也应进一步扩大专业设置,规范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切实保证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可采用到校进修或远程教育为“回归者”开放绿灯,为他们再次充电提供最新的前沿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劳动培训部门和企业的培训机构应定期对社会就业人员、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进行上岗培训与业务再提高学习。
未来对人类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使我们对知识、文化追求的观念逐渐走向理性,这是社会发展的使然。人们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获得生活必需的技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进个人的健康,促进个人成长,达成自我实现。同时,个人的终身学习,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加快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创造性教育——学会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有了创新,便有了技术的革命,有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长所言:“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因此,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刻不容缓的课题。
所谓创造性人才,是指那些依靠自己的创造素质做出创造性产物的人。创造素质是个大课题,但基本内涵不外乎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爱因斯坦认为:创造意识是科学创造的出发点、动机和推动力。创造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可以给创造者以精神刺激,可以激发和引导创造者去思考问题、怀疑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可见,创造性人才的首要素质是创造意识。没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然而,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使创造意识无立足之地。教育领域中曾经盛行“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因而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灌注知识的方法,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现在的考试制度仍然是有意无意地提倡死记硬背。对于标准答案,学生、教师谁也不可越雷池一步,这无疑是对学生创造意识的扼杀。中国学生到国外参赛到处获奖,自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质量较高的。新加坡中学生在国际科学及数学标准测验中也常拿高分,而新加坡政府不以为喜,反以为忧,认为这是学生苦习考试作答技巧所致,于是重新检视评估学生学习的方式,改进填鸭式教学和考试方式。美国加州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全美排名第40至45名,但加州的发明和专利却居全美第一。原因是加州的教育制度更注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加州的学生更勤于动脑和善于动脑,更富于创新精神,就业后适应力强,发明专利多。美国的各级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忌讳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美国的老师欢迎学生怀疑、反驳、否定前人的理论和既定的做法,向教师和专家提出挑战。加州的教师给学生打分的依据是: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合乎逻辑,如果是既给高分。加州的教育总监说:“在世界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不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势必会在竞争中失败。”
发达国家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不能不使我们反思自己,如果我们的教育仍然继续我们多年不变的统一教学方式、统一标准化和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那么,我们怎么能根据每个不同个性的个体来激发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怎么能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以锻炼,又怎么能使具有创造潜能的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付诸实践。长此以往,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由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绝对的统一标准”,改革教材和教学、考试方式中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开阔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在积极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方面充分发挥独特个性;教他们在知识的海洋和日益膨胀的信息中,如何按照新的方式把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加以利用,从而学会如何去思维,如何去创造。同时注重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坚韧的意志力,高尚的品德修养,勤奋的创造作风——优良创造品质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增长奠定基础。
四 综合素质教育——学做通才
所谓通才,是指具有较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宽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专博相兼的人才。在古代,由于各类学科尚未分化,呈综合状态,因而当时的杰出人才大多是综合性的。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学科不断分化,这一时期的优秀人才大多是专才。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综合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学科之间互相交叉又不断产生大量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渗透,知识呈网络型分布,多角度、全方位的横向研究和立体研究成为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共同研究方法。同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其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不少重大决策都成为一个极其复杂,需要多学科,多行业、多主体参与密切配合、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已很难适应这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必须博学多才,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通才教育,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目前,国外各类学校十分重视通才教育。如日本从70年代起就提出“培养理想的世界上通用的目本人”的口号。强调“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大学纷纷设立了“综合学部”、“综合学科”以及“综合研究机构”。他们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性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许多理工大学大量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实施培养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四合一”人才计划。美国的高等学校以培养“通才”为目标,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文理科的课程,即使到了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后也要强调文、理教育,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我国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主要是培养单科性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主要是进行专业教育,即培养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能力,这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应改变这种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专业设置,拓宽基础知识,加强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切实为学生创造拓宽知识领域的条件,在试行学分制基础上,增加选修科目,提倡学生跨系科选修,实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除了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的能力外,还要考虑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既能在专业市场方面勇挑大梁,又能在科学管理、公共关系中游刃有余;既善于跟踪国际前沿,又有强烈市场意识,能够驾驭知识经济的跨世纪人才。
五 开放性教育——学会竞争与合作
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世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又酝酿着合作,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巨头纷纷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利用投资、购股、联盟、合作等方式扩大国家之间或公司之间的科技合作,结成国际联盟,做到科技知识的共同生产和成果共享,把市场推向全球,在竞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经济效益。可以预言,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竞争战略将更广泛地扩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企业也积极向海外融资,并依靠引进国际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来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并争取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面对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的多市场前景,这种成功仍显不足。前不久,中国著名学者、北京南洋天安投资公司总裁温元凯教授在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及投资热点的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运用国际资本还处于极低水平。中国企业与国际资本对接不起来,一是缺人才,缺乏能把企业包装成华尔街认可的投资形式;二是交往太少。中国需要新的视角,需要优秀企业家。中国企业需要实现从区域性公司到全国性公司到跨国公司的战略升级。这无疑需要一批具备从事国际交流、合作和跨国工作能力的开放性人才。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挑战。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缺乏全球意识,培养的人才缺少国际交流、合作和跨国工作的知识与能力。一些学生思想较封闭,选择学习科目仅从兴趣和今后就业出发,缺乏认识未来科技、经济日益走向国际化趋势的大视野,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前瞻性,竞争、合作意识淡薄,在今后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中将难以担当重任。因而,高等教育应确立“开放性”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注视世界风云,培养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科技的敏锐感受,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吸取世界现代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努力提高外语水平,增强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增强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培养参加国际竞争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发展,高等学校通过国际间的校际使用、交流,有条件的可互派学生等手段,使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直接与国际接轨,为培养更多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的开放性人才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与发展、学会创造、学做通才、学会竞争与合作的综合素质是未来21世纪的时代要求,我们试图通过以上教育视角,探索一条跨世纪人才成长的新途径,以期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顺利跻身于世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高科技社会。